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400亿吞下ARM:孙正义“手头紧”,黄仁勋“终圆梦”,中国要“一票否决”?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创业邦(ID:ichuangyebang);作者: Barry

400亿美元!全球芯片史上最大收购案即将诞生。

今日,英伟达官方正式宣布,将斥资400亿美元(约合2730亿人民币)收购软银集团旗下的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

英伟达也给出了目标:打造AI时代的世界顶级计算公司。

最初,英伟达曾委托高盛与苹果接洽,但后者没兴趣收购ARM业务。随后,高盛还试图组建一个包括高通、谷歌、三星和英伟达在内的财团入股ARM。

最终,只有英伟达成为了唯一感兴趣的买家。

孙正义净赚500亿,ARM员工人手200万

据媒体报道,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最开始希望以52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ARM,不过在经过剥离IoT部门以及多轮谈判后,售价最终降至400亿美元。

而这也已经远远超过了2016年软银以320亿美元收购ARM的价格,孙正义四年净赚80亿美元(约合546亿人民币)。

同时,根据英伟达、软银和ARM董事会批准的交易条款,英伟达将向软银支付总计215亿美元的英伟达普通股和120亿美元的现金,其中20亿美元需签署协议时付款。

此外,在ARM满足特定财务绩效目标的前提下,软银可能会根据收益结构获得最多50亿美元的现金或普通股。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还将向ARM员工发行价值15亿美元的股份。以ARM目前全球员工5000人计算,ARM员工人均将获得价值30万美元(约合200万人民币)的股票。

尽管交易双方达成了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尘埃落定。交易要符合惯例成交条件,还需要得到英国、中国、欧盟和美国的监管批准。此次交易预计将在大约18个月内完成。

作为目前芯片IP市场的第一大供应商,ARM的IP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全球的智能手机、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数据中心等领域。

目前,全球超过95%的智能手机使用的是基于ARM架构的芯片。

英伟达则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芯片公司之一,专门生产用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心、汽车和人工智能的芯片。

两者的结合也引发了行业对于ARM中立性的担忧。

根据协议,作为英伟达的一部分,ARM将继续运营其开放许可模式,同时保持全球客户中立性,这是其成功的基础。迄今为止,其已出货1800亿个芯片。

在媒体和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参与手机CPU市场,和ARM是完全互补的,就像英伟达此前收购的网络芯片公司Mellanox一样。对于苹果、三星,以及英伟达的竞争对手英特尔和AMD都将保持中立性。

孙正义“手头紧”,黄仁勋“终圆梦”

与现在一样,在2016年,软银以320亿美元收购ARM也成为当时全球瞩目的焦点。

为何要收购ARM?其实,日本首富孙正义的心里也埋藏着一颗“芯片梦”。

2015年,孙正义曾表示:“我想建立一家可以持续增长至少300年的公司,为了实现持续的增长,我们需要发现所有的潜在障碍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其中,人工智能被孙正义寄予厚望,而芯片又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

很明显,ARM在芯片领域拥有的技术优势,对软银的未来布局至关重要。孙正义也想凭借ARM续写一个千亿帝国的神话。

这笔交易也是孙正义罕有的几笔大动作之一,他本人更在交易完成后兴奋表示:我已经看好ARM公司10多年,一直梦想能够将其收入囊中,现在实在太高兴了。

软银集团创始人 孙正义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仅仅4年之后,孙正义就将ARM公司拱手让人。实际上,ARM仅仅是孙正义近半年以来频繁“甩卖”的公司之一。

软银出售的公司还包括:T-Mobile,软银集团出售部分T-Mobile股份获得2.4万亿日元;阿里巴巴,软银通过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期权合约筹资1.6万亿日元;此外,软银还通过出售旗下电信子公司获得3000亿日元。

“忍痛割爱”出售ARM等资产的背后,是由于软银集团遭遇了严峻的债务和财务危机,急需现金。

先是软银旗下愿景基金爆出投资失利遭遇巨亏,后有新冠疫情爆发加速危机,导致软银在今年交出了创立以来最差的成绩单。财报显示,软银集团今年一季度亏损就达1.36万亿日元。此后,软银股价几乎被“腰斩”。

而现在,无法继续支撑孙正义“芯片梦”的ARM,传到了黄仁勋手中。

与软银集团遭遇的惨烈下跌不同,黄仁勋的英伟达则是科技股中最受青睐的“香饽饽”。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以生产图形显示芯片(GPU)为主业的英伟达,其股价自2016年来上涨了14倍以上。今年7月,英伟达已经超越老对手英特尔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

如今,英伟达已经成功地从传统电脑GPU芯片厂商转型为大数据时代的弄潮儿,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领域都有斩获。

采用Tegra处理器的小米手机3

实际上,黄仁勋在十年前就非常看好ARM的发展,并在当年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Tegra系列处理器。他曾表示,ARM是目前世界上成长最快的CPU架构,是代表了未来的CPU,而不是代表过去的CPU。

但无奈Tegra处理器在手机、平板等移动平台反应平平。如今,仅有任天堂的Switch采用Tegra X1芯片。

事实证明,黄仁勋一直有个CPU梦。

那么,英伟达会从一家图形芯片公司变成CPU公司吗?

