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车突围,曹操出行抢占Robotaxi未来先机

6月25日,曹操出行(02643.HK)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最大的出行平台,吸引了市场目光。

曹操出行展现出优秀的成长潜力。2022-2024年,其营收从76.31亿元增长至146.57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39%。同时,毛利率也在逐步提高,盈亏平衡指日可待。

同时,凭借与吉利集团的战略协同,曹操出行构建并运营国内规模最大的定制车队,实现网约车单位经济效益的深度重构,并计划于2026年底推出专为L4级自动驾驶设计的定制Robotaxi车型,向着Robotaxi生态领导者的方向迈进。

在《一点财经》看来,曹操出行成功上市为网约车行业注入了更多活力与信心,其展现出来的持续化增长动力与独树一帜的定制车生态,或将影响网约车行业的发展格局。

民生属性下的盈利之道

与其他可选消费领域需求容易受到经济环境、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大幅波动不同,网约车在人们日常通勤、商务出行等刚性场景中的需求表现极为稳定。这种稳定的需求特性,使得头部网约车平台能够拥有持续且稳定的业务增量和现金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预计中国出行市场将由2025年的8.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9年的10.6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4%。作为服务社会的刚需行业,网约车承担了一部分城市交通公共出行的功能,其诞生和发展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民生烙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活品质。

在此情形下,曹操出行必然要追求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招股书披露,曹操出行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76.31、106.68、146.57亿元,复合增速高达39%,大幅领先于友商。2024年,曹操出行一年的订单量接近6亿,较2023年的4.48亿增长了33%;月均活跃用户达到2870万人,平均月活跃司机超过46.6万人,平均月司机留存率高达70.8%。

2023-2024年,曹操出行业务覆盖城市从51座迅速增加到了136座,到今年第一季度,再次增至146座,一季度总GTV同比增长了54.9%,订单量同比增长51.8%。

政策导向也是如此,为保障司机的合法权益,政策规定了网约车平台对司机的抽佣上限。同时,为保障用户体验,网约车平台也不会向消费者收取高额费用,赚的是积少成多的“辛苦钱”,这也是承担民生服务责任的应有之义。

基于此,网约车行业要想同时兼顾乘客、司机、平台的利益,靠“内卷”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模式创新来重塑成本结构,以效率求收益,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曹操出行通过定制车创新模式,在保障出行服务品质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逐步向盈利靠近。

定制车——效率破局的“独门绝技”

与其说是一家简单的网约车公司,曹操出行更像是一家构建全产业链护城河的“产业重塑者”。

当前行业主流的盈利模式,依然是沟通司机与乘客进行撮合交易,平台从中抽取服务费的传统模式。

与众不同的是,曹操出行拥有“独门绝技”——定制车,打造了品质出行的差异化优势,并且讲出了一个以效率破局的出行故事。

由于民生属性,网约车行业始终存在一个双向矛盾:一方面,市场价格水平整体承压,网约车平台普遍盈利困难;另一方面,司机饱受收入偏低、工作环境欠佳、平台抽成问题的困扰。

平台和司机都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矛盾如何解决?曹操出行的思路很清晰,既然收入无法大幅增加,如能显著降低成本,净收益就能大大提高。

此时,定制车大幅降低成本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了,这也是网约车行业实现盈利的关键所在。

相比传统新能源车,定制车在设计制造上就专注于空间、舒适度、耐用性等方面,精准符合网约车的服务需求,借助吉利集团的汽车产业技术和资源整合能力,打造出了成本较低,经济耐用的定制车型。

定制车模式下,乘客享受到整洁、安稳的乘坐体验,司机和曹操出行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实现了可贵的三赢。

在2023至2024年间的五次独立第三方调查中,曹操出行均获评“服务口碑最佳”。同时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中,曹操出行订单事故率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曹操出行深度参与设计、开发、销售及运营的“枫叶80V”和“曹操60”两款车型,预计TCO(车辆持有成本)分别为0.53元/公里和0.47元/公里,与传统纯电动汽车相比,TCO分别能够降低33%及40%。

数据证明,通过降低司机的持有成本增加净收益的效果,十分显著。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司机的平均小时收入,从2022年的30.9元增加到了2024年的35.7元,显著高于中国网约车协会2024年抽样调查的约27元司机平均时薪。

对于曹操出行本身来说,降本优势也十分明显,其车服成本(保险、维修)占比从2022年的7.9%下降到了2024年的3.53%。

当前,曹操出行拥有国内同类规模最大的定制车队,在国内31个城市运营了超过34000辆自有定制车。2024年,定制车完成的订单已占曹操出行GTV的25.1%。

定制车战略的稳步推进,有效改善了公司财务状况:整体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4.44%转正至2024年的8.09%;经调整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从2022年的-7.73亿元转正为了2024年的3.8亿元。

这意味着,定制车模式在运营效率上具有巨大优势,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曹操出行的盈利目标指日可待。

构建Robotaxi生态闭环,锚定未来出行时代

管理学大师加里·哈默曾提出“产业先见性”的理念。他认为,决定企业长远竞争力的,不仅在于当前业务运营管理上的改善,更在于制定面向未来的竞争战略,这需要企业具有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先见”。

所有伟大的企业,无一不是富有前瞻性洞察,并对科技创新具有长久的战略定力,在曹操出行身上,便能看到这一特质。

若仅以打车出行的眼界看,网约车行业的天花板不高,但锚定未来,Robotaxi便是一片极具想象力的星辰大海。

Robotaxi被视为共享出行的未来方向,也是决定下一阶段市场格局的决定性规划。天风证券预计,2030年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8349亿元,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4888亿元。

Robotaxi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有望改变网约车行业的盈利模式。

而要实现Robotaxi的商业化,不仅依赖自动驾驶技术,还需要整车制造和运营平台的协同,只有将完整生态三要素把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构建足够强大的行业竞争力。

曹操出行的定制车模式再次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相较国内外友商,有吉利集团鼎力支持的曹操出行,在自动驾驶技术、整车制造供应链、运营平台经验等方面,实现了全产业链闭环,成为国内唯一具备类似特斯拉“制造+智驾+运营”全链条能力的出行公司。

这背后的关键优势在于,曹操出行能够将定制车验证后的服务标准化能力、成本优化路径和资产管理体系(如换电网络、维保生态),完整地迁移至Robotaxi场景,提升Robotaxi业务的商业化速度和竞争力。

着眼未来,曹操出行的Robotaxi布局还在火速推进。2025年2月28日,曹操出行宣布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搭载吉利“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的车辆在苏州、杭州启动示范运营。其与吉利集团合作开发的L4级别Robotaxi新型定制车,预计于2026年底推出。

届时,Robotaxi业务有望成为曹操出行的第二增长引擎,凭借其构建的差异化优势,无疑将在Robotaxi竞速赛中率先突围。

结语

身处“内卷”的出行行业,曹操出行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曹操出行不仅重塑了出行行业的盈利模式,树立了一道可供借鉴的标杆,还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曹操出行有望凭借其强大的生态优势,率先实现Robotaxi的大规模商业化运营,从而在新一轮格局重塑中取得先发优势。

成功IPO是上一阶段的高分答卷,也是一个新的开始。面向Robotaxi时代,曹操出行展现的潜力,将讲述一个值得期待的故事。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曹操出行
定制车突围,曹操出行抢占Robotaxi未来先机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