潘贰博士的SCI学术论文再次荣获医学权威杂志《Medicine》录用

一恍惚正式踏入了2020年,潘贰博士不知不觉已奋斗他的双眼皮及修复事业20余载。

潘贰博士是如何成为眼部美容整形与修复专家的?

潘贰博士毕业于我国最早开设医学美容专业的江西宜春美容医学院,是首批学习医美的学者。毕业后,潘贰医生凭借对医美的热爱进修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根基尚浅的潘贰医生,在任职期间恪尽职守,不断累积经验,在工作之余潘贰医生也是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因为他知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长得更快,这时的潘医生是个年轻的热血男儿,只想通过努力拼搏更快地成为专科医生。

自古以来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好像都不能并存,但是潘贰医生清楚自己的定位,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在这行业中站稳脚跟,所以在艰苦的工作后,潘贰医生毅然地来到广州,攻读广州医科大学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几年后又考入南方医学科大学更取得了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潘贰博士(ID:双眼皮与失败修复潘贰)一步一个脚印,顺利获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后来,也一直在眼部整形领域深耕细作的他,从没有停息过奋进的步伐——面诊、手术、会议,再面诊、手术、会议,如此轮番上阵,仿佛是一名不需要休息的”钢铁人“,在如此密集紧凑的工作中日复一日,乐此不疲,正是凭着这份努力,让他成为业内外公认的实力眼部美容整形与修复专家。

正因获得同行的认可,在刚过去的“精彩绝伦”高规格医美盛宴——“2019眼整形技术发展与创新论坛暨中国 · 眼整形联盟(BPG)第三届学术年会”上,潘贰博士被推举为大会的执行主席,并为大会作开幕式致辞。


(2019眼整形技术发展与创新论坛暨中国 · 眼整形联盟(BPG)第三届学术年会 论坛执行主席 潘贰博士)

潘贰博士又一SCI学术论文荣获医学权威杂志《Medicine®》录用

而最近我们喜获得知,潘贰博士的论文——Mild to Moderate Blepharoptosis Correction: Outcomes of Levator Aponeurosis Posterior Layer Plication,荣获医学权威杂志《Medicine®》录用,这是一篇关于解答“谜一般的上睑下垂”的文章,文章标题中文翻译为“上睑提肌腱膜深层折叠矫正轻中度上睑下垂疗效观察”。该文章辗转历经了两年时间,接受了几个杂志众多位审稿专家的审阅,并根据各位审稿专家意见不断进行修改,最终在2020年1月8日正式通过权威专家的审阅并认可发表。


(潘贰博士SCI论文:Mild to Moderate Blepharoptosis Correction: Outcomes of Levator Aponeurosis Posterior Layer Plication.)

可能大家并不知道何谓"SCI”, 何谓“上睑提肌腱膜折叠术”,何谓“上睑提肌腱膜深层折叠术”,为何英文SCI论文通过审核是一件如此值得庆幸之事?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

SCI论文是什么?

SCI论文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由南京大学引用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 

 随着学研究的日益全球化,SCI论文作为进行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其发表量的多少和被引用率的高低,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标准,也是招聘、提升、考核、评奖的重要指标。

上睑提肌腱膜折叠术是什么?

适用于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常规重睑术,术中打开眶隔向上分离显露需要折叠的上睑提肌腱膜,在内中外三处将缝线先穿过上睑提肌腱膜在拟折叠的位置,采用褥式缝合固定于睑板上缘,先打活结观察上睑上提位置和睑缘弧度,上睑位置满意后结扎缝线,最后按重睑成形术式缝合皮肤。该方法不需进行上睑提肌与睑结膜之间的分离,但需要打开眶隔,破坏眶隔的完整性,属于经典术式,应用较广泛,文献报道因腱膜比较光滑术后复发率比较高。

如何理解此论文中潘贰博士关于上睑提肌腱膜 “深层折叠”之意?

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都得有理论作为基础,对上睑提肌进行处理的手术都应该对上睑提肌解剖有准确的认识。以目前文献所述上睑提肌腱膜是指米勒氏肌上到眶隔脂肪下之间的整层组织,手术中必须打开眶隔才能见到白色的筋膜组织就是上睑提肌腱膜。但是这对顾客现在追求微创术式的要求显得损伤过大。

潘贰博士(ID:双眼皮与失败修复潘贰)根据对上睑提肌腱膜精细解剖结构的新理解【注:该SCI论文于2016年7月12日也被《Medicine®》录用】,创造性地提出了上睑提肌腱膜细分为浅层和深层的观点,而且浅深层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的连接,并认为常规的上睑提肌腱膜深层起主要提拉上睑作用的解剖结构,在保持完整眶隔的前提下分离暴露上睑提肌腱膜深层,对其进行精准折叠来矫正上睑下垂,不但损伤相对较小,而且效果良好,临床观察分析复发率更低。

为何该英文SCI论文通过审核是一件如此值得庆幸之事?

