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
华为在线举行了“全场景智慧生活”新品发布会。
一并推出了智慧屏SE系列、原色显示器MateView、路由H6、MateBook16、智能体脂秤3Pro、曲面显示器MateView GT、儿童手表4X、360智能扫地机2Pro、FreeBuds4无线耳机……
明明是全场景。
但却没有手机。
华为P50也一直迟迟没有发布。
各种传言纷至沓来:
P50将会是和徕卡合作的最后一款手机。
华为手机甚至会因为“芯片荒”像诺基亚一样,成为活在消费者心中的“白月光”。
而现实情况或许比我们想想中的更加艰难。
相比于顶峰时超过40%的国内市场份额,现在的华为手机市场份额仅剩4%,多年来首次跌出前5。
也无怪乎余承东会感慨:
“跌倒华