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AI团队华人比例攀升,xAI核心成员引关注

马斯克旗下xAI发布最新旗舰模型Grok 4

当地时间7月9日,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正式发布其最新旗舰大模型Grok 4。该模型跳过Grok 3.5版本,在上下文窗口、推理能力及多模态支持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其中,25.6万tokens的上下文窗口是前代的10倍。

两位华人科学家与马斯克同台亮相

在此次发布会上,与马斯克一同登台介绍Grok 4的两位核心成员均为华人科学家。他们分别是出生于杭州建德的吴宇怀和多伦多大学毕业的Jimmy Ba。

Jimmy Ba是Adam优化算法提出者之一,该算法已成为深度学习领域的标准工具。他在2025年获得ICLR时间检验奖,这一奖项仅颁发给对行业产生长期深远影响的论文。

xAI创始团队中五位华人科学家

xAI创始团队中共有12名初始成员,其中5位为华人科学家。除吴宇怀和Jimmy Ba外,还包括张国栋、杨格和戴子航。他们分别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

硅谷科技公司竞相引进华人AI人才

这一趋势并非xAI独有。近期,Meta从苹果挖走基础模型负责人庞若鸣,年薪高达2亿美元。此前,Meta还从OpenAI引入至少7名核心研究员,其中4人为华人科学家。

赵盛佳为OpenAI o1/o3-mini核心开发者,任泓宇参与GPT-4o到o3-mini开发并领导后训练团队,余嘉辉为OpenAI感知团队负责人,毕书超负责多模态训练。

此外,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于6月28日宣布将朱邦华和焦剑涛纳入麾下。两人均为清华本科毕业生,目前分别任职于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顶级AI人才来源结构变化

根据MacroPolo发布的报告,2019年美国顶级AI人才中27%来自中国大学,至2022年,这一比例上升至38%,超过美国大学的37%。

黄仁勋在今年3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是迄今最大的单一群体。他指出,美国每个AI实验室都活跃着华人研究者的身影。

教育投入与政策推动AI人才崛起

中国近年来加大AI领域教育投入,2018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截至2024年已有超过600所高校设立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部分中小学也开设了AI通识课程。

中国本土AI企业如DeepSeek等已具备独立研发顶尖AI技术的能力。腾讯元宝、阿里云通义千问等大模型的技术实力接近国际一流水平。

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Amy Zegart指出,AI领域正出现人才本地化趋势。她通过对DeepSeek发布的论文数据研究发现,200多位作者中有超过100人仅在中国学习和工作过。

结构性短板仍需突破

尽管中国AI人才数量迅速增长,但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麦肯锡2023年报告显示,中国工程师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者不足9%。预计至2030年,中国高技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

未来十年,中国AI人才能否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取决于是否能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基础研究突破与全球化协作之间取得平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