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新面孔,看蚂蚁再进化

“蚂蚁集团的AI进化之路,不仅是对技术的应用,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迭代。

@新熵   原创 

作者丨古廿  编辑丨蕨影 

在刚刚落幕的上海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的一系列业务发布,让它重回商业圈的聚光灯下。 

外滩大会已经是第三次举办,人们对外滩大会是熟悉的。外滩大会最早就是蚂蚁集团主办,而现在,蚂蚁仍然是外滩大会组委会的成员。 

但今年的外滩大会,比起往年又有新不同。今年的大会最热的关键词,无疑是AI,从主论坛到见解论坛,国内外的大咖讨论AI的技术、应用乃至伦理。在超过10000平米的科技展览上,特斯拉的赛博越野车、Optimus人形机器人、小鹏的飞行汽车、宇数科技的机器狗,更让人感受到满满的“科技范儿”。 

不过,除了大会本身的变化,蚂蚁自身的变化也引人注目。 

在人们过去的印象中,蚂蚁和支付宝更多是以支付和金融科技的形象出现的,而在今年的外滩大会上,蚂蚁集中推出了三个AI新面孔——即AI生活管家“支小宝”、AI财富管家“蚂小财”、和AI健康管家。 

这么多的新产品集中亮相,无疑向外界释放了清晰的信号——过去几年,蚂蚁进行了科技和互联网驱动发展的动力转型。今天的蚂蚁,已经是中国AI市场牌桌上不可忽视的玩家,这也是蚂蚁新的增长动力之源。 

新面孔下的AI进化

面向C端用户,在此次外滩大会上生活管家“支小宝”,AI金融管家“蚂小财”、AI健康管家三款AI原生应用集中亮相。 

打开支小宝App,直接开启闲聊服务模式:比如帮你打开地铁乘车码、或者按照习惯帮你点杯星巴克、又或者告诉你快递到哪了,解锁自然语言链接生活服务的新体验,真人对话的交互方式,也使生活管家的定位更加立体形象。 

生活场景之外,另外两款应用则立足于蚂蚁特有的垂直场景。 

以金融场景为例,蚂小财连接200家专业机构,以对话的形式,向用户提供“行情分析、持仓诊断、资产配置和投教陪伴”等专业服务。这些服务由持牌机构提供,AI不改变金融场景下的专业本质,但更人性化的沟通表达,可以让内容提炼更精准,个性化服务更普惠,更好连接专业机构和普通用户。 

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表示,支付宝开放生态已全面进入AI时代——支付宝将携手生态伙伴,共建智能体开放生态,推动服务业的数智化转型,让好服务人人可享有。 

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备案的197个大模型数据,30%为通用大模型,70%为行业大模型。未来行业大模型将更多地被应用到具体业务场景中,尤其是在金融、医疗等垂直领域。这一发展趋势和蚂蚁的AI进化实践不谋而合。 

在外滩大会的交流会上,《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与蚂蚁集团总裁兼CFO韩歆毅进行了一场“AI与商业社会”主题对谈。两人均认为,未来可能会形成一个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凯文·凯利认为,金融、医疗等高信息密度、专业严谨的领域,会是最先看到AI应用效果的产业。 

从内生的AI功能,独立为原生的AI应用。在不影响基本盘的情况下,支持更多AI创新玩法试错和探索的同时,支付宝也正在从“拼参数”走向“拼应用”的关键落地阶段,也即先让用户在应用场景中看到AI的价值。 

能够一次性带来三款AI原生应用,集中展示百余项新技术,把外滩大会开成AI盛宴的蚂蚁,其实早有进化预兆。2023年,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全员信中首次公开新三大战略“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加速全球化”。 

其中,“AI First”和“支付宝双飞轮”是蚂蚁中国业务的两翼,前者代表着蚂蚁业务基于科技力量的纵向迭代,后者代表着蚂蚁业务面向更多范畴的横向延伸。之后,AI重构支付宝成为蚂蚁AI First战略实践的主要形式。 

在过去的时间里,支付宝先后在生活服务、金融理财、健康医疗三大场景,上线AI改造工程。 

7月份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支付宝更是被AI助理彻底包围。AI生活管家能帮你自动下单一杯星巴克冰美式,AI金融管家能帮你制定一份中产家庭资产配置方案,AI就医助理能像AI陪诊员一样,陪老人挂号、咨询。 

融合业务场景,将AI内嵌支付宝,以最小切面,为AI创新打开一条最快实现价值通路。不过这只是第一步,仅仅将AI内嵌在支付宝App内远远不够。蚂蚁的“AI First”战略,也并非仅停留在将AI深度应用于内部场景,加速探索AI原生应用与智能体生态成为当下这个阶段的重点。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也在探索,让AI像扫码支付一样便利每个人的生活。”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表示,通过专业智能体的深度连接,Al会像互联网一样,带来服务的代际升级。 

