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生鲜O2O做不起来的三大真正原因 你知道吗?

Donews 2016-09-05

2012-2013年左右,O2O概念开始热起来,当时出现了很多行业的O2O项目,最终美团饿了么滴滴等项目冲出重围,虽然还没有走到终点,但是基本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其中,在生鲜行业也出现了不少O2O项目,爱鲜蜂、社区001和Dmall多点是几个动静闹的比较大的项目,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小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冒出,无声无息的起来,默默无闻的死去,连水花都没有冒一个。先说下我对O2O的一个简单理解,所谓的正宗的O2O,不管在线上怎么玩,必须在线下能提供服务,比如餐饮,你可以在线下坐在餐馆里吃,也可以在家里点餐,送到家里吃,这是O2O。第一个原因:模式没法把配送费挣出来一家在线下正常经营的生鲜店,它的服务和产品都有明码标价,也有基于这个地段生意的基本毛利和净利的控制线,它做线下生意逻辑一点问题没有,努力拉客做营业额就是了。单纯的讲,两种做法都不完美,商品价+配送费模式,不会打乱线下的价格体系,但是大部分顾客不会接受多出来的配送费,因为商品本身是零售价的,国内消费者的习惯是不太愿意多掏一笔配送费。O2O生鲜宅配的配送费问题短时间内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各大平台或多或少都是用补贴配送费的方式在维持运转,包括以前的京东到家和达达配送,都存在很长时期的配送费补贴,原因就在此。相比较外卖,貌似它的配送费由顾客支付这个现象在逐渐增加,所以外卖的商业模式会逐步站稳走出来,但是生鲜O2O暂时还看不到曙光,原因跟第三个原因有关。但是作为非标品的生鲜来说,宅配是相当的有问题,不管哪个商家都很难保证每天卖的生鲜产品的品质是一如既往的稳定,这个对供应链要求很高,传统供应链很难做到这点,所以给到顾客的体验一定会千差万别,客诉少不了,复购就成问题。线下这个问题不严重,顾客通过亲自品尝和亲自挑选,基本把预期和购买的差异这个问题消除了,不满意的概率很低

来源:

创业公司变成独角兽 Boss都有这五个特点

Donews 2016-09-05

在公司刚刚创立的时候,我们十几个人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像一个屋檐下的兄弟姐妹一样,现在人多了,部门也多了,作为CEO,我已经不太可能认识所有员工,而员工之间也不太会像以前那样互相熟悉,但我仍然希望我们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公司,我希望员工仍然能找到同一个屋檐下的一群小伙伴一起努力的感觉。团结不是一团和气,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团结是所有部门、所有人都能够以公司的大局为重,以公司的目标为目标,不计较自......

详情

看好机器学习 亚马逊在英国组建新研发团队

Donews 2016-09-05

谢菲尔德大学机器学习和计算生物学教授Neil Lawrence曾向他的Facebook粉丝宣布,他将带领其学生团队将加入西雅图科技巨头。据了解,Herbrich和Lawrence都曾任职于西雅图的另一科技巨头——微软。Herbrich的团队专注于“预测、内容联动、可扩展的机器学习服务和视觉辅助技术”,而新的英国团队最可能从事的是亚马逊Alexa的开发工作。亚马逊最近刚用1亿美元的Alexa基金中的部分投资了一家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的初创公司Defined......

详情

{{news.title}}

{{news.author}} {{news.timeFormat}}

{{news.content}}

详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