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拓宽护城河到持续投入技术,小米再融资的当下与押注的未来。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鹿鸣财经(ID:luminglab)作者: 鹿鸣财经

经历一阵众说纷纭后,小米集团正式官宣了两笔合计近40亿美元(约260亿人民币)的再融资事项。该笔再融资如果成功,将成为小米集团上市后首次较大规模的再融资活动。 融资的争议在于,小米的Q3季度财报表现亮眼,总营收及净利润均创单季新高,实现营收722亿元,同比增长34.5%。核心业务方面,小米智能手机重回全球第三,站稳了高端市场。经专业人士粗略估算,当前小米的现金储备已经达到750亿元,比起疫情前还多了近100亿。

所以,这笔投资意欲何为?一众讨论当中,不久前雷军和高瓴资本张磊的长谈一再被股民所提及,小米的成长性需要一定资本来释放,张磊显然也是看好小米的前景。 小米集团表示,此次募资将主要用于小米长期更大力度的技术研发投入、支撑在高端市场继续突破以及重点投入智能制造巨大机遇,推动智能生活加速渗透普及,强化AIoT战略生态系统。 种种信息表明,一贯埋头做事的小米似乎是在为一场硬仗做准备,而此次融资只是一个开始?

手机博弈渐入技术要地

要想理解小米融资40亿美金的行为,就得先理清其主营业务——手机所处行业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

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升,原本的用户增量市场正在向用户存量市场发生转变。

据调研公司Zenith的报告显示,仅2015年到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增速就从21%下降到了7%。而另一份由GWI发布的《智能手机市场洞察报告》则以网络调研的形式展开,统计了互联网用户的智能手机普及率,结果显示这一数字从2015年的83%增长到了2019年的96%,直逼理论峰值。

增量市场的日益萎缩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产品出货量的停滞不前。从这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预测图表中能够看出,即便是在未来两年,全球范围也只会再多出1亿台手机。

面对竞争高压,技术就成了每一个玩家必须要重视的板块。苹果的例子值得参考,在开启了“挤牙膏”的疲软模式后,其身上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产品快速折价的现象,iphone 11 64G版本从首发日的5499元直降到今年双11大促的4199元。可见,想要吸引用户换机,新产品一定要有足够多的吸引力。对品牌方而言,对技术的投入要求显然更高。

对于身处红海中央的小米而言更是如此,wind数据显示,科创板公司2019年的研发投入240多亿元,而小米预计2020年全年投入过百亿,相当于所有科创板公司全年研发投入总和的40%。

当然,除了横向上随着普及率提高而带来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来源于手机产品本身的发展瓶颈也对技术投入带来了更多的推动作用。

2019年以来,小米手机团队围绕用户体验提升明显的屏幕、相机、快充技术等方面重点投入突破。早在2016年4月,小米手机业务成立核心器件部,下设相机组。2018年5月,小米单独成立一级部门相机部。该部门成立2年以来,工程师从122人增至850人,人数增加了六倍,小米还邀请了全球40位影像行业顶尖泰斗加盟。

现在的竞争早已脱离了堆硬件的阶段,5G,AI,柔性屏,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在成为每一家品牌深耕的焦点,在不确定的下一代设备革命来临之前,唯一确定的就是技术储备的重要性。

“手机×AIoT”的乘数效应

有了手机业务密集的技术投入,小米所看中的是已有多年经验储备的IoT市场。

相比于其他厂商,因为有着一定的先发优势,小米在这片新蓝海上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

这源自于小米庞大的物联网用户基础。截止9月底,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达到2.9亿台,同比增长35.8%。此外,本季度拥有五台或更多设备连接至小米IoT平台的用户数量达到560万,同比增长59%。

诸多迹象表明,小米的AIoT战略正在加速。

在战略层面上,雷军在8月份发布一封内部信,宣布下一个十年,小米的核心战略升级为“手机 x AIoT”。同时,他宣布了小米进入新的创业阶段,将实行合伙人制度和十年创业者计划,增加四位新的合伙人。

这无疑是在继续加码小米于2019年提出的”All in AIoT“战略,将物联网业务视为业务增长引擎的第二架马车。彼时业内普遍认为,随着5G技术的到来将进一步推动其手机×AIoT战略的加速发展,依靠领先同行3-5年的生态链闭环,小米集团或将成为5G时代的最大受益者。

最新的Q3电话会议上,雷军对智能手机×AIoT核心战略作出了更进一步的阐释。“智能手机不仅是我们的基石,而且是AIoT和数以百万计的消费物联网产品的基石,我们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换言之,AIoT业务将围绕手机核心业务构建智能生活,做小米价值的放大器。

