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E寒冬:2019不容易,2020会更难

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IT之家(ID:ithomenews);作者: 阿里云

“未来三年,政企市场会看不到IOE的影子。”2019年刚刚过去,孙立站在IT市场的争夺力场中,与他持同样观点的是大多数。

两年前,他在北京一个国字头的央企做小型机下线,那批机器是五年前他在IBM的时候卖进去的。现在,他在阿里云,依旧负责央企客户,但用的就是云计算了。

亲手下线自己卖进去的小型机,对孙立来说,是替时代给老东家递上一杯送别酒,也是自己职业生涯的赛道切换。

20年前,他是大学班里的佼佼者,进入IBM时就能有近万的实习工资,脑门上冒的都是金光,“更别说银行、社保这些行业,几乎就是除了IOE别无选择,哪家不是几十亿的生意。”

但这个离普通人有些远的巨大生意场,主角已经斗转星移,“以前走进招投标会议室,唱戏的都是IBM、Oracle这些,现在连银行都快不想见他们了。”

只是人还是那些人,老张老李老刘都在,但他们名片上的公司名变成了阿里云。跟孙立一样,他们送走的是老东家,迎来的是新时代。

流动的投标场

阿里云成为招投标场的常客,是从2015年左右开始。

这是中国政企IT市场的特殊力场,以招投标的形式进行大宗IT采购,一年几百亿的订单都在这个无人交谈、眼神交汇的会议室里拿下和丢掉。

孙立并不会单独出现在这个场合,投标方通常是阿里云的合作伙伴,但他还是会去现场看看,这里是交战的最前线,棋子盘面一目了然,能让他更好的制定策略。

孙立在那个屋子里有不少老同事、老朋友,开标之前大家认个脸,心里默默一句,“哟,你也来啦。”

一部分人是陪跑的、一部分是“捣乱“的,一部分是“主标”,“走进那个屋子,你就能知道今天是赢是输,盘面是很显性。”

但不管谁输谁赢,楼下递烟的交情不会破。这是一个江湖,面子上要过得去,暗地里有些小心思,最终拼的还是谁家压中了最有时代性的技术上。

“别以为政府央企的领导不懂技术,他们是中国最有资源、最有视野的人群,未来是咋样的,可能比你我都门清。”

刚开始,孙立赢的次数不多,楼下抽烟的时候还会收到前同事的“问候”。但有一次在山东的经历,让他乐呵了很久。那是一个地级市的政府IT系统招标,原本这种项目就是Oracle的铁盘子,但那次Oracle的人一来,招标方就大声问了一句“你来干啥?”

“你来干啥?”——意思就是你不用来了,传统IT技术的时代要结束了。这让孙立暗暗自喜,想着客户终于站在了自己的一边,也想着自己跳槽的决定真是英明。

一个更鲜活的故事是在2016年,陕西一个公共服务部门上线了网上办事的一项服务,将原本要去办事大厅的事项,放在网站上提供受理窗口,但上线第一天就崩溃了。

这个故事在江湖上口耳相传,听说这个办事部门那天网上接到的办事请求,最后用了两个星期才人工办完,真正做到了数据不跑腿、人要跑断腿。

“政府提的最多就是‘最多跑一次’,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KPI,要实现这个目标,传统IT是办不到的,但他们打死也想不到,这事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做到的。”

这就是典型的“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没有人质疑传统数据库Oracle做得最好,但所有政企客户都认为云计算肯定是未来,传统IT做得再好也没用了。”

10年前可不是这样的光景,Oracle与国内主要的部委、银行等几乎都签了“买断合同”,从北京到地方的各级部门统一采购统一付费。谈完生意后的酒席上,各家公司的CTO的劝酒词都是在PK谁家卖得起最多的高端小型机。

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就像柯达胶卷,不是他们的产品技术崩塌,他们做得肯定是最好的,但现在谁还用胶卷呢?孙立认为,传统IT依然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但这个空间会变得非常窄,就像现在依旧有人喜欢用胶卷拍照片,但就非常小众了。

重构IT产业链

没有比身在技术市场的人,更能感受到这其中的左右冷热。

2015年开始,德勤、埃森哲、毕马威等国际一线咨询公司先后成为阿里云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一两年,埃森哲和德勤成立了千人级别的“阿里云事业部”,专门服务阿里云的客户。