AI让更多服务变得普惠

蚂蚁集团的AI战略,正是基于前述判断。蚂蚁AI投入的重点是有专业门槛的垂直领域智能体,在这些领域,AI技术不仅改变了用户端的交互模式,还会形成全新的商业生态。 

支付宝诞生二十年,科技普惠一直是不变的内在基因,从满足普通人的支付需求、金融需求再到数字生活服务,都是如此,而现在,AI将进一步提升蚂蚁服务用户需求的能力。AI的出现,可以从本质上降低大量服务的门槛,从而提升服务的可得性,带动新的用户需求,最终形成新的市场空间。 

韩歆毅强调,蚂蚁集团将通过AI与现有生态的融合,推动智能体为行业带来新商业模式,帮助企业在新环境中找到发展机会。 

以生活服务场景的连接为例,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推出的支小宝,是国内首个服务型的 AI 原生应用。相当于为平台服务“瘦身增肌”,让支付宝用户能轻装上阵,探索一种让生活服务更简单和智能的新模式。对于用户来说,支小宝可以帮助用户更简单的连接生活服务,那么于商家而言,支小宝智能体生态的另一头则链接了商家经营流,并且该经营流直通商家小程序私域,可快速将智能体投入商用。 

在AI赋能生活服务的征途上,单靠蚂蚁集团一家远远不够。为此,在外滩大会上,支付宝面向行业正式启动智能体生态开放计划,并推出一站式智能体开发平台「百宝箱」。商家机构现在能够无缝接入蚂蚁百灵等多个主流大模型,商家机构可0代码、最快1分钟创建专属的服务智能体,并一键发布到支付宝小程序、支付宝App、支小宝App等。 

借助大模型能力与行业领域知识融合,支付宝「百宝箱」支持与生态伙伴的深度定制。以黄山“空间智能体”为例,蚂蚁集团和黄山风景区合作,推出全国首个“全程AI伴游景区”,可以根据游客旅途中空间定位变化,由AI主动判断并推送旅程前、中、后所需服务,给游客提供攻略、叫车、AI伴游讲解、周边美食等商家推荐等服务。 

此前,支付宝也与多个行业伙伴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标杆智能体,如与浙江卫健委联合推出全国首个数字健康人“安诊儿”、与江西赣服通推出数字人客服“小赣事”等。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码让移动支付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日常,“扫一扫”让小商家用最低成本完成生意中的支付环节,让普通人都享受到了技术红利。那么当下“百宝箱”智能体开放平台的推出,则是使商家能够以最低成本吃上AI的时代红利。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支付宝目前服务超 10 亿用户,连接超 8000 万商家,拥有近 400 万个小程序。 

蚂蚁的科技进化

AI本质上是一个综合场景。一家公司的AI能力,可以检验其科技成色。 

蚂蚁的所有AI应用,均建立在其底层大模型百灵之上。尽管AI在特定的垂直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归根结底,基础大模型仍是衡量一家公司技术能力的综合指标。 

2023年,蚂蚁自研的基础大模型百灵完成备案。数据显示,过去两年蚂蚁将百灵大模型能力运用在出行、政务、医疗等大约500个场景,服务亿级用户,日均调用量超2亿,日均处理千亿级Tokens。 

能够服务多种综合场景,在于百灵大模型不只是一个语言模型,而是一个多模态模型,它具备能“看”会“听”、能“说”会“画”的原生多模态能力,可以直接理解并训练音频、视频、图、文等多模态数据。原生多模态被认为是通往AGI的必经之路,在国内,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大模型厂商实现了这一能力。 

据了解,百灵大模型多模态能力,在中文图文理解MMBench-CN评测集上达到GPT-4o水平,在信通院多模态安全能力评测达到优秀级(最高),具备支持规模化应用的能力,能支持AIGC、图文对话、视频理解、数字人等一系列下游任务。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能够使AI更好地理解人类世界的复杂信息,也让AI落地应用时更符合人类的交互习惯,在智能客服、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事实上,基于百灵大模型,蚂蚁和生态企业也在不断升级在企业端的应用。譬如,在这次外滩大会上,也展示了面向金融专业从业者的支小助,它是一个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投研助理,可以提升金融服务链条各职能专家专业水平和生产效率,并提供投资、理财、保险等不同场景的服务。 

网商银行则发布了面向小微企业和商户的智能普惠理财系统——“布谷鸟”,他可以通过AI大模型,对千行百业的小微进行资金流预测,从而为银行理财公司提供申赎情况预测,与其联合定制贴合小微经营周期的银行理财产品。 

对于蚂蚁而言,AI First战略不仅在推动支付宝的升级,也在进一步巩固自身在B端的商业竞争力。 

实上,过去一些年来,蚂蚁在分布式数据库领域拥有技术领先的OceanBase,在区块链领域布局了蚂蚁链,在隐私计算、绿色计算、大安全等领域颇具竞争力。科技商业化已经成为蚂蚁重要的业务新增量。在传统的支付和金融业务之外,以AI驱动的生活场景和商业生态,与逐渐成长的数据科技驱动的企业服务,和全球化业务一道,构成了蚂蚁新的增长曲线。 

2022年,蚂蚁集团研发投入204.6亿,2023年,这个数字增长到211.9亿。研发投入的连年增长,背后是蚂蚁清晰而坚定的战略投入。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技术,将为蚂蚁开启全新的未来。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蚂蚁集团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