在产品层面上,即便是在整个行业面临新品类缺乏及变现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小米的AIoT产品表现依旧可观。

据Q3财报显示,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收入在2020年Q1达到人民币181亿元,同比增长16.1%, 板块整体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扫地机器人、智能电视及电动滑板车等品类需求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关键物联网品类的海外收入超过了国内市场,比如小米手环,电动踏板车和机器人吸尘器,海外市场也成为小米物联网业务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2%。

这意味着,在这些高频使用场景上小米占据了流量入口,数据对于一个良好运行的物联网生态来说的重要程度无需赘言,正是了大量的交互基础,物联网的价值才能最大程度的释放。

业内人士曾比喻,IoT是下一个互联网的战场,AI是这个时代的微信,就像搜索引擎之于PC互联网,微信之于移动互联网,此前圈内还在争论物联网的中心到底是手机还是路由器时,谁也没想到这一中心居然是AI,最终化身一个小小的智能音箱。

对于小米而言,手握的重兵就是小爱智能AI。有了生态链的沉淀,小米IoT设备的丰富程度始终排在前列,构建了手机配件、智能设备以及生活消费的产品矩阵。

成立于2017年的小米长江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超120亿元,广泛布局产业链上游。对产业链里和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有关的材料、芯片和零部件公司进行投资,构建起强大的生态系统。

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产业投资部已投资超过80家半导体和智能制造的公司,4家在科创板上市。

技术上的持续投入赋予了小爱成为下一个微信的潜力。据Q3财报显示,9月份小爱AI助手拥有4840万MAU,同比增长35.5%。米家应用的MAU达到了4310万,同比增长34.2%,其中50%以上用户来自非小米智能手机。

小米手机×AIoT的生态,相较于以往单纯手机的规模是几何级的倍数,不管技术投入还是服务投入都是几何级的要求。

总体战略上的调整,不仅是对品类和发货量的追求,更是背后所承载的物联网生态和用户需求。分析师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5000多亿元。

飞速爆发中的AIoT市场,所蕴藏的人机交互需求及前景无疑是令人期待的,而小米手机和AIoT并驾齐驱,前者是AIoT的重要入口,后者反哺手机业务,两者之间的乘数效应正在形成。

短期成功背后,用技术押注未来

基于双引擎战略的持续推进,小米已然实现短时间内的业务增量。

如前所述,在全球手机市场重新洗牌的背景下,小米抗住疫情的同时,有着不俗的财务表现,手机核心业务展现出了韧性。

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小米智能手机业务也增长迅速、量价齐升,市占率由19年Q3的9.0%上升至12.6%,稳居前四(从高到低依次是华为、vivo、OPPO、小米)。同时在西欧、中东欧、 非洲、印度、俄罗斯等市占率均处在市场前三位,成为全球前五中唯一逆势双位数增长的品牌。

图源:CINNO Research

销量的背后是小米品牌力的持续提升。第一手机界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小米10以169万部的销量排进了全球手机3000元-3999元行列的榜单,与OPPO、vivo、荣耀拉开了身位。截至20年10月31日,小米高端智能手机销量超过800万。

对此,小米在Q3电话会议上,表示将继续执行双品牌战略,在Mi 10系列的支持下推动在这一市场上的破局。小米品牌也在运营商渠道层面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截止20年9月,小米已经与50+运营商建立合作,渠道出货量同比增长率达到了200%。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今年的短期成功更应该放大17年之后的触底反弹来看,小米上一次的转折点是成功解决了供应链难题,而现在,摆在面前的整个行业技术发展的转折点,这是小米押注的未来。

雷军对于小米逆势增长的原因总结为:技术为本。2020整年,小米的研发预算超过 100 亿。

人才是企业科技突破的源泉。小米目前的研发团队超过10000人,2020年,小米共入职2252人。同时小米也将继续增加对工程师团队的招募,2021年,将扩招5000名工程师。

小米集团副总裁、手机部总裁曾学忠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入小米的三个多月以来,既感受到了小米集团的开放包容,同时也感受到了小米非常重的工程师文化,工程师们非常扎实,做事非常认真,饱含追求创新的精神。

而技术的投入也将与智能手机×AIoT核心战略并行,小米所押注的未来方向因此更加明晰。雷军表示,未来招募的工程师将分布在相机影像技术,屏幕显示技术,快速充电,无线充电技术,IoT 平台及连接技术,AI 及语音智能交互技术等 10 个重点领域。

小米的短期成功和押注未来正印证一句老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智能手机×AIoT两架马车的拉动下,小米正在跨越自身的第二次转折点。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小米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