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到了拼“智”力的时代

一部讲述古蜀国的神秘文化与未来世界的科技幻想的短剧,今年斩获了美国电影艺术奖金奖。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海外出圈的短剧,并不是某个作家的精心之作,而是由AI全流程制作。

近年来,中国短剧在全球风靡,全球短剧市场也正呈现爆发趋势。数据显示,2025年海外短剧规模预计达 32 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0%。今年上半年,海外短剧市场收入榜单中,中国公司包揽前三甲。在短剧出海背后,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AI正在成为短剧制作的利器。

2025年是国产AI大模型爆发的一年。AI正在变革出海的各行各业,从短剧、文创,到零售、汽车,再到能源、工业,从产品创新及个性化服务到产业纵深,AI已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全新增长引擎。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短剧出海同比增长26倍。

海外巨大的短剧需求,以及AI的应用,共同推动着短剧产业链从“人工驱动”向“AI驱动”深刻变革。

在短剧生产过程中,AI 已不再仅是辅助工具,而是深度融入创意、制作与投放全流程。在近日腾讯云联合霞光社发布的《AI in ALL——2025企业出海白皮书》报告中就提到,AI在短剧创作中可以辅助剧本生成、分镜设计、特效制作、后期剪辑、翻译配音、视频素材自动生成以及智能投流等各个关键环节,能够显著提升人效,正逐渐成为短剧出海的标配。

作为连续6年在IDC中国视频云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云厂商,腾讯云的AI配音及译制能力可帮助网络文学、影视、短剧等内容打破文化壁垒,实现多语种市场高效触达;此外,腾讯云的全球化云基础设施及智能媒体处理(MPS)能力,也可保障内容安全高效分发,为用户提供低时延、高分辨率的看剧体验。

从更大的视角看,在数字经济时代,AIGC技术的出现,正在打通从“创意构思”到“素材生产”再到“本地适配”的完整流程。比如,当一家出海企业需要持续高效输出符合本地化的海量内容时,AIGC的多模态生成能力能够一键生成适配不同平台和文化背景的文本、图像、视频及语音内容,极大降低创意门槛。

从内容生成,到驱动业务智能化,AI能做的还有更多。

今年9月初于德国举办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汽车供应链虽然客场作战,但光芒明显盖过德国力量。一方面,中国Tier1们在新能源大潮中集体崛起,成为全球汽车变革的主流力量;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在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等方面呈现技术领先优势,备受海外消费者瞩目。

过去,中国汽车出海靠的是成本优势,而在当今智能化时代,中国车企和供应链正在用AI、模式和生态创新,打造全新的出海范式。

在《2025企业出海白皮书》中,就呈现了腾讯云助力广汽出海东南亚的案例。2024年,腾讯和广汽集团战略合作升级,双方共同打造下一代混合云基础设施,用于广汽集团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企业数智化、出海等领域。在出海方面,腾讯云凭借“全球一朵云”的同源同构同服务优势与全链路服务能力,仅用2个月便帮助广汽完成东南亚海外业务的改造与上线部署;针对合规问题,腾讯云还提供了全面的合规咨询服务,帮助广汽设计出以区域合规至高点辐射周边国家、一套环境服务整个区域的合规架构,轻松应对越来越严苛的海外合规压力。而面对运维复杂与成本高企的双重挑战,腾讯云通过云原生技术和服务帮助广汽海外云业务持续降本增效。

这套成熟可复制的经验,也为后续车企出海欧美以及中东、南美等区域奠定了基础。

出海已成为中国优秀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而AI的赋能也将重塑中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格局。

全球商业正进入到数字智能业务时代。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5年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支出预计达2.8万亿美元, 到2026年全球2000强企业将有40%的收入来源于数字化相关的产品及服务在这一趋势下,AI、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正成为企业的增长动力。

尽管如短剧、智能汽车等中国头部数字经济出海行业,已在海外市场呈现出明显优势地位,但未来他们将借助AI再上新台阶。并且,AI还将带动更多出海行业进一步升级。

为此,《2025企业出海白皮书》已经针对AI如何赋能数字经济出海、成为增长新引擎进行了系统化研究。

比如,在AI Agent赋能业务效率跃迁方面,AI对“人效”的提升已经从内容创作、客户服务扩展到设计、翻译、财税、金融、供应链等多个环节,因此延伸出了智能客服、智能库存管理、智能定价与促销、智能投顾、个性化学习与智能辅导等领域;

