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华大基因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作者:粽哥2025

随着疫情的持续扩散,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备受影响,而逐渐走出困境的中国,在官方、民间力量的支持下,开始援助世界。 4月22日,深圳飘着小雨,位于大鹏新区的深圳国家基因库大门前,有34个华大基因的员工正举着国旗合影。他们即将远赴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协助当地建设“火眼实验室”。 华大基因设计、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在本次武汉疫情中表现夺目,可以日检测2万人份的新冠病毒,公司试剂盒日生产达200万人份。“火眼”实验室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已成为抗疫的技术堡垒,目前已被多国引进。 近期,华大基因(SZ:300676)发布2019年财报,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0.41%;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8.53%。但市场却对他无比看好,其市值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飙涨百亿,股价最高达到118.8元,累计涨幅超过51%。 疫情过后,人类对生物科学的重视将会前所未有。而作为中国基因测序龙头,重估华大基因的时候到了。

01 “拆解”华大

4月25日,华大基因发布2020年一季报。 公司实现总营收7.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59%,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29.11%。 整体数据非常靓丽,符合市场给予的高业绩预期。 公告显示,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华大基因全力满足全球疫情防控的需要,感染防控业务及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了高速增长。 华大基因的核心业务覆盖全产业链,上游测序仪和配套试剂自主可控,中游在全球范围内运行超过200个基因组学实验室,公司拥有测序、质谱在内的,具有领先的资质优势,下至行业各细分领域进行布局。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生育健康、肿瘤防控、精准医学、感染防控和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业务、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并与之配套建设了系列数据库。

(点击可看大图)

2019年五大业务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 1、生育健康业务实现营收11.76亿元,同比增长11.56%,占总营收比重42.11%。 公司以覆盖生育健康全周期为战略布局,目前实现生育健康业务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截止2019年底,生育产品临床检测累计服务近1100万人次,已完成超过600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 2、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业务实现营收6.81亿元,同比下降0.53%,占总营收比重24.39%。 公司依托DNBSEQ™自主测序仪、BGI Online生物信息云计算平台及Dr.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在实验和数据分析环节上实现了全面替代。 而且,为了加强公司多组学联动业务的优势、拓展国际市场,2019年成立了海外质谱中心——美国圣何塞质谱中心,为客户提供蛋白质组学和药物表征等一系列质谱服务以及与测序数据的联合分析服务。 3、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实现营收5.71亿元,同比增长21.36%,占总营收比重20.45%。 2019年,公司持续推动精准医学技术及检测平台的本地化。目前已开展的民生项目覆盖了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共60余个区域,民生项目筛查人次已累计达到800余万次。 4、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业务实现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5.73%,占总营收比重10.14%。 截至2019年末,公司在肿瘤临床业务方面与全国超过400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累计为超过8万名受检者提供肿瘤相关基因检测服务。 宫颈癌筛查业务已覆盖全国29省109个市或地区,并开拓微信金丝带平台、阿里健康、京东自营、社交电商分销等客户便捷可及的线上渠道,累计完成超过460万例HPV检测,发现约45万例阳性受检者。 5、感染防控业务实现营收8123.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2.32%,占总营收比重2.91%。 目前,感染防控业务覆盖国内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约30个,合作科研机构7家,医疗机构约1000家。主要客户群体包括研究所、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等患者。 从渠道方面来看,截止2019年底,公司业务已经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境内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400多家;欧洲、美洲、亚太等地区合作的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超过3000家。 华大基因之所以能覆盖如此多的产品线,在于持续投入巨额研发费用。 2017-2019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74亿元、2.65亿元和3.3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8.32%、10.44%和11.94%,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共计655人,占员工总数的18.27%。

(点击可看大图)

