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要“缓行”甚至要“留步”了

“忽得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一度成为各家车企、“准车企”最大噱头的“自动驾驶”,看来要“缓行”甚至要“留步”了。

之前,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的“鲶鱼”——特斯拉,饱受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困扰。以至于8月16日,因为“难以识别停放在路边的紧急车辆”,特斯拉在其本土被正式调查,股价也应声下滑。

而在国内,由于一位31岁企业家因车祸不幸离世,蔚来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尽管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但“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蔚来辅助驾驶系统误导用户了吗?

对于此次蔚来事件,笔者最大的感触是:自动驾驶的分级常识需要普及,相关商品的介绍需要精准,商家的宣传需要客观。

随着行业的发展,相关产品的不断增加,自动驾驶分级应该是个常识性的知识。但目前看却少有人提起,也鲜有知识性普及。倒是商家的过度宣传,甚嚣尘上。

其实,关于“自动驾驶”,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这个标准,也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晦涩难懂。

按照2020年3月份公示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驾驶自动化等级划分为以下几级:0 级驾驶自动化(应急辅助),1 级驾驶自动化(部分驾驶辅助),2 级驾驶自动化(组合驾驶辅助),3 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4 级驾驶自动化(高度自动驾驶),5 级驾驶自动化(完全自动驾驶)。

这几个等级,很好理解,基本上是“辅助”与“自动”的区别。

而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4级自动化和5级自动化的实现应该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5级自动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因为就在日前,百度提出了“汽车机器人”的概念,看上去,未来,它才能实现所谓L5级的自动驾驶能力。记住,不是现在,目前它还是个概念。

也就是说,按照驾驶自动化等级,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市面上的所谓“自动驾驶”,更多的属于“辅助角色”。如果不能正确的区分这些概念,会给用户造成误解。

这就不得不提最近的焦点——蔚来。它为什么会有“误导”用户的争议?

我没有见过蔚来的手册,但我在蔚来官网看到了一些内容。

看蔚来官方网站的宣传内容,“自动驾驶”和“自动辅助驾驶”在有的地方的确需要表述的更为精准,不然会让人感到模糊。

在《蔚来汽车隐私政策》中,蔚来称:“为实现自动辅助驾驶、辅助倒车及停车功能,我们需要通过车辆外部的前置、侧翼、后置摄像头收集车辆周边的影像资料(如车道线、交通标 志、车位标志、交通信号灯状况)。”

注意,这里的用语是“自动辅助驾驶”。

而在《蔚来自动驾驶》中,则这样表述:“让⻋成为安全、⾃由的移动⽣活空间是我们的愿景;NIO Autonomous Driving蔚来自动驾驶,从地图定位到感知算法,从底层系统到控制策略,拥有全栈⾃动驾驶技术能⼒;逐步实现⾼速、城区、泊⻋和换电场景的全覆盖,解放时间,减少事故,带来安全放松的点到点⾃动驾驶体验。”

注意,这里的用语是“自动驾驶”。

那么,仅仅按照以上说法,“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的概念如何精确的区分?这很难让人分清楚。

也就是说,对于“自动驾驶”的宣传,一定要明确“分级”。

而现状看,之前的宣传中,部分厂家将不分级的“自动驾驶”和“无人车”当做噱头已经成为他们的常态。在某些产品的宣传中,毫不夸张的讲,用户不仅仅是被误导,而是被直接灌输了无人驾驶很成熟的信息。仔细回忆一下,“无人车”这个概念,出现在我们面前已经不是一年两年。

当下的技术条件下,驾驶到底需不需要人?这不能是个含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驾驶安全。

不过,幸好,我们已经未雨绸缪。

日前,《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发布。

《意见》中,有三条关于“自动驾驶”的规定。

一,企业生产具有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明确告知车辆功能及性能限制、驾驶员职责、人机交互设备指示信息、功能激活及退出方法和条件等信息。

这一点,是生产企业的职责所在,应该让用户清楚的知晓以上信息。

二,加强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安全管理。

必须要确认,这一点所描述的“组合驾驶辅助功能”,而我们目前的产品所起到的基本作用,他们起到的作用也是“辅助”。

三,加强自动驾驶功能产品安全管理。

这项规定内容比较丰富,也是对车企自身实力的要求,我们仔细的看一下。其中包括这样几点:

1、企业应能自动识别自动驾驶系统失效以及是否持续满足设计运行条件,并能采取风险减缓措施以达到最小风险状态;2、应具备人机交互功能,显示自动驾驶系统运行状态;3、应具有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满足相关功能、性能和安全性要求,用于事故重建、责任判定及原因分析等;4、应满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等过程保障要求,以及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实际道路、网络安全、软件升级、数据记录等测试要求,避免车辆在设计运行条件内发生可预见且可预防的安全事故。

这些内容,从技术和数据上对用户都是一种保护。

看以上这三项内容,《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已经为有些“脱缰”的“自动驾驶”校正了方向。

看最近汽车行业的发展,去“泡沫”已经正在进行中:昔日一度风生水起的恒大,开始做“减法”;曾经四处投资的宝能,也逐渐露出疲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将逐渐走向正轨。而疾驰的自动驾驶,也请留步吧!缓缓再走。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要“缓行”甚至要“留步”了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