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还有“云看病”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虎嗅APP(huxiu_com),作者: 钱德虎

疫情之下,本就紧张的线下医疗资源变得更加匮乏,在举全国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的同时,还有一群被忽视的普通人。

陈莉家住武汉,在武汉封城后的三天开始有腹泻症状,刚开始并没有担忧,她心想可能是吃坏肚子了。此时的武汉各大医院已经人满为患,但是两天之后情况并无好转并急转直下,全身虚弱,“拉脱水了一样,连床都下不了”。

除了像陈莉这样患有日常性疾病的病人之外,还有求医无门的慢性病患者。

汪晓的母亲患有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但到附近的社区医院询问,却被告知该社区医院已经没有药,大部分医生护士都被征集去了街道做入户登记检查,近期无法提供诊治,药店买不到处方药,去大医院又担心母亲身体虚弱交叉感染,“哪里还有药,有没有什么办法救救我妈妈?”她发了一条朋友圈。

在他们之外,还有很多疑似肺炎患者,难以做筛查而只能在家自救。张宇军的父亲已经高烧多日,发热、乏力伴有胸闷,翻身时呼吸困难。自身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前两年动过手术,必须要人抬着上下楼,他们怀疑但也不敢确定是肺炎,也不知对于疑似患者来说该如何护理。他打电话给了120,前面还有200多人排队。

像他们一样,还有很多普通人陷入了困境。在微博上,“武汉求助”超话阅读量2700多万,讨论4.2万。感冒患者无法分辨是否为新冠肺炎,预防的基础知识缺乏,不能初步筛查做好居家隔离。其他慢性病人无法及时用药就医,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之中。

而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互联网医疗“在线看病”的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17年前的非典推动了电商的发展,而如今,在线诊疗也在这个时间段快速发展。对抗疫情,他们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线上诊疗辅助,帮助人们观察、判断自己的病情。

更重要的是,在疫情之外,对那些日常疾病、慢性病等在这一特殊时期不能够去医院看病的人来说,“云看病”服务成了疫情期间较为方便快捷的就医方式。

作为“无接触”服务的一部分,互联网医疗在这个特殊时期,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日活最高峰达到了671.2万人,最大涨幅接近160万人。

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来说,曾经的经验积累、平台机制、资源布局在此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这并不是一场无准备之仗,也并不是一场为了应战而迅速搭起的草台班子,而是在多年的积累和探索中,恰巧碰到当下的节点,迎来了爆发。

战斗“在线上”

在疫情中,互联网医疗起着极大的辅助诊疗作用。

把时间拨回到武汉封城的三天前。1月20日,就在很多人还在观望时,平安好医生内部已经行动起来,在第一时间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指挥中心以及专门的医学专家组,开启了全体医务人员的培训。

现在回过头来看,平安好医生成为全国最早向无情的病毒回击的企业之一,这一系列举措迅速且及时。

为应对突然的疫情,平安好医生在线上开通新型肺炎问诊专区,由医学专家小组进行7*24小时实时答疑,制定“3问3答”线上预防机制,宣传正确的防治措施,也推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咨询热线。

平安好医生抗冠病毒指挥中心专家组成员、医疗院长望亭松告诉虎嗅,“在此之前,平台的咨询量已经开始增加,尤其是关于这次疫情的。真正的爆发点,就在钟南山院士1月20日的讲话,确认了人传人并且有医护人员感染后。”

望亭松曾在2003年在一线参与抗击SARS,在三级甲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第一线工作二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老年慢性病的诊治和急危重患者的诊治。他深知,公共卫生事件一定要专业、迅速地处理,每一次事件也是行业的黄金机会,挺过去将给行业带来跨越式的成长。“2003年SARS后,CDC疾控中心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发展。我想这次疫情对于互联网医疗可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新冠肺炎的治疗最有效的方式是隔离、救治、切断传染路径。而不少新冠疑似病人,在医疗资源紧缺的当下,若不能得到及时的医生指引,将会引起进一步的传播风险。在此过程中,互联网医疗的辅助诊疗作用显现。

1月23日晚8点,一位用户在平安好医生线上问诊室敲下一行字,“从六点半到现在一直发烫,从七点半左右胸开始有点闷。”

此时,他正在山东某火车站候车,在这个春运期间的人口大省,火车站正是人流聚集地。胸闷、发烧、乏力......他向线上问诊的医生这样描述他的情况,并告诉医生“一月初曾经经过武汉,怀疑自己是染上了(新型肺炎)”。

