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AI化大考:城市的全新免疫力

文章转自公众号: 紫金财经 (ID:zijintmt),作者: 萧小峰

“如何减少居民、租户登记统计压力,让他们抽出更多时间投入一线防控?”

“居家隔离人员是否严格遵守隔离要求,不出门?”

“郊区薄弱环节,是否还有一起聊天、打牌、晒太阳聚集等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些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摆在社区、乡镇防疫第一线。此次疫情不仅是对中国治理水平的大考,也是一场对智慧城市的大考!

幸运的是,AI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已成为疫情防控前线的生力军。

防疫,插上AI化翅膀

上海,浦东新区,洋泾街道,最初的忙乱早已踪影全无!

这个街道的疫情防控模块——智能管理综合平台近日正式上线,通过线上线下密织疫情防控“安全网”,把“一网统管”构建了起来,没有忙乱的嘈杂,一切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在洋泾街道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偌大的指挥大屏电子沙盘占据了主要的位置,电子沙盘东南角急促地闪烁着一个红点。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一单对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智能报警。

经与被隔离人员沟通,取得理解和同意后,街道在他的家门对面墙壁上,安装了智能终端,可自动发现目标打开房门而触发报警。而这个智能终端,是街道疫情防控的新“装备”,通过自动识别、智能发现被隔离人员外出的情况。

一旦触发报警,不仅会通过“浦东智理”APP在居委社工手机上跳出,还会报至街道指挥部,让指挥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调度人员快速处置。这就给居家隔离安全又加了一道锁。

在洋泾街道城运中心指挥大屏上,清晰地显示着街道辖区内累计与新增确诊、疑似、居家隔离、密切接触、重点地区返沪人员等疫情相关数据,以及通过街道“5级包干责任体系”排查出的各种具体情况,并在电子沙盘上以不同颜色和样式的标识进行“颜色管理”,区域内疫情防控动态一目了然。

洋泾街道通过AI化、电子化手段“挂图作战”,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而距离上海500多公里的江苏东海桃林镇,地处苏鲁交界,本是交通要道,人员往来密集,防控压力严峻。不过全镇采用科技防疫的手段,截止目前,全镇8.1万人无一感染确诊病例。

起初的桃林镇,也是在一片忙乱中排查疫情,防控外来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镇所有卡口加起来共投入五六百人。从农历大年初一至今,不管是大风降温还是雨雪交加,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在露天卡口执行站岗、登记、询问等工作。人员连续加班,疲劳作战已成常态,人的脑力和精力的局限,让疫情防控陷入胶着状态。

久拖不决,困难重重,桃林镇决定利用技术手段改进全镇的防疫工作。2月8日,桃林镇联系了京东数科,利用京东良研小程序作为人员流动登记入口,把线下纸质化,升级为线上电子化。

两天后,经过重新逻辑改造的系统部署上线,局面由此改观。一周后,桃林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提出希望新增一个时段统计的功能,能够通过制定时段查询数据,掌握每天人员的出入情况。京东数科经过3天努力,数据统计的时段看板投入使用,迅速上线。

这个系统的部署,桃林镇的37个卡口被优化为22个,每个卡口分别设置了二维码,桃林镇的防控局面彻底改观。通过使用大家习惯的小程序及二维码,极大的方便了出入卡口的人填报登记信息,来往人员不需要重复接触卡口的纸笔,避免了交叉传播。同时线上的操作,登记效率大幅提高,从而减少了车辆和行人卡口停留时间。

到线上去,要AI化!

一边是城市,一边是乡镇,在疫情防控上,近乎采取了一致的路径。经过最初几天的慌乱之后,管理者们有了更多的理性,开始拿起线上系统、智慧城市这个有力的工具。

战疫,城市AI化大考

早在7年前(2012年),住建部即开始组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数据显示,超过94%的省级城市、超过71%的地市级城市、超过20%的县级市及城市群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疫情来袭,如今的智慧城市,将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客观的说,相比17年前的SARS,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移动互联网、云计算、AI(人工智能)、5G等技术带来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变革,使中国有了更强的应对疫情的能力。

疫情之初,一份全国疫情地图,成为几乎所有人每天必看的“早报”。实时更新的数据,直观的图像和数据对比,透明而高效的让公众了解疫情现状,不再恐慌。微博的社交平台求助,成为基层防控的有力补充,人力边界下的死角,就在线上高效的信息传递中化解于无形。

口罩不足、酒精空仓、84消毒液缺货,成为疫情之初的一个严重问题,不少社区、超市、药店门口,又排起了长队。有些地方就利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小程序、微信公号,或者其他平台进行网上预约,分别到药店购买的方式,避免了居民聚集。

最近,央行向武汉调配40亿新钞票,并规定现金回收后必须消毒。现金很脏,消毒确有必要,但在回收到银行之前,钞票在社会上流传,无法消毒。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案已经在现实中应用,中国人早已经习惯的扫码支付,如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无现金支付,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自动驾驶行业,一道由低速无人车(搭载无人驾驶技术的各类自主机器人)组成的防线悄然形成,他们充当消毒车、室内配送车、室外物流车、公共巡逻车等角色,穿梭在医院、园区、机场、高铁、社区等战役前线。