兴盛的另一面是旧世界的衰败。2019年中国IT市场的年度记忆之一,是Oracle被裁员工在办公楼下拉起横幅。上一次这么激烈的裁员,还是诺基亚。

其实早在2016年左右,传统IT的人才流出就已经出现一个小高峰。跟孙立一样的IT老干部,大量从IBM、Oracle这样的企业流向互联网公司。

这些人初期会经历一番“洗礼”。传统IT的销售文化是卖产品,互联网公司是卖价值,要懂行业、懂技术、懂客户、懂未来……

孙立提起以前的日子,有时候轻松的让人慌张,“IBM还好,Oracle的销售是最厉害的,上门丢一本产品说明书,爱看不看,看不懂你也没其他可选。”

中国最早举起“去IOE”大旗的是阿里巴巴,当时阿里已经是IBM和Oracle在中国区最大的客户之一,但汹涌的大促流量瞬间冲垮了昂贵的IT系统。

2009年阿里云成立,阿里开始自研云计算操作系统,以阿里云去IOE。这成为中国市场从传统IT向云计算转移的起点。

过去10年,中国互联网和阿里云的发展互为因果,一方面几乎所有超级APP都长在云上,云让互联网公司IT起步成本极低,另一方面阿里云获得广阔市场,规模和技术红利就像滚雪球,形成一个马太效应极其明显的市场格局。

业内人士认为,云计算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变革,从web到移动互联网可以视作一次产业演进,但云计算是一种撼动IT产业链的科技浪潮。过去,IT世界在本质上是由IBM、Oracle等公司控制整个技术周期。但现在,云计算以软件工程的模式颠覆了硬件的重要性。

在手机行业,硬件依旧是产业链中最核心的,高通不出新的芯片,各家手机厂商就没法推新的旗舰版。但IT世界已经变了,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硬件厂商的主要客户变成了云服务商,由此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的制造变成了下游产业,按照云服务商的定制需求来主导生产。

攻入传统IT腹地

市场的变化本质上是创新中心的变化。

当下的时代,土地、人口、物理资源的红利已经兑现。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数据首次被单列为关键生产资料,这背后的隐喻是云计算要成为新型的基础设施。

传统IT用软件把流程固定下来,让员工成为一颗高效的螺丝钉,是工业时代的最佳实践。进入到企业级IT市场,阿里云发展的第二级火箭来自数据智能、中台、智联网、AI等阿里巴巴内部孵化的技术、产品、实践和方法论。

尤其是中台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热门IP,以前企业要做信息化就上一套ERP,现在企业都愿意听阿里来说说中台。“成为阿里这样的企业”是当下最流行的显学,它不单是互联网公司的范例,更是企业变得智能和创新的中国方案。

孙立认为,“这基本是八字里就带着的,阿里根本性上一直做toB服务、商业形态非常丰富、双11面对15亿人口的流量挑战,时代选择了他们。”

以孙立的体感来说,今年在市场上遇到传统IT的次数已经寥寥可数,“政府要做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腿、央企要做智能和创新、民企要向技术要增长,这些都得用云技术。”

过去三五年间,阿里云的客户墙上挂上了12306、中国邮政、浙江最多跑一次、中石化、中石油等等名字。

曾几何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传统IT掌控的技术变现周期是不可动摇的,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商业上。但云计算在全社会的普及,从根本性上改变了IT市场的格局。

在数字政府市场上,阿里云已成为中国数字政府大数据整体市场第一,与全国30个省市区达成合作,服务覆盖全国442个城市,涵盖1000多项服务内容,累计服务9亿人。

在交通行业,阿里云为20000公里高速、8000架飞机、25个大中型机场、2个大型港口及全球23个城市的市内交通提供技术支撑,以覆盖海、陆、空的立体式姿势深入交通行业。

更别说新零售行业,国货崛起的背后也有阿里云的身影,8成知名服饰企业已同阿里云合作,收入平均增速24%。

即使是传统IT重兵布局的运营商行业,中国联通已经基于阿里云技术上线了集中号卡系统,不久前阿里云还中标了中国联通公共能力平台研发项目。

有人认为这场技术的交替最终会由银行来给出谢幕大戏。不久前,中国工商银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阿里云也在其中。

年初,IDC给出了一组数据,云计算在全球IT基础设施中占比超过50%,云计算超过传统数据中心成为市场主导者。

这个新技术打败旧技术的故事,即将全剧终结。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IOE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