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崂山插队事件背后的超国民待遇

文章转自公众号: 互联网圈内事(quanneishi);作者:蚂蚁

昨天是4月2日,本来1日捧着手机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晚上老罗,应该写一篇《罗永浩的主播见闻录》,调侃一下相声大师的奇葩带货生涯。

但今天相继有两则新闻,在全网引发激烈争议。

一则是山东青岛市崂山区疾控中心,3名外籍人员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时插队,与其他人员发生争执,期间一度说出”Chineseget out”(中国人出去)这样的话,工作人员则并未对此事作出处理。在公安机关介入下,当事人接受批评教育,并写下道歉信。

一则是广东省广州市某医院ICU护士,因阻拦拒绝接受检测的外籍人士离开而遭到殴打,面部亦遭到撕咬。广州警方已立刑事案件对此事进行调查,待嫌疑人治疗结束,将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两起事件都已得到处理。但仍有大批用户在网络上表达对此类事件的不满,尤其在崂山检测事件中,很多人反对工作人员默认三位外籍人员可以不排队检测的做法,以及崂山卫生局在事件发酵初期的回应方式。

 

甚至与事件完全无关的崂山啤酒,也被遭到不少嘲讽:

 

背后原因在哪?

像广州的这起事件的嫌疑人,拒绝接受检测,不遵守疫情防控秩序,还殴打阻拦的医护人员。用一句广大网友给的“垃圾人”称号,真不算过分。

但这毕竟是少数现象,从此前的《外国人永久拘留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网引发的热议,到此次崂山插队事件,很多人都在表态,我们真正反对的,是外国人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

那么这种“超国民待遇”是怎么来的?

三个原因不得不提。

历史原因是,建国初期,我们的外部环境较为恶劣。新中国曾高薪聘请苏联专家帮助发展工业,也曾在万隆会议等局面下奋力反击部分外部势力的恶意诋毁。“外事无小事”的传统逐渐在这一时期确立下来。涉外事务在全国各地的重视程度普遍上升。

在那个年代,这一策略固然有其合理性。而现在的情况是,这部分隐性的、甚至在很多地方并未书面化的涉外事务总方针,与中国的实际发展脱节了。

过去来华的外国人不多,近年来则迅速增加;过去来华外国人在中国定居的少,现在有大批外国人在华工作、定居。过去的对外事务少,可以经得住层层请示,事事谨慎的操作流程,但显然不适用于现在。

结果就是,一些适应新常态能力较差的地区,在社交媒体时代迅速暴露出脱节的弊病。在我国对外开放脚步扩大的关头,内外文化加速交流,其失误也相当于被呈现在放大镜下。

文化传统也是原因之一。中国人历来有好客的文化,崂山所在的齐鲁大地更是如此。在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各地探访旅游时,当地店主会很自然的对其加以小吃免单、额外赠送等优惠。很多地区在解决外国人困难时较为用心,并把这作为“待人接物的本份”来看待。

很多时候,这是国人的待客文化决定的,还真与超国民待遇无关。

问题在哪?此前部分媒体宣传时,包括个别机构在自我宣传时,把聚焦点放在热情对待外国人上。从而给人一种外国人的问题是问题,中国人的问题不是问题的错觉。甚至个别机构为了宣传自身在涉外交往中的表现,主动强调一些有悖常理的“亮点”。

个中典型就是山东大学的学伴事件,就和滴滴此前在顺风车项目上打擦边球类似,本来业务模式合规性还有待验证,还急着在宣传口径上打暧昧的擦边球。本意是展示积极对外交往的形象,结果却适得其反,变成了保媒拉纤。

再是刻板印象原因。只要是涉及商务、高端、奢华等标签,必定以外国人形象作为宣传。时间一久,很容易给人一种外国人高端,外国货高端,国货反之的刻板印象。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那个原因,个别组织、机构或个人,适应新常态的能力差,思路与时代脱节,制定规则、舆论宣传时循规蹈矩,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为自己还活在万隆会议的年代,应以改善国际形象为涉外第一要务。

相信绝大部分读者都能认同,在华外国人的整体形象还是友善、易于相处的。新闻报道中的低素质者只是个例。

不要让一两只臭鱼腥了一锅汤。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标签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