02 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尽管国内疫情趋于平稳,但国际疫情防控的严峻局势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使得核酸检测成为了抗疫复工的重要环节,相应公司也再次迎来了投资机会。 4月22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指出,针对国内个别地方重现聚集性疫情等情况,做好常态化防控,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 消息公布当日,核酸检测概念股全面暴涨。明德生物、达安基因、迈克生物均以涨停收盘,次日再度涨停,其中华大基因收盘大涨6.23%。 能有此成绩,源于华大基因的技术非常过硬。该公司最早研发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并且是国家药监局首批正式获准上市的产品之一。 华大基因表示,公司研发的两款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分别使用了实时荧光RT-PCR技术和宏基因组测序两个检测方法,可更快、更全面覆盖2019-nCoV病毒检测,并监测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变异。 截止目前,全国有109家企业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内外资格认证。其中,华大基因的产品优势非常大,公司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获得中、欧、美、日、澳产品认证。对比同行,迈克生物获得中、欧、美认证,达安基因、万孚生物等获得中、欧双证。 不仅如此,华大基因的试剂产能提速能力也非常强。 1月25日,公司已经做出10万人份成品,当时产能是2万份/天,最高可扩产至5万份。 3月21日,在深圳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朱岩梅宣布,公司累计生产超过314万份,产能为60万份/天。 据市场消息称,从3月30日起,华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日产能,可按需提升至200万人份。国家药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核酸检测试剂产能达到306万人份/天,抗体检测试剂产能达到120万人份/天,总体产能达到426万人份/天。 事实上,华大基因还有着更为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1、华大基因获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准入。控股子公司香港华大基因实验室拥有CLIA(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资质。截至2019年末,6项产品获得了欧盟CE认证,3项产品获得了马来西亚MDA注册证。 华大基因近期新冠检测产品斩获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准入资质,这标志着华大基因国际化战略的号角。 2、搭建了世界先进的多技术平台。目前,华大基因拥有测序平台、质谱平台基因云计算平台、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等技术体系及资源库,能够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完整的多组学解决方案,实现不同的测序仪匹配不同的临床应用场景,形成多平台、多产品的梯次化布局,满足临床的多样化需求。 3、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测序通量。华大是国内唯一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的公司。此后,引领全基因组测序的价格进入600美元的时代,自2017年以来基因云计算平台BGI Online已累计完成了4万多例WGS的分析和交付。 4、技术先进的多组学产出平台。华大的多组学大数据服务能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机构和企业提供高质量、行业领先的基因测序、质谱、生物数据库、云计算等标准化技术服务和全流程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是全球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资源的多组学科学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医疗服务运营商。 5、全球领先的无创产前检测和基因检测。在生育健康业务方面,华大基因是国内率先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研究的企业,2014年6月推出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首个NIPT检测产品NIFTY®,2016年3月公司的NIFTY®成为了全球首个无创检测样本突破100万例的检测产品。 6、行业领先的肿瘤大数据服务系统。2020年3月,华大基因推出了BGI-PETA数据库系统,被称为“泛肿瘤跨组学百科全书”。该系统能够降低复杂肿瘤组学数据的分析挖掘门槛,助力临床决策、新思路探索及科研产出。 毫无疑问,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给华大基因带来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03 价值重估

正如前面所介绍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后不久,华大基因就率先研发出了试剂盒,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在产能提速和交付能力上能很快产生业绩。 这有赖于公司列装的自主研发核心硬件以及控制系统的百万级NIPT检测通量全自动化平台,能够实现大样本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华大基因承建的武汉“火眼”实验室(可日检测2万人份新冠病毒)已经在全球布局。截止目前,国内已建成10余个火眼实验室,累计检测样本超过70万例;国际累计启动多个火眼实验室。 可以预见,在如此强大的技术加持下,假设出现新的疫情,华大基因能够从容应对,并且很快研发出对应的产品。 从估值来看,目前华大基因的市盈率PE为126.03倍,居于历史中等水平。在全球新冠病例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公司的业绩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点击可看大图)

总结来看,由于华大基因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随着未来技术逐渐转化为盈利能力之后,公司的估值也将会不断抬升。而且,在疫情的助推下,华大基因的业绩有望快速成长。 从长远来看,重估华大基因,是在重估基因科技对人类的重要性。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华大基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