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的“效率革命” 京东七鲜构建三重护城河

4月,一段刘强东与外卖小哥举杯共饮的短视频,让京东七鲜自有品牌的6.18升装七鲜皮尔森原浆啤酒瞬间登上热搜。在即将到来的京东618期间,这款京东七鲜自有品牌商品,以61.8元的亲民价格上市,再次引发围观。这一爆品,彰显刘强东个人流量效应的同时,也掀开了京东七鲜供应链体系,在即时零售赛道进击的冰山一角。

要知道,在精酿啤酒这个被传统渠道层层加价的赛道,哪怕是多数专做精酿品牌的厂商,仍困在“小众圈层自嗨”的怪圈中,而作为京东七鲜自有品牌的这款啤酒,采用全麦芽配方搭配捷克工艺,通过将麦芽浓度精准的控制在12P,既满足老饕对醇厚口感的追求,又让新手找到能轻松驾驭的微醺感,这种跨圈层的产品力,即便是放在传统精酿市场中也不多见。

同时,凭借京东七鲜“源头直采+独家定制”的供应链组合拳让这款产品,真正实现了“低价不低质”。得益于源头直采,产品成本比同类精酿低30%以上,折算下来每升不到10元,性价比吊打市场上常见的同规格精酿,让用户可以获得又好又便宜的购物体验。

从某种层面来看,这款啤酒的爆火,本质也是京东“成本、效率、体验”战略的又一次胜利。当行业还在争论“品质与价格能否兼得”时,京东七鲜已用实战证明,回归零售本质,永远始于供应链深处的静水深流。

| 质价比背后的供应链重塑 |

回溯过往,不少即时零售玩家将“低价”等同于“补贴”,试图用真金白银快速打开市场。然而,当补贴退潮,留下的往往是“价格虚高”的烂摊子和“因利而来,无利则散”的消费者。京东七鲜则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竞争力并非建立在“烧钱游戏”上,而是要深入供应链的核心,进行一场“去水分”的手术。

为此,京东七鲜巧妙的构建了“产地直采+自有品牌”双引擎,覆盖全球300余个优质产业带的直采网络,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掉了传统经销体系中3-4层中间环节。以山东黄河口大闸蟹和黑龙江五常大米为例,凭借这种“产地直达餐桌”的模式,它们在京东七鲜的售价,普遍比市场低10%-50%,此外,从6.18L七鲜皮尔森啤酒,到七鲜椰子水、玉米汁,七鲜预调鸡尾酒,到混合坚果仁等超百款自有品牌商品,成本较同类产品降低了15%-20%。

当然,京东七鲜的供应链优势并非仅仅体现在成本控制上,更在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进一步构成了其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在榴莲品类上,京东七鲜制定了“满分榴莲标准”,要求果实至少有4大房果肉,出肉率达到30%-35%,远超行业普遍的25%-30%标准。为了实现这一标准,京东七鲜深入泰国尖竹汶府等黄金产区,挑选10-20年树龄的老树果,采用“全程冷链+产地直达”模式,确保每颗榴莲在8成熟时采摘。同时,48小时售后保障更是打消了消费者对“报仇榴莲”的担忧,让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小龙虾品类,京东七鲜从源头到餐桌的严苛品控体系,其中部分口味的小龙虾今年更是做了标准升级,精选洞庭湖、洪湖、盱眙等国家一级水源地核心产区的生态养殖虾,通过“虾稻共生”“藕虾共养”模式构建天然净水系统,并通过国际ASC水产养殖认证,确保小龙虾洁净生长。为保证梭子蟹的鲜活,京东七鲜把梭子蟹从捕捞到上架的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通过低密度暂养和冷链运输,使其存活率保持在95%以上。

今年618,京东七鲜推出多款有机产品,涵盖蔬果、杂粮、食用油、肉奶制品等各个类目近200款商品,实行从供应商准入、过程监控到处罚与退出都有更严苛的管理。

京东七鲜对品质的极致把控,也换来了消费者的用脚投票,今年五一期间,京东七鲜冠军小龙虾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当行业还在为短期利润斤斤计较时,京东七鲜已经在田间地头和食品加工间完成了一场供应链的重塑。正如京东一直坚持的“挤掉供应链‘水分’,才能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

| 首创“1+N”模式引领行业,回归零售本质 |

长期以来,“产品、服务同质化”,困扰着身处即时零售赛道中的诸多企业,眼下京东七鲜首创的“1+N” 模式(1中心店+N卫星小店)破解了这一难题。

“1+N”模式的核心在于 “职责不一但货盘统一”——中心店与卫星小店各司其职,前者提供线下体验,后者专注线上履约,但共享同一商品池,确保线上线下品质一致。

以北京亦庄中心店为例,周边3公里范围内布局多个卫星小店,通过智能调拨系统,当卫星小店某款产品备货量低于安全线时,可快速从最近中心店完成补货,确保晚市高峰期订单履约率的稳定,即便是在去年单量暴增的京东11.11期间,京东七鲜仍是将三公里内平均配送时效稳定的控制在27分钟以内。截至目前,通过构建“1中心店+N卫星小店”的协同网络,京东七鲜实现了北京六环内“半小时达”全域覆盖。

