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窦文雪
编辑/子夜
做了很久“国民零食第一股”的三只松鼠,还想再做第一个“A+H”双上市的零食品牌。
4月25日,港交所官网显示,三只松鼠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如果此次能成功登陆港交所,三只松鼠就将成为首个实现“A+H”双上市零食品牌。
在A股市场,三只松鼠曾尝到过资本狂欢的“滋味”。
2019年,三只松鼠成功在A股上市,并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从发行价14.68元/股增长至88.04元/股,增长近5倍,市值一度超过360亿元。
但随着传统线上渠道的流量被分散,三只松鼠的业绩也开始下滑。其在上市当年就录得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随后的2020年-2023年,三只松鼠连续4年录得营收下滑。
资本的热情也随之消散,公司股价曾一度跌破发行价,被业界戏称为是跌成了“半只松鼠”。
在业绩下滑的4年中,三只松鼠也一直在“自救”。
比如布局线下门店、改变战略为“高端性价比”。但它曾经提出的“万店计划”收效甚微,近几年三只松鼠的线下门店被大量关停;高端性价比的战略则起到了一定成效,结合抖音等渠道的爆发,三只松鼠在2024年实现了业绩增长。
今年3月,三只松鼠刚刚发布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双增长的2024年年报。一改此前的下滑趋势,三只松鼠在2024年的营收不仅再度回归百亿,还创下了历史新高。
三只松鼠也在这份财报发布的同时,宣布了赴港二次上市的决定。
或许三只松鼠也知道,未来,市场中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现在就是再次抓住投资者关注的最佳时机。
1、营收刚回百亿的三只松鼠,立刻递表港交所
不管在哪一个市场,实现业绩增长都是一家公司能够成功上市的关键因素。
三只松鼠这次赴港IPO,就是赶在了2024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之后。相比于前几年的业绩,2024年三只松鼠这份营收净利双双大幅增长的成绩单,显得格外突出。
2024年,三只松鼠录得营业收入为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为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
而三只松鼠上次实现百亿营收还是在6年前的2019年,那一年,是三只松鼠的高光时刻,它踩着电商红利,成功登陆A股上市,成为“国民零食第一股”。
但上市当年发布的这份财报就“又有欢喜又有忧”,三只松鼠虽然实现了百亿营收,为101.9亿元,同比增长45.3%,但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下降了21.43%。
当时的三只松鼠,还将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为公司通过加大产品升级、市场推广及全渠道布局力度,导致当期费用上涨。
但其所说的产品升级、市场推广等动作,却迟迟没能给公司带来业绩增长。
在随后的2020年-2023年,三只松鼠的营收持续下滑,分别为97.94亿元、97.70亿元、72.93亿元、71.15亿元。归属净利润的走势也并不稳定,分别为3.013亿元、4.111亿元、1.294亿元和2.198亿元。
如今,三只松鼠交出的成绩单中,终于多了一些亮点。
从财报来看,撑起三只松鼠整体营收增长的动力,是核心大单品坚果类产品的营收实现增长。
2024年,三只松鼠坚果类产品实现营收53.66亿元,同比增长40.76%,坚果类产品带来的营收占总营收的50.5%。
而在产品的热销背后,抖音渠道成为三只松鼠业绩提升的助推器。
从2023年开始,抖音就被三只松鼠写在了财报上。当年,三只松鼠在抖音渠道的营收为12.04亿元,同比增长118.51%。
2024年,三只松鼠在抖音的收入达到21.88亿元,同比增长81.73%。
从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出,从2022年到2024年,三只松鼠短视频平台销售收入分别约为7.17亿元、14.07亿元、26.35亿元;对应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9.8%、19.8%、24.8%,占比接连增长。
线上渠道之外,三只松鼠曾“久攻不下”的线下渠道也有项目实现了增长。
不过,实现增长的不是线下门店,而是线下分销商。2024年,三只松鼠线下分销及批发渠道的收入,由2023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6.4亿元,增长率达到了96.9%。其中,线下分销商收入为14.8亿元,同比增长90.1%。