一方面,临床创新已属不易。初入行的医生都是在老师的教导下进行手术操作,或通过教科书学习传统经典术式方法。临床的创新必须要在传统方法大量的实践后才可能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可能凭空产生。一句话,只有大量的临床实践才可能有创新的机会。

而且撰写论文并不比手术实操容易,即使临床上有创新,要写成可发表的论文,还要是用英文写出符合重重审核要求的SCI论文,这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研究生,乃至专家、教授来说,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很多语言语法的表达和日常所学的普通英语又有不同,写SCI很多要用医学专业英语,无疑难上加难。即对很多临床有创新的临床医生来说论文内容不是问题,英语写作往往成为了制约的瓶颈。

另一方面,发表SCI论文也是困难重重。对于大部分科研者而言,撰写SCI论文的过程已经够辛苦,但发表论文的过程也同样不容易,甚至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打击,首先一个是投稿录用率很低,因为全世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很多,要发表研究论文的人也很多,期刊收到的稿件数量远超过其能够录用的数量,SCI核心期刊尤其如此,可能有些稿件在期刊编辑的预审中就被退稿了。

SCI期刊用稿率较低,或者说他们的拒稿率较高,有稿件质量上的原因,比如缺乏原创性等,而更多情况是激烈竞争造成的,期刊只能在有限的版面内择优录用稿件。一般来说,初投稿者的稿件是很难一次命中的,这可能是投稿者因经验不足而没有选对期刊造成的,也可能是期刊编辑对投稿人不了解、用稿十分谨慎造成的。比如有时候,作者所在单位名不见经传也会增加论文录用难度,这是因为审稿人可能对作者的研究条件以及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此外,发表SCI论文周期长,这对于许多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的国内作者也是一个令人焦虑问题。一般情况下,SCI论文从投稿、审稿、修改、定稿,到办理版权转让手续、校核样稿,到正式发衣,至少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常常在一年以上才能完成整个周期。

总的来说,从科学研究到论文发表、产生影响是一个价值提炼的过程。我们所做的研究并不都是有效的,可能只有一部分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取得效果的研究并不是都值得写成报告或论文,值得写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而且就算是论文可以成功发表,但其研究成果是否有人关注、值得一读,还要打个折扣。所以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想发表一篇好的SCI论文,并获得读者的认可,成为公认的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科学家,是难关重重的。

潘贰博士的英文SCI论文第一次被国际医学权威杂志《Medicine®》收录

事实上,潘贰博士的英文SCI论文不是第一次被国际医学权威杂志《Medicine®》收录,早在2016年7月12日,潘贰博士的第一篇英文专业论文已诞生。

(潘贰博士SCI论文:Aponeurosis of the 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 in Chinese subjects: A live gross anatomy and cadaveric histological study.)

潘贰博士的英文SCI学术论文荣获整形美容外科权威英文杂志《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收录

2017年9月,以潘贰博士为第一作者,于建刚主任和张胜昌医生为第二、第三作者的英文SCI学术论文:“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Hering Law on Outcomes of Surgical Correction of Ptosis”(回顾性分析应用赫林定律矫正上睑下垂临床效果),同样荣获整形外科权威英文杂志《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 》收录。该论文是专注眼部整形与修复的潘贰博士、专注鼻颏部整形的于建刚主任和专注极脂胶移植的张胜昌医生,一起联合创立华南“医生合伙人制”整形机构——广州颜美荟医疗美容以来联手发布的第一篇重要学术论文。

(颜美荟的第一篇SCI论文: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Hering Law on Outcomes of Surgical Correction of Ptosis)

潘贰博士在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更是“硕果累累”

除英文SCI论文外,潘贰博士在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更是“硕果累累”,其中包括:《翼状韧带悬吊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2011年07月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上睑翼状韧带悬吊修复额肌瓣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术后复发》-2017年10月中国美容整形杂志,《应用赫林定律矫正不对称双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2017年10月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等等。

(中国知网期刊查询潘贰博士众多学术论文)

由此可见,潘贰博士(ID:双眼皮与失败修复潘贰)用了他多年的光阴来探索、思考与沉淀。医学的创新和突破是非常艰难的,周期5-10年都常见,但真专家必须要创新,创新不靠灵机一动,学术拼的是积累,积累是个缓慢的过程。相信以后,潘贰博士还将继续沉浸在他的双眼皮事业之中,更多的眼部美容整形创新与成果,对潘贰博士来说,未来一定可期。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