在智能营销构建差异化用户体验方面,基于AI赋能的“个性化”“智能化”和“本地化”能力,将成为打造产品差异化体验的关键,如短视频平台通过AI推荐系统实现个性化内容分发;SaaS产品借助AI客服和交互功能,实现零门槛上手和跨语言服务;营销Agent能够基于用户的行为数据和兴趣偏好,通过智能推荐引擎,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等;

出海尤其对本地化要求较高,人工智能恰好可以解决跨文化语境下的本地适配问题:多模态大模型(如Gemini、GPT-4)实现语音、图像、文本之间的高度理解;AI翻译系统结合语义识别和用户意图建模,能够提高跨语种沟通的质量;此外AI还能够识别当地禁忌、喜好和语言习惯,协助企业进行图文转换、视觉风格调整,以适应地域文化。

当下全球的增量已经不仅仅在欧美等成熟市场,更延伸到中东等新兴市场。这里人口结构年轻化并处于人口红利期,经济增速较高,且正在跳过互联网发展阶段直接跨越到移动时代——尽管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较低但增长迅速。因此,新兴市场的年轻一代作为数字原住民,对新技术接受快,数字消费需求旺盛。而AI等新技术恰好满足了新兴市场对新技术的渴望,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关键力量。

然而,迎接“新航海”时代机遇的同时,与之相伴的也是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

今年以来,关税的反复变化、地缘政治的复杂调整,让出海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也在加速实施多元化战略,从传统的欧美市场到新兴市场,从海外一线城市逐步扩展至下沉市场。

在这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新兴市场基础设施的薄弱。尤其在新兴市场的部分区域,光纤覆盖不足,甚至只能靠卫星通讯,网络经常出现延迟情况,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差,容易导致用户体验波动,影响企业海外拓展效果。

此外,全球数据合规相关法规仍旧存在“统一理念与碎片实践”的悖论。这表现在各国在个人数据保护权利、明确企业责任等核心原则上虽已达成共识,但在具体规则上却存在显著差异。比如,美国的“分散式立法”考验企业适应能力,欧盟GDPR对数据隐私要求严苛,印尼则限制跨境数据流动等。

另外,海外市场场景复杂,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求高。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来打造差异化优势。

此外,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数据合规规则,如巴西要求金融数据必须本地存储,印尼限制跨境数据流动,这增加了企业在海外新兴市场开展业务的难度和成本。

因此,如何“高效出海”,已成为中国企业下一轮出海亟需回答的关键命题。

针对以上出海痛点,《2025企业出海白皮书》总结了腾讯云出海的6大优势:全球广泛覆盖的基础设施、全球企业的最佳实践经验、领先全球的产品技术、丰富全面的“云+AI”全栈产品、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服务、严格要求的安全合规等。这套组合拳可帮助出海企业解决从基础设施不足、技术产品创新、到市场服务和安全合规等全方位的难题。

在基础设施方面,腾讯云的数据中心覆盖全球5大洲55个可用区,有200T带宽、3200+个加速节点,以全球一张网的架构助力企业加速海外服务开区,让出海企业全球业务都能有一致性体验。

在产品方面,腾讯云可以提供AI原生应用及AI in ALL的全栈产品,从laaS、PaaS到SaaS全覆盖,为企业实现“云上增效”与“AI增益”。

在合规方面,腾讯云已经获得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可为出海企业提供从传输、存储到处理的全方位安全防护。其在海多个市场、不同行业积累的丰富合规经验,可以为本地化的独立法人主体提供定制服务。

从游戏行业助力《鸣潮》实现全球同步稳定上线,到传媒领域为新华社构建国际一流的全媒体云端平台;从泛互联网行业支撑HOLLA Group实现跨洲社交秒连,到消费电子行业协助美的完成欧洲业务系统统一管理,再到汽车、教育、零售、能源等众多领域的标杆案例,腾讯云的技术能力与服务价值,正深度融入中国企业出海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成为“全球头部企业的信赖之选”。

可以预见,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渗透加深,AI 对企业出海的赋能将更趋深度与广度——它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企业理解全球市场、链接全球资源、定义全球价值的核心能力,只有善用 AI 的企业,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真正实现从 “走出去” 到 “走进去、立得住” 的跨越。

时代正在奖励那些率先拥抱AI、善用智能云平台、将AI深度嵌入全业务流程、重构全球业务的企业。他们不仅是出海的先锋,更是未来全球数字商业生态的建设者、定义者。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中企出海,到了拼“智”力的时代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