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英语被曝即将破产,这对于还在课程中的学员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为了上华尔街英语的课程,近半数都背上了几万教育贷。
撰文 | 岂料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8月12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内部消息了解到,华尔街英语北区销售负责人通知各中心分校校长,华尔街英语将于下周正式宣布破产并要求各校长通知到各个分校员工,尽快办理离职手续。
虽然华尔街英语方面还没有给相关回应,但根据这几天各媒体报道可以看到,北京、广州等地区的华尔街英语线下门店已经人去楼空,旗下员工都不同程度被欠薪2个月至3个月。天眼查显示公司于8月9号更换了法人代表,由原来的柯大卫替换成西蒙尼。8月13日,华尔街英语被强制执行。种种迹象都表明华尔街英语大势已去。
华尔街英语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国教育培训企业,2000年开始,华尔街英语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1个城市开设了76家学习中心,面向成人主要开展英语教育培训。
对于华尔街英语的学员来说,公司破产来的毫无预兆,微博用户五条悟空发表微博称他上个月刚刚续费一年,学员年费1万6起步,结果这个月就被拉到群里并被告知已破产。
据了解,华尔街英语的课程费用非常昂贵,大部分学员都交了5万至10万的学费,最高甚至交了80万的课程费,他们或一次性交齐或者通过销售推荐的信用卡分期、度小满有钱花分期。
早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就规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显然华尔街英语并未遵守这一规定。
对于那些办了贷款买课的学员,华尔街英语的破产传闻则让她们感到手足无措,目前相关志愿者共统计到全国各地维权学员6554名,金额逾5.2亿元。这其中约一半学员在缴纳学费时办理了贷款。
更有曾经在华尔街英语办过教育贷的前学员告诉「消费金融频道」,很多学员在办理教育贷时并不知道自己在贷款,销售人员都是以购课大幅优惠为诱饵,以预付课、教育分期等的话术骗取学员信任,使得学员签字,等到还款日时学员才发现被骗了。
此外,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华尔街英语相关结果共有807条,已完成314件。很多没有收入的学生在平台上投诉,华尔街英语还存在通过隐瞒合同条款诱导他们进行贷款,并且合同中还写上上课超过30天不予退款的霸王条款。
据极目新闻消息,华尔街英语的销售在推荐课程时会极力推荐相关教育贷,学员霏霏2020年购买了一年的VIP课程,当时课程总价约8万元。在销售顾问的建议下,她付了4万多元,还有3万7千多元则是通过百度金融平台度小满旗下有钱花贷款。
对于合作关系,度小满告诉中新网,华尔街英语与其合作已于今年上半年终止,而对于学员们的贷款问题,度小满表示“正在关注中”。
如今,近半数的学员一边面临着没有课上的情况,一边还担心征信问题继续分期还款。
教育贷赛道风险极高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英语似乎复刻韦博英语的老路,2019年,老牌教育机构韦博英语突然关闭多家门店,授课老师以及员工也被拖欠3个多月的工资,学员前期也存在被忽悠办理贷款的情况。
韦博英语向学员推荐的分期教育贷中,也活跃着度小满的身影,许多学员通过度小满、招联金融通过分期方式购买课程。
度小满深耕教育贷多年,今年7月29日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天风-度小满教育贷6-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上交所反馈,该债券拟发行金额为50亿元,但就目前不断暴雷的教育培训公司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度小满来说,度小满未来教育贷市场风险极高。
有意思的是,韦博英语、华尔街英语、美联英语和英孚英语并称为四大英语机构,其中韦博英语已经暴雷、华尔街英语也在破产边缘,美联英语和英孚英语在黑猫投诉平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诱导贷款、恶意拖欠退费等情况。
不只华尔街英语,黑猫投诉官网热点追踪板块,阿卡索1对1在线外教平台也出现了经营异常,有519条集体投诉关于阿卡索约课出问题、处于失联状态,这其中很多学员也通过海尔消费金融、信用卡等方式贷款分期一次性付清半年以上的学费。
教育贷成套路贷,近年来成人教育培训行业较为流行“预付式+消费贷”模式,销售人员通过鼓励学员以贷款方式支付培训费用,并引导其选择与培训机构合作的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申请,但借贷关系是学员和贷款平台直接签订的,与教育机构无关。
疫情带来的恶劣环境加上双减政策带来的连带影响,使得K12赛道前景堪忧,相关教育机构纷纷向成人教育转型,竞争压力不断增强,而有资料显示,我国教育行业融资事件量却逐年下降,2020年我国教育行业融资事件达257起,2021年上半年我国教育行业融资事件仅有96起,市场在萎缩,势必会有更多的企业被踢出局。
面对这种局面,许多教培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课程质量来提高口碑,而是将重心变为“拉客”,通过贬低目标对象的学历、工作制造焦虑,并绘制报课之后的蓝图,劝说其贷款分期购课,来增加客单,教育机构能够一次性收到未来半年甚至更多的课程款,变相成为了一个资金池。而这种模式下的金融危机,却被转嫁给了学员和放贷公司。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