对于这一问题,黄仁勋也曾含蓄地说过:“一个公司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应对市场上一些变化来调整自己。英特尔一开始只是生产存储器的公司。英伟达现在的产品是GPU,将来完全有可能根据客户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产品。”

如果此次收购顺利完成,英伟达将成为一家涵盖CPU+GPU,横跨移动端、桌面端以及数据中心的芯片巨头,而这是英特尔、AMD都难以企及的。

可以说,目前距离黄仁勋梦想中的芯片帝国仅一步之遥。

在黄仁勋看来,英伟达与ARM的结合,对公司、客户和整个行业都有巨大好处。ARM的生态系统将增强英伟达的研发能力,并借助英伟达的GPU和AI技术将扩展其IP产品组合。

中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如果英伟达完成对ARM收购,意味着唯一一个非美国的主流芯片架构也将从此消失。

又一家芯片设计巨头归属美国,美国政府无疑是乐见其成的。英国、欧盟对英伟达收购ARM的审批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毕竟英伟达承诺会保留ARM的品牌名称,并扩张其英国总部,允许ARM继续在英国进行知识产权注册服务。

在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中国。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ARM芯片市场,大量中国公司使用ARM授权,ARM被美国公司收购之后将面临巨大的影响。

东吴证券计算机团队表示,英伟达收购ARM或将会导致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限制进一步升级。此前,国内华为海思、飞腾等均获得ARM V8指令集的永久授权,并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CPU。如果ARM被收购后可能会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国内厂商能否继续获得升级版的指令集授权存在较大变数。

创业邦在此前报道《芯片业大变局!英伟达“包抄”英特尔,华为躺枪》中曾指出,为了解决“卡脖子”问题,更多的中国企业也不得已转向新生的RISC-V开源架构,但不管是更换架构,还是建立自己的新体系,无异于都要放弃几十年的经验和生态积累,在短时间内会面临很大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监管部门拥有“一票否决权”。即便是美国、英国、欧盟等市场监管部门全部通过,仍需要中国“点头”同意。

为什么要中国批准?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两家跨国企业,而且都在华有比较活跃的市场活动。根据中国的《反垄断法》及相关规定,商务部发布《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指导意见》表示,经营者集中只要在全球年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人民币,并且至少两家经营者上一年度在中国境内营业额超过4亿人民币,那么就应该向中国商务部申报,以进行反垄断审查。

收购是经营者集中的典型模式,而英伟达和ARM公司的全球收入以及在华业务规模都远超申报标准,自动纳入监管,因此,必须要通过中国反垄断机构的审查。

但黄仁勋对于获得中国批准很有信心,他对媒体表示,收购ARM是一生仅有的机会,会花很多精力和时间,但有信心回应监管挑战。

除了有可能面临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查,ARM公司在中国还有一个巨大的麻烦亟待解决。

ARM中国区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

今年6月以来,ARM总部与中国区CEO吴雄昂上演了一场“宫斗”,双方围绕着公司的控制权展开了斗争。

ARM公司联合中方投资人厚朴资本对于吴雄昂的罢免并未获得实际上的成功,目前ARM中国仍控制在吴雄昂手中。

而随着英伟达收购ARM,ARM中国的49%股权也将转到英伟达手中,如何处理这个“烫手山芋”也将成为黄仁勋所要考虑的问题。

尽管ARM公司CEO表态,ARM中国区的情况还在控制中,有办法解决中国区的管理问题。但似乎ARM中国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称,一位接近吴雄昂方面的消息人士表示,英伟达对于ARM收购完成后,吴雄昂“仍将是ARM中国的CEO”。

另据媒体最新报道,ARM公司已经3个月没有收到ARM中国的销售收入分成,换句话说,从6月“宫斗”以来,ARM中国虽然仍在正常销售ARM的IP,但并未向ARM总部交一分钱的授权费。

如果ARM中国的控制权之争一直无法解决,ARM中国又不会给ARM总部贡献任何营收和利润,在此情况下,ARM很有可能“断供”ARM中国,中国客户也无法再获得最新版本的架构更新,这将导致中国芯片业竞争力大大降低。

无论收购成功与否,国产芯片业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ARM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