应对可能的疫情事件,这一信息在平安好医生内部引起重视,并立即启动新型肺炎线上预防机制,经过详细的问诊,根据最新诊疗指南初步判定,该用户为新型肺炎疑似病例。在指导隔离应对措施的过程中,医生得知这名疑似患者已登上开往郑州的火车。

更糟糕的是,他并没有戴口罩,防护措施的缺失让整个车站都暴露在病毒的威胁之中。

彼时疫情攻防战刚刚打响,武汉封城,全国其他城市还没有进入严格的防备状态,若疑似病例造成更多人次的传播,将造成巨大影响。

平安好医生相关医者立即指导他向列车长上报病情,并电话连线列车长提供预防隔离措施的指导,也同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安排他在就近站点下车由救护车送当地有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进行隔离筛查。

幸运的是,目前,这名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排除了疑似,已经安全到家。

疫情期间,线上问诊成为了一种高效、便捷且更为安全的方式。从1月25日全国首家武汉卫建委的在线义诊专区和好医生联合开通以来,为扩大在线问诊的覆盖到更多人群,平安好医生在短短几周内已经和56个省市地方政府展开了密切合作,提供新型肺炎实时在线问诊义诊的服务,开通了各省市的抗疫义诊专线。

平安好医生在线问诊义诊团队

除此之外,平安好医生还与超过30家顶级的企业和互联网流量的平台开展了合作,包括人民日报,百度,美团,拼多多等企业的用户,都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的APP直接使用平安好医生提供的在线诊疗,阅读专业的抗疫情的内容。

这一系列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在紧张的疫情期间反应十分迅速,足以说明互联网医疗在这次疫情中并不是打的一场无准备之仗,而是早已做足了准备。

疫情下,其他病人怎么办?

抗击新冠病毒是头等大事,但由于资源的倾斜,以及人们害怕交叉感染、不敢去线下问诊,很多患有慢性病等其他疾病的人,在这一时期就医变得更加困难。

身在武汉的何小虹家中有一位患有肾炎的奶奶,近期又出现了尿道感染的症状,她联系了多家医院都无法收治,她也担心身体虚弱的奶奶去医院会感染上新冠肺炎。

这样的状况也发生在李鹏身上,他的爱人患有糖尿病多年,家里的药只够维持一周,且需要经常与医生沟通病情。但在疫情期间,他去医院之后发现,医院门诊停诊,只有急诊开放,而这样下去,爱人即将面临断药的情况,家人若送医院急诊又担心交叉感染,恶性循环,他陷入两难的境地。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非常之多。我们仅以心脑血管病人的数量为例,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

慢性疾病存在患病人数多、病情延续时间长、病因复杂,治疗累积费用高等特点,需要频繁的医患交流,若是断药,严重时会引发很多并发症。

如何在特殊时期,让普通病人、慢性病人也能得到及时救治呢?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医疗体现了它的便捷性和专业性。

国家卫健委表示,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不能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对于疫情不是很重的地方,一方面要抓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做好日常医疗服务工作。在这个时候,互联网医疗服务就可以发挥作用。

对于一些患了感冒、发烧的患者,可以寻求互联网医疗的帮助,预判自己的病情,并进一步采取措施。

李玲曾在1月20日左右乘火车回到河北家中,动车途径武汉,居家隔离期间,她患上了感冒,症状较轻,但因为担心去医院反而会引起交叉感染,所以选了互联网医疗。在网上得到医生的指导后,初步判定是细菌感染性感冒,她选择就近的药房购买药品,如今已经康复。

在病人通过互联网医疗得到快速救治的背后,是一套取线下医疗之所长、避之所短的机制。去医院看病排队时间长,这大概是多数人都有过的困扰,从进入医院找导医分诊、挂号、排队到见到医生,中间的环节较长。“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当下并不罕见。

平安好医生的解决办法是“AI+自有医疗团队”,以保证质量,提高响应效率。

原本复杂的程序变得简单了,从描述病情、AI智能分诊到和匹配到相应的医生,一共不足1分钟时间。在“云问诊”环节,AI智能诊疗系统起到了辅助医生诊疗的作用,以应对庞大的问诊量,除提供诊疗意见之外,还涵盖了转诊、挂号、住院安排、第二诊疗意见及健康管理等多项服务内容。

通过智能语音、语义等技术赋能的“AI医生”,将医生的接诊效率提升了5倍以上,极大增强了在线诊疗的准确率和服务效率。

如果说AI赋能是避线下之所短,那么自建医疗团队便是取线下之所长。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CEO王涛表示,平安好医生目前已拥有千人规模的全职医学团队,其组成的线上互联网医院涵盖了20种科室,除此之外,还有外部医疗资源的辅助。

凭借独有的“AI医生+全职医学团队+外部医疗资源”模式,像平安好医生这样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找到了破局之路。

问诊效率的问题解决了,药能快速买到吗?