而在京东七鲜上海荟聚店的实践中,则体现了“1+N”模式下,中心店和卫星小店协同灵活性的一面。由中心店承担产品展示、热食现制等体验功能,让消费者在线下门店中,可以体验到汇聚全球生蚝的蚝岛、米酒吧台、沙拉吧等特色服务,同时,在卫星小店的加持下,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卫星小店”,足不出户享受全球美食,中心店和卫星小店共享商品池的设计,既提升了配送效率,又降低了单仓库存压力。

“1+N”模式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执行效率层面,更在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预判。依托京东平台的消费者洞察以及所处区域的消费偏好,京东七鲜门店在选品策略上做出灵活调整,比如在天津增加海鲜品类,在北方强化面食供应,再比如根据年轻消费者对“健康化+差异化”的双重需求,接连推出低糖版青团、沈大成芝士芋泥青团、京东七鲜猫山王榴莲千层蛋糕等现象级爆品。

这种“供应链硬实力+数字化软实力”的深度融合,让京东七鲜在满足消费者“又好又快又便宜”需求的同时,实现成本可控的韧性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七鲜的“1+N”模式已经从验证期迈入提速规模化扩张阶段,据近期京东发布的财报显示,京东七鲜今年加速推进“1+N”模式在华北区域落地,年底前完成京津地区全覆盖,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京东七鲜用户将获得“又好又快又便宜”的购物体验。

同时,京东七鲜的实践表明,唯有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效率提升为抓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这样的背景下,“1+N”模式不仅是一场效率革命,更是一次对即时零售本质的回归。

| 从“交易关系”到多方共赢的“价值共生体” |

刘强东的“三毛五理论”在京东七鲜生态中具象化为“利益共享”的合作哲学。其价格优势并非源于对合作方的利润压榨,而是通过供应链效率提升,实现多方价值增量,进而持续巩固质价比优势。

以云南屏边县的高山无核荔枝为例,虽然拥有着果肉甜糯、汁水丰沛等优势,但受限于屏边县的地理位置,这些高品质的无核荔枝过去很难被送到城市人们的餐桌之上。京东七鲜通过基地直采打包,和全程冷链运输,让这些大山深处的好物不再被埋没。

与之类似的还有京东七鲜在鲜花品类上的拓展,通过“繁花计划”,走入山东菏泽,并落地全国首个“京东七鲜芍药直采合作加工中心”,以“产地直采+加工分拣+冷链运输+即时履约”的完整供应链体系,让全国消费者都可以轻松购买到来自“中国芍药之乡”的芍药花。

通过规模化订单,为上游供应商提供稳定采购预期的同时,京东七鲜还通过自身供应链的高效和稳定性,缩短品牌触达消费者的链路,提升品牌收益,比如,京东七鲜通过“酒厂直供”模式,与茅台、五粮液、舍得、洋河、泸州老窖、习酒等多家一线白酒品牌达成合作,不但解决了消费者对酒品真伪难以辨别的后顾之忧,还让酒厂通过规模化订单实现收入的稳中有增。

此外,针对中小商家,京东七鲜还会开放流量资源与物流基础设施,降低即时零售准入门槛,并提供全渠道场景营销支持,包括线上流量支持、线下门店展示支持等。线上,京东七鲜会依托京东生态流量优势,为入驻企业提供站内站外精准曝光,提升品牌声量;线下,结合京东七鲜线下门店资源,打造品质国货体验专区,增强消费者互动与信任。

从帮产业带商家打通销路,到为供应商提供规模化订单,再到给中小商家提供全渠道赋能,可以说,在京东七鲜与多方的合作,多方的关系已从简单的“交易关系”升级为“价值共生体”,而当这种“价值共生体”的深度绑定关系建立后,无论是基于用户洞察,与合作方开发“品质国货”,亦或是反向定制小包装规格、新年礼盒等差异化产品,都将让品牌与消费者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构建起“种草-消费-留存-复购”的完整链路,最终实现,从消费者到品牌再到平台的多方共赢。

| 结语 |

从“产地直采”的源头把控,到“1+N”的效率重构,再到“价值共生体”的生态构建,京东七鲜的三重护城河,本质是对“用户价值”的敬畏——在消费理性化的今天,摒弃短视的价格战,转向供应链效率与用户体验的长期主义,或许才是即时零售穿越周期的真正密码。

当潮水退去,留在沙滩上的不应是补贴的残骸,而应是深耕供应链的“长跑者”,这不仅是京东七鲜这一家企业的突围策略,更是整个即时零售行业向“价值本质”的集体回归。

图片源于官方,侵删。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京东七鲜
即时零售的“效率革命” 京东七鲜构建三重护城河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