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纪录片进入“网生时代”,短视频平台能做什么?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深响(ID:deep-echo)作者: 郭凡瑜

2020年头两个月,在疫情引发的恐慌情绪最严重的时期,因《乐队的夏天》更为人所知的新裤子乐队主唱彭磊,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他“嘴欠心暖”的一面——那段时间,在疫情肆虐,人口流动被管制的大背景下,彭磊每天都会录制一个自己在家弹唱歌曲的视频发布到微博上。

从已发布的视频来看,已经拥有微博百万粉的彭磊丝毫没有偶像包袱,视频画面中:位于北京某小区的房间里,发型凌乱、穿着随意的彭磊背着吉他,投入地弹唱……这些时长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的视频,在那段特殊的时间成为了一部分人心灵的慰藉。在音乐的抚慰下,不少歌迷在疫情蔓延下的恐慌情绪得到缓解。

彭磊弹唱视频截图

疫情期间,彭磊看似与世界疏离、实则在细腻之处展现温暖内心的一面,以及他个人对艺术、生活的思考,被快手的一部叫做《国产艺术凌凌捌》的系列短片记录下来。

据快手官方介绍,《国产艺术凌凌捌》是快手联合情绪美术馆出品的原创纪录片,同时,它也是快手的第一个自制纪录片IP。

公开信息显示,除了彭磊,《国产艺术凌凌捌》还将镜头对准了工艺创意红人手工耿,24岁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装置艺术家徐震,用文字创意收获超30亿点击量的王左中右,中国唯一入围安徒生插画奖作者熊亮,以及宅家十一年创作出童话世界的羊毛毡手作人殷越等。

在这部每集时长不过十几分钟的纪录片中,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到这些在各自领域取得不错成绩的艺术家,镜头下,他们展现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才华,平凡且有魅力,鼓励着观看的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表达自我、坚守初心。

作为知名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快手似乎与慢节奏的纪录片搭不上边,但快手又确实入局了,为什么?

快手破圈

作为快手的第一部自制纪录片,《国产艺术凌凌捌》将内容的重点放在了探讨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上,比如第一期的故事,便讲述了彭磊颇为曲折的艺术创作历程:

组乐队多年却总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乐队,直到去年《乐队夏天》拿第一;

画过画开画展,好景不长卖不了的画被踩满脚印都堆在床底下;

2008年最该投资房地产却投资电影,当导演得了奖但是票房惨淡。

在纪录片中,观众能看到彭磊最真实的一面:为生计被迫工作,从一家公司换到另一家,做过很多很普通的工作,追求艺术的过程也并不全是鲜花与掌声。

除了艺术家才华横溢的一面,观众也能通过轻松随意的镜头窥到彭磊有点“欠”的北京大爷的那一面。例如,介绍起自己家的植物时,彭磊非得加一句,“我养植物从种子开始养,网红他们就拍照用,但我能给养活了,我应该比那些网红强吧。”

聊到自己做乐队的心路历程时,他又说:“对于搞乐队,我一直是没什么自信的。直到去年参加综艺,才发现原来其他乐队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们的问题他们也有,可能有地儿还不如我们。”

彭磊纪录片截图

通过这样接地气的,轻松的镜头展示,一直以来,艺术和艺术家给大众的那种神秘和有距离的感觉也消除了。

事实上,结合快手的内容内核来看,以真实感为核心的纪录片形式,搭配个性且接地气的内容处理方式,恰恰是最适合快手的。

今年疫情期间,清华大学的一批在校生和校友将112条快手短视频,做成了一部群像式纪录片《手机里的武汉新年》——这是对快手记录本质的典型表达。

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全部取材自普通用户上传的短视频,相较摄影机,普通人的手机镜头天然更接近生活的真实一面,因此这部取材于短视频的纪录片,可以让更多人感知到真实而动人的武汉。这些纪录,甚至是能够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的——因为没有任何一部传统模式生产下的纪录片可以提供如此多视角、多维度的画面和情感。

《手机里的武汉新年》剧照

不只是《手机里的武汉新年》,更早之前,据媒体报道,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员通过快手来了解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动向——因为在中国,很少有平台能像快手一样如此广泛地触达不同人群。这个现象充分展示,快手上记录的不是“残酷底层物语”,而是曾经被漠视的、终于得以展现的真实中国社会切片。

