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样品或含月球原始月壳成分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研人员系统分析了月球阿波罗盆地内斜长岩的出露情况,成功识别出 51 处纯斜长岩出露点,这些出露点分布在阿波罗盆地的北缘、南缘、盆底及中央峰环结构上。

研究基于“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多波段成像仪获取的观测数据,并与已知的月球岩石数据库、模拟光谱以及阿波罗任务带回的斜长岩样品进行比对,确认这些岩石出露点含有高纯度的斜长岩。

科研人员指出,这些斜长岩主要暴露在较晚形成的撞击坑的坑壁和中央峰上,可能是被撞击事件挖掘出来的。嫦娥六号着陆区位于阿波罗盆地南部月海平原区域,周边分布多个含纯斜长岩出露点的撞击坑。

模拟计算表明,这些含斜长岩的撞击坑溅射出来的物质在嫦娥六号着陆点堆积了超过 10 厘米厚,意味着嫦娥六号在挖取月壤时极有可能采集到这些原始月壳成分。

此外,阿波罗盆地里还存在一些可能来自月幔的低钙辉石,嫦娥六号样品可能同时包含原始月壳和月幔物质。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洋表示,这项研究加深了对月球背面原始月壳分布的认识,能够支撑嫦娥六号样品的研究,为揭示月球早期历史提供重要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