京东的无人车、百度的无人车,还有很多智能系统在抗疫一线发光发热。“无人抗疫大军”的来到,提供了各类末端无接触服务,为保护公众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对无人配送的接受度得到提升,政府对无人配送为人们带来的便利得到认证。

在流行病学调查方面,智慧城市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互联网平台统计的武汉流出人口的方向,就为疫情管控提供一定价值。甚至交通卡信息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某地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通过公交卡的数据,发现两个病人在同一辆车,前后相差几秒钟打卡,从而确定了传染路线,智慧城市已深入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

除了对疫情整体了解,网上医疗问诊平台也相继开通,各路专家答疑解惑,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缓解了医疗挤兑。例如京东疫情问诊机器人,就可以提供线上问诊、疫情知识普及、疫情监控、送药等服务。

最近,杭州开通了“健康码”,市民或返工返岗人员自行上网申报,后台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审核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实行绿、红、黄三色动态管理。显示绿码者,市内亮码通行,进出杭州扫码通行;显示红码者和黄码者需自我隔离并健康打卡,满足条件后转为绿码。

上海则以智慧城市中的“一网通办”为依托,在其移动端“随申办”上线“随申码”。“随申码”支持绿、黄、红三色动态管理。智慧城市的内涵在这一次疫情中,有了新的内容和诠释。

在国家层面,目前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与互联网公司正在基于全国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加快研发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虽说之前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没有将公共卫生健康作为重点建设领域。但其中运用的技术,都在防疫抗疫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这是智慧城市参与防疫的一个关键性创新。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曾指出,人工智能方面,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美国竞争的第二大AI大国,现在走得非常前沿。人工智能已经遍布金融、零售、公司、投资等所有垂直领域。提升效率、提升安全、提升客户的感受,这个变化正在到来。

本次疫情中,京东疫情防控技术支持体系,以智能城市操作系统为底座,协助政府搭建起“高危人群疫情态势感知系统”,用大数据和AI预判疫情高危人群分布等,建立社区疫情智能管控平台。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在大力推崇的事情,即便疫情不爆发,这也是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在有条不紊推动发达城市先行先试,这次疫情爆发之后会加快这个进程。”深耕智慧城市多年,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集团首席数据科学家、京东城市总裁郑宇表示。

AI智能化,城市“新”免疫力

在人类战争史的启示录中,科技的进步与应用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当下的疫情如战争,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它加速着新技术、新模式对现有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冲击与革新。

这场疫情防控战,数字化、AI化、线上化的触角全面渗透到社会运营的每一个角落。AI能在抗疫的各种场景中提供助力,其背后是AI技术长期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疫情过后,AI发展将会加速,更多典型场景将有AI应用落地,更多明星企业或平台将涌现出来。

一个智能城市操作系统的平台,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对于时空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挖掘的能力。所谓时空数据,可以理解为人的活动轨迹和人员的迁移。这次抗疫行动中很多防控技术都是以此为支撑。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集团首席数据科学家、京东城市总裁郑宇表示,“这个技术虽不是为疫情而建立的,却为整个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影则认为,赢得疫情胜利要依靠三个要素:一靠数据,数据要全面,且比病毒奔跑得更快;二靠移动,通过数字技术加强各方协同作战能力;三靠云,快速的计算能力能更有效率地做好及时、有效的疫情防控。

紫金财经认为,张颖老师有一点没有提到,就是AI智能化。随着防疫的推移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人们对抗、预防疫情的方法越来越多。而这些在AI化、数字化、“云”化方面的努力,构成了城市新的免疫力。

不过要在现实社会的复杂场景中达成技术实现,并非易事。首先,需要通过互联网硬件、网络通信、物联网、AI、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将物理世界的多维信息以及产业知识数字化,以数字连接的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下。同时还要以数据和技术为最大公约数,重塑产业流程和决策机制,实现产业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结构的改变,通过降低边际成本来实现规模覆盖,并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

郑宇表示,AI智能化产品以及“ 社区疫情智能管控平台”,是智慧城市发展到智能城市的高级阶段后,一次显而易见的实践应用。在“智能城市”中,有效管理智能城市中的各项资源,支撑垂直应用的“城市操作系统”则是整个城市的核心,带动了整个城市的有序运作。

此次疫情期间,我国将有机会实现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与疫情相关的数字化沉淀:应对疫情的数字化系统、创新的数字化技术、疫情数据的传播和组织方式等,这些数字化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

疫情结束后,随着城市再度进入正常有序的生产生活,城市中的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安全保障、医疗服务、环境治理等方面,将普遍提高对智能化的认知水平、拥抱AI智能化的思维方式,让智能化真正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很早之前,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就曾提出:在未来,我们希望对万物互联可控可管理。每一次的技术进步和发展,都不断把不同的行业和应用卷入到其中。而京东数科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薄列峰则预测,未来线上化、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样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而疫情防控,只是智能城市中,打造城市新的免疫力,一次有限的尝试。

通过防疫AI化大考,我们的城市,已身处未来无限的改变中!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标签: 防疫AI化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