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叶远风
1876年,边疆要塞巴里坤,总兵何琯率残部死守要塞第十三年。外援断绝,便垦荒自济;强敌环伺,仍力保要冲。戈壁寒霜中,他们嚼草根、啃皮甲,城头龙旗始终不倒。
终于,在衣衫褴褛、粮草捉襟见肘时,何琯等来了率领西征军收复边疆的左宗棠,成功会师,并引导左宗棠收复了大片失地,将坚守的经历化为冲锋的力量。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总有一些坚守使命的人在负重前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中国IC产业高速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IC芯片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2277亿元,五年复合增速达到13.45%;另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数字IC行业市场调查与投资建议分析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IC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但是,在激烈的竞争和外部有意的打压下,“外援”限制、基础薄弱、队伍成长缓慢……IC产业也面临着自己的发展困境,尤其是其中的EDA/CAD(电子设计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由于企业人才缺乏而发展滞后,制约整个IC行业的长期发展。
好在,EDA/CAD领域也迎来了自己的坚守者。
2019年,深耕行业二十余载的石松华先生,联合多名半导体行业志同道合的从业精英创办了中国半导体CAD联盟(Semiconductor CAD Alliance,以下简称CAD联盟),要从培育人才的维度推进IC产业走出一系列困境,得到了半导体公司、EDA工具供应商、研究机构等的积极响应。
数年时间过去,CAD联盟已经成为中国IC产业发展破局的忠实坚守者。
CAD联盟远航,撞上“数据迷雾”
技术门槛高、教育体系与产业脱节(相关课程缺乏)、行业生态阶层固化(寡头垄断、难以获得学习成长机会),是EDA/CAD领域人才发展面临的三大难题,也是CAD联盟成立的重要背景——建立一套与产业结合、充分吸纳最前沿技术与认知的行业沟通协同体系迫在眉睫。
可以看见,在IC产业的星辰大海,CAD联盟多年坚守在EDA/CAD这片海域,致力于推动芯片设计技术的创新与标准化,围绕提升从业人员水平、推动领域技术创新、构建行业生态三个维度为产业助力。承载着IC产业精英从业者、领域技术权威专家、行业顶尖企业,一同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万里远航。
波涛汹涌中,唯有提升远航同行者对抗风浪的能力、练就更强大的机体素质,才能一起走得更远。为此,CAD联盟进行了广泛的“预演”与“操练”,不定期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中小型技术研讨会,仅2024年累计活动就达38场,逐步建成了一个开放共享的技术交流平台,持续汇聚行业智慧、共享与传承最前沿的知识经验,不断帮助从业人员提升专业素养与技术水平。
每个人都欣慰地看到,EDA/CAD领域从业人员抗击风浪的能力变得更强、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
然而,任何远航都挑战不断,当大船驶向海域深处,在抗击风浪的同时,一片“数据迷雾”悄然横亘在眼前,不驱散将直接拖累行进的速度、提高“航行”的危险性。
这片“数据迷雾”,即芯片集成度提高后,仿真任务对数据读写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现代芯片集成度已突破数十亿晶体管级门槛,推动EDA仿真任务年增幅高达75%。在单次全芯片仿真需处理TB级数据并调用千万级逻辑门的情况下,数据规模也以50%的年增长率膨胀,这导致半导体设计面临数据维度上的严苛性能挑战,对数据存储的读写性能要求达到了数十万OPS。如果没有足够性能的底层存储来支撑,这场远航将驶不出“数据迷雾”,难以继续推进。
好在,得道者天助,CAD联盟与OceanClub在共同的愿景下长期互动、合作,早已种下因果——在这片“数据迷雾”中,深耕多年的华为OceanStor数据存储已经等在这里,成为所有远航者的“守夜人”。
点亮灯塔、驱散迷雾,IC产业星河长明
看破黑暗,才能穿透迷雾。
IC设计在数据上面临的挑战,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在性能上,数字IC设计的流程分为前端业务前期、前端业务后期以及后端业务三个阶段,对数据存储的要求覆盖大批量小文件读写、大小文件混合操作、大文件大IO读写等多样性复杂要求,这使得EDA仿真成为数据量巨大、多任务多并发的场景,而其本身又是芯片制作周期中占据绝大部分时间的步骤,一旦存储性能跟不上导致仿真效率不足,将直接影像整个芯片开发进程。
在争分夺秒的芯片市场,延迟上市带来的损失不言而喻——某芯片巨头的自动驾驶芯片发布时间从2024年底推迟到2025年中,直接导致国内某新势力车企新款车型推迟两个月发布,据估算少售出约2万辆汽车,对应60亿元销售收入损失。
在安全方面,仿真所关联的数据都是企业的核心生产数据,说是命脉都不为过,数据的高可靠高安全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刚需,丢失、泄露都无法容忍。
在合规性方面,相关法规要求IC设计的数据必须长期保存及归档(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GDSII文档需要存档至少十年)。
因此,IC产业发展对存储提出了高效、安全、长期可靠三重严苛需求——既需要高效处理高并发多任务下的读写请求,又具备数据安全保护能力,还能够长期有效归档PB级的数据。
这片“数据迷雾”,足够暗、足够深邃。
而这正是CAD联盟选择与华为数据存储紧密合作的理由所在,后者的半导体EDA仿真存储解决方案在既往存储技术创新积累之上,针对性帮助IC设计企业解决数据存储难题。
在仿真生产环节,华为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能够有效承载IC设计中的前后端业务,尤其是面对海量小文件能够提供高于业界30%的处理性能,实测缩短30%的仿真周期。这意味着,以往10个月的芯片上市周期能够被缩短到7个月。
节省出来的时间,就是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性能强备份也要跟上,集成备份软件、备份服务器与备份存储为一体的华为OceanProtect全闪备份一体机也能提供20TB/小时的备份带宽,其即时挂载功能更是让业务恢复时间从15小时缩短到10分钟。此外,整套存储方案提供了多层可靠性以及安全快照、增量备份、隔离区数据保护等多项功能,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都具备有效防勒索的能力,为数据安全全程保驾护航。
而在长期归档方面,华为OceanStor Pacific分布式存储则提供了可在线扩展以及十年以上的数据长期归档能力,存储容量不再像过去那样成为企业需要担忧的问题。
高效、安全、长期可靠,华为半导体EDA仿真存储解决方案在“数据迷雾”中点亮了一座数据灯塔,驱散迷雾,让CAD联盟乃至更多IC产业从业者能够在明亮的星河下万里远航。
现在,CAD联盟与OceanClub的合作持续深化,双方将从以下三个层面加强协作:
育人才:共建EDA/CAD技术交流平台,面向IC产业链人员组织沙龙与研讨会,提升行业整体技术能力;
树标杆:联合创立创新实验室,携手华为、软件商及从业人员打造EDA/CAD领域IT最佳实践,树立行业标杆;
建生态:整合EDA/CAD专业资源与华为ICT专家力量,构建专家资源池,共同推动IC产业生态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协作中,可以料想的是,一个覆盖人才培育、技术验证、商业转化的正向循环将逐步建立起来,推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为EDA/CAD领域的发展提供更为体系化的支撑。
迷雾中,这座数据灯塔会变得更加明亮、穿透更辽阔的远方。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AI+、AI+、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