当快手通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将用手机记录生活、记录世界的门槛降到最低,并为许多普通人提供表达和传播的平台时,快手实际上承载的便是另一种形式的纪录片,换句话说,快手上的内容,其实是纪录片在新传播时代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快手“记录”本色的另一面是广泛连接。自诞生到现在,快手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的短视频社区,沉淀下了极具特色的内容和社区氛围,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其整体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3亿。复盘快手的发展之路,与生活的紧密连接是一条清晰脉络。

但随着快手规模不断扩大,其的影响力也在不断破圈。在这个过程中,快手自身也在有意识的进行相应的布局,通过丰富内容供给等方式突破更多圈层,连接更多角色。此次推出自制的内容IP就是一次有益尝试。

以国产艺术为切入点,快手通过纪录片链接其原生用户与艺术家圈层的内容合作,不仅碰撞出新的想法和内容,更引入更加多元、高质量的内容,吸引多层次用户的目光与创作积极性,进而实现将艺术、文化等泛高知圈层用户融入快手社区的目的。

而对于快手平台已有的用户而言,纪录片等类型的内容填充到平台,意味着平台的内容供给会更加丰富。可以有效的帮助用户打开视野,打破原有固定化内容的限制,发现更大世界,进而实现与更多人和内容的连接。

综合以上诸多因素可以看出,快手推出纪录片是一件并不违和的事情,事实上这与其“拥抱每一种生活”的品牌定位是一致的。

纪录片新花路

快手推出纪录片的意图已经明显,那么对于纪录片行业而言,体量巨大的快手,又会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与如今人们日常更多看到的电视剧、电影、短视频不同,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其真实的信息内容、内敛的情感表达以及深度思考,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纪录片的传播门槛。

同时,纪录片的特点和类型也限定了受众范围:无论是历史纪录片的宏大叙事,还是人文地理纪录片的世界各地的花草鸟木,只有关注特定内容的受众才会去选择观看。

因此,纪录片相对来说偏向小众文化,从视频网站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纪录片是最晚触网的一类视频内容体裁。

近几年,随着用户的喜好愈加分化、网络平台对内容产业的渗透愈加深入,在电视剧、电影之后,纪录片与互联网的交集也越来越深。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90后、00后年轻人成为各色内容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的品味和喜好成为了许多网生内容制作的风向标。纪录片概莫能外——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网络视频播放平台大力推出各式各类的纪录片,不仅保证纪录片本身这一艺术形式的原汁原味,还在探索和推出符合潮流和年轻人口味主题的纪录片。

部分纪录片截图

在用户群、平台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纪录片逐渐开始进入网生时代。

2019年被认为是纪录片走入网生时代的标志性年份,许多纪录片不仅在网上获得了很好的播放反馈,更有诸多网络原生平台成为了纪录片的创作主体。

具体来看,部分纪录片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因题材新鲜、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热点、制作精良在网上获得了很好的播放反馈,观众留言、评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此外,网络原生平台也尝试成为了纪录片的创作主体,投入资金扶植纪录片创作者和培养年轻用户观看习惯,如腾讯视频制作的《风味》系列。

结合这一大的行业背景来看,快手推出自制纪录片IP是一件顺应行业潮流,满足用户更加多元的内容需求的事情。

对于纪录片行业而言,快手对于纪录片的关注和投入,也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首先在资源端,快手可以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更多的支持。

对纪录片从业者而言,纪录片面临拍摄时间长、技术要求高、耗资巨大、变现难等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平台展现出对纪录片的兴趣,大量资金的注入会为纪录片市场提供动力,快手作为举足轻重的互联网独角兽,入场必然会影响部分资源和资金的走向和分配。

除了资金支持外,当前快手整体日活已超3亿,连接了广泛的用户,触达了中国社会的不同圈层,可以帮助纪录片触达全新的受众群体。

快手短视频截图

同时,快手普惠的分发模式,也为纪录片带来了更多的展现机会,提供了更大的破圈可能。

整体来看,对于快手自身而言,自制纪录片是其触达更丰富圈层的方式;对于平台用户而言,内容的供给更加丰富,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内容;而对于纪录片行业而言,巨头入场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资源支持。

作为一次三赢的尝试,快手与纪录片行业的触电还有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短视频平台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