三只松鼠的分销商数量,也在近几年大幅增长。2022年期初,三只松鼠的分销商数目仅有292家,而到了2024年末,分销商数目增长至1871家。2022-2024年,分销商实现的销售额分别为8.2亿元、7.7亿元及14.8亿元,分别占相应期间公司总收益的11.3%、10.9%和13.9%。
相比前几年,主营业务企稳回升、线下业务也有了部分起色、业绩终于实现了大幅增长……三只松鼠借着这样一份财报申请上市,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2、三只松鼠一直在自救
回看业绩下滑的那四年,三只松鼠一直都在尝试“自救”。
曾经的三只松鼠就是因为乘上了电商高速发展的顺风车,成为高端零食品牌的代表。
根据2019年的数据,天猫、京东等传统第三方电商平台为三只松鼠贡献收入为98.69亿元,占比为97%。
如今,三只松鼠实现百亿营收,还是依靠线上平台——抖音,这一次,三只松鼠已经不再说自己是高端零食品牌,而是在“高端”的后面加上了“性价比”,即“高端性价比”战略。
这是三只松鼠面对市场变化而采取的“自救”方式之一,始于2022年。
在招股书中,三只松鼠把“高端性价比”的战略放在了第一页。其表示,“近年来,中国发达的网络零售对消费者进行了充分教育,让消费者不再为大牌商品支付品牌溢价,同时消费者对商品高品质、差异化和性价比的需求明显增长。”
新的战略一定,三只松鼠就加入了零食行业的性价比大战。
从招股书来看,三只松鼠整体的平均售价在大幅下滑。从2022年的4.39万元/吨,下降到2023年的4.11万元/吨,再下降至2024年的3.59万元/吨,下滑幅度分别为6.37%、12.65%。
三只松鼠甚至不惜把自己核心产品的价格也“打了下来”。2024年,三只松鼠坚果的平均售价为4.37万元/吨,相比2023年的4.82万元/吨下滑了9.3%。
产品售价下滑的同时,公司的销售费用却依然在增长。
2024年全年,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为18.6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38亿元增长了50.92%,这个增长幅度甚至比营业收入的增幅还要高。
传统电商平台流量被分散后,三只松鼠也曾尝试通过大力布局线下来“自救”。
其在2019年就曾打出“万店计划”的口号,计划在五年内开设1万家线下门店,可从后续发展来看,这个计划算不上成功。
从2022年初到2024年末,三只松鼠的门店数量就从1065家降至333家。线下门店收入从2022年的9.4亿元降至4亿元。
而线上至今仍然是三只松鼠的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三只松鼠在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营业收入达到74.07亿元,占总营收的69.73%。
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兴起,三只松鼠的入局也稍晚了一步。去年10月,三只松鼠宣布拟合计投资不超过人民币3.6亿元,收购爱零食、爱折扣和致养食品的控制权或相关业务及资产。
而这个时间,量贩零食市场“双寡头”的局面已经形成了。
此外,三只松鼠的业绩增长趋势在今年的一季报中没能保持。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7.23亿元,同比仅增长了2.13%;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39亿元,同比下降22.46%;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约为1.62亿元,同比下降38.31%。
因此,三只松鼠此次赴港IPO,更像是它的又一次“自救”,它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打好很多“基础”。
三只松鼠在招股书中称,将此次发行H股募集资金用于加强供应链;拓展销售网络及提升品牌知名度;丰富产品组合及品牌矩阵;实施公司行业价值链中的战略联盟和收购等。
这些有待在募资后加强的部分,从供应链到销售,再到产品、品牌力,贯穿了三只松鼠的整个产业链,而且每一个环节都对三只松鼠来说极其重要,这些环节不仅决定了三只松鼠未来的利润从哪来,也决定了在更拼“质价比”的零食大战中,三只松鼠能不能有更多胜算。
实际上,三只松鼠的“高端性价比”战略被验证有效后,下一步更加要在质量上做更多提升,同时在价格上要和量贩零食品牌“掰手腕”。这意味着,它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在供应链布局上,同时继续在产品研发上发力。
如今,资本市场还在审视三只松鼠,这从三只松鼠今年以来震荡下跌的股价就能看出来,想要在"A+H”两地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讲好“高端性价比”的故事,三只松鼠要做的还有很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