在2018年,平安好医生就与药房合作,开展了一小时送药服务,解决患者最后一公里药品配送的问题,合作药店数量众多,覆盖了全国80多个城市,包括益丰、海王星辰、国大等知名连锁药店品牌。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平安好医生也同样在加强药品保障,通过商城运营团队保证线上商城药品、保健品的产品供应。

“云看病”正在改善人们的就诊环境,也将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变革,开始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太多苦难,也幸好还有“云看病”为这些病痛分忧。“疫情会对互联网医疗的需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会增加互联网医疗的使用人次和使用量。”王涛提到,疫情是暂时的,互联网医疗是否到了拐点,还有待观察,疫情过后是否能够留住用户是关键。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疫情为互联网医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场变革正在酝酿。

人们的就诊习惯开始改变,对线上医疗服务的认识在快速加强,接受度快速提高,加快了互联网医疗的普及惠民。王涛提到,“这次疫情是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意识到。能在家看病的重要性,对于互联网医疗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

此次疫情,政府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4天内,国家卫健委两次发文,鼓励开展互联网诊疗进行疫情防控,要求针对发热患者组织呼吸科、感染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及全科医生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从而精准指导患者有序就诊,缓解医院救治压力。鼓励人们首先借助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咨询问诊。因为医院已经充斥着各种发热病人,承接能力已经非常有限。

在政策和用户习惯改变的推动下,互联网医疗企业也在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压力,平安好医生团队的医生们主动加班,放弃在春节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在抗击疫情的线上战场战斗。

大量人力物力在平安好医生内部迅速集结,全部资源被调动起来参与这场战斗。一到两周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各地医院的45万只口罩捐赠、联合50多个省市级卫健委提供在线义诊。

对于获取用户信任来讲,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和考验。平安好医生在原有的庞大用户基础上快速提升了用户渗透率。据了解,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平台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1亿次,APP新用户注册量比疫情之前增长了10倍,APP新增用户的问诊量比疫情之前增加了9倍。

这场医疗领域的变革给以后更长远的发展带来了启示和指引。

在疫情的应对机制上,想要更高效快捷,互联网医疗和医院、疾控中心的合作,还需要一个长效的机制。例如建立有效的转诊机制,互联网医疗负责线上,传统的医院负责线下的救治,分工协作。

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位线下的重症病人恢复轻症转诊到线上,可以为线下节约更多医疗资源,当线上的重症病人求助无门,可以通过转诊高效匹配到线下有空余床位的医院的时候,或许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

随着互联网医疗渗透率的加强,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其中科学技术是一台强力加速器。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团队紧急加班开发抗疫情的AI模型,帮助应对海量问诊量,对提高就诊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未来5G的成熟推广、芯片创新、AI技术的提高、智慧医疗终端设备的丰富将会给互联网医疗带来更多的赋能,这将是革命性的跨越。

王涛提到,当5G普及之后,一位病人在网络上通过5G上传CT片子,网络速率和及时性便可以让在线读片成为可能性,甚至通过AI在线智能读片。跨越时空,让优秀的医生更快、更便捷地看到县级医院出具的检查结果,用户相关的信息能够马上呈现在远程专家面前。

各项技术的成熟,未来可以让人们家庭内部,智能硬件实现互联,通过用户居家信息的采集,上传到互联网医疗平台上,进行健康大数据分析。对疾病、流行病进行基于个人健康的预测。

回顾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历史,已经逐渐从探索期过渡到规范发展期。政府政策对医疗改革的驱动上,利好政策持续加码。2019年8月下旬,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允许处方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销售。8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将互联网医疗正式纳入中国医疗保障支付体系。

平安好医生迅速抓住了政策的驱动力量,仅4个月之后,2019年12月,平安好医生便与福建省福州市卫健委达成合作,共建福州市区域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未来福州市辖区内37家4线级医院以及1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均将接入该平台。

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程度可能已经远超我们曾经的固有认知,可以想象一个画面,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医院的医生建立联系,通过医保卡购药缴费,这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具有开创意义。

中国互联网医疗的瓶颈正逐步打开,前景可期。

根据调查机构Frost & Sullivan预测,在2020年中国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2026年将达2000亿元,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为14.23%。

疫情是一剂催化剂,让互联网医疗逆势上扬,成为为数不多的迎来增长的行业。但这并非意料之外,互联网医疗的初衷便是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痛点,提高看病效率。

不管未来如何发展,最终目的还是让老百姓受益,一场医疗领域的变革还将继续。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互联网医疗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