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丁道师(ID:dingdaoshi123)作者:丁道师
2020年10月21日上午,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通过微博转发了橙心优选团队写给产研和设计小伙伴的两封信。
观察者网在转发柳青微博时,加了一句评论“决战社区团购。”
对此评论,我深有感触。的确,一段时间以来,除百度之外,包括阿里、腾讯、TMD(滴滴、美团、头条)、京东、苏宁、拼多多等在内的中国TOP10的互联网企业几乎全部加码社区团购,社区团购已经成为了继“直播带货”之外,今年最火的风口,没有之一。
相比2018年那一波以食享会、邻邻壹、十荟团、松鼠拼拼、考拉精选为代表的社区团购企业,这一次的玩家显然实力更为强劲。今年参与社区团购决战的玩家中,全部都是不差钱、不差流量、不差渠道的一线巨头,无一弱者。
2020年的社区团购竞争,直接从跳过了蓝海和红海,进入了赤海之争。滴滴其实相比其他几家来说,布局社区团购较晚,但目前看来成绩表现却极为优异,滴滴旗下的橙心优选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头部玩家。
不久前,橙心优选宣布全国日订单总量突破280万单。这个数据其实仅仅包括了四川、重庆、陕西等几个省份的成绩,后续山东、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的更新数据,滴滴橙心优选还没有公布。
换句话说,滴滴橙心优选目前的实际日订单量很可能大幅度超过280万单,且还在爆炸式增长中。有这样的成绩和对未来预期的表现,一向低调的柳青才会通过微博公开内部的两封感谢信。
柳青微博释放两条信号:
团队成绩优异·提振行业信心
柳青微博发的这两封团队信,看起来没怎么讲数据、谈战略、宣成绩。但熟悉柳青的人都知道,低调如柳青,这个时候分享橙心优选的“心声”,必然有信号释放。
一方面,说明了滴滴的社区团购取得良好开局,团队付出获得回报,阶段性进展迅速,成为滴滴体系内有代表性的新业务。橙心优选也成为了滴滴打通社区市场的一支尖兵,将来有望继续在社区市场布局其他业务。
另外一方面,橙心优选的表现和消费复苏同步,也和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趋势吻合,这个时候发声,也是给产业链上的参与者打气、给予各方更多信心。
另外,柳青发声也体现了滴滴强化社区业务的决心,不惧怕竞争。马上双11来了,橙心优选接下来还有新动作,近期应该会宣布。
果不其然,在柳青微博发布后,我看到多家媒体报道,滴滴宣布网约车平台公司CTO赖春波将调任橙心优选,负责产品技术,客服,仓配,品控以及履约体系建设。
一系列的态势都在表明,仅仅推出数月的橙心优选正在成长为滴滴体系内的战略业务。
刚开始就决赛
社区团购比拼的到底是什么?
社区团购这个行业有多热,发展有多快?我们以滴滴为例,在我印象里当年滴滴从成立到订单突破100万单,用时超过2年,而现在橙心优选从成立到订单破280万,仅仅用时数月。
其他几大巨头的成绩也都不错,多家平台短期内均达到了日订单破百万的成绩。
当年网约车行业从开始到决赛用了两三年,团购行业从开始到决赛也用了两三年,而这一波社区团购的浪潮袭来,没有什么马拉松万米长跑,刚开始就是决赛。行业所有的参与者,不管是BAT还是滴滴美团,都必须抱着百米冲刺的心态来参与竞争,才有可能胜出。
那么,社区团购比拼的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包括这么几个要素。
第一,巨头才有资格参与。2018年的社区团购风口,还能跑出来十荟团这样的新锐玩家,而2020年这一波只剩下了巨头的棋局,创业者要想参与其中成长为一线玩家,几乎不可能。所以我们也看到了,目前行业新进的选手,全部是大企业。
第二,组织能力至关重要。社区团购究其模式本身,没有任何技术门槛(对巨头来说),除了资金等基础能力以外,比拼的就是人的能量,也就是组织能力。柳青在微博中发的内部信中,多次强调了各个岗位人员的付出和努力,点赞了团队的组织能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滴滴做社区团购对“人”的重视。
第三,要有必胜的信心。虽然上文我们提到国内TOP10的互联网巨头几乎全部入局社区团购,但很明显其中有几家是带着防御策略来布局,不是真正的想借力社区团购走出一条新路。如果没有信心和决心来在这个赛道竞跑,就不能上下一下来投入业务流程,仅仅内部的消耗就足以使其中的几个玩家中途撤退。
滴滴正在加速多元化
“开锅下饺子”业务不断上新
现在的滴滴,就像一个烧开水的大锅一样,包好的饺子一个个下锅、出锅,蔚为壮观。
从礼橙专车到青桔单车,从青菜拼车到花小猪,从快的新出租到这次的橙心优选,滴滴体系内拥有独立品牌的业务越来越多。
Why?业务越多就风险越大,尤其很多创新业务会拖累集团的财务储备,滴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在我看来,任何一家互联网巨头要想持续保持领先、保持竞争力,必须不断地来突破自己固有的格局,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我们纵观BAT的发展历史,到了今天百度不仅仅是搜索,腾讯早已经不依靠社交盈利,阿里巴巴早已超脱电商定位。
这些巨头都走过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才有了今天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估值,以及相应的营收和用户规模等等。所以对于滴滴来说,我认为目前拓展的新业务(货运、花小猪、无人驾驶等)才只是一个开始,不管它将来要不要上市,都会进行多元化的拓展。同时,各项业务之间既可以独立,又可以形成协同效应,打造一站式出行服务,为0188战略打基础。
换句话说,品牌独立为的是能让这些业务享受滴滴母公司资源的同时,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更能快速的根据市场和政策的变动而升级,以此不断提升竞争力。像橙心优选这种创新业务,面对需要快速反应的市场竞争环境,独立运作显然是上佳之选(未来,滴滴可能会给这项业务在主APP开入口,但品牌和业务体系依然会单独运作)。
我之前就说过,正如同腾讯 " 赛马 " 机制诞生了微信这样的超级服务产品一样,我们目前看到的这些创新业务只是滴滴的一个开始,未来滴滴将不断裂变出更多能独当一面的业务,诞生更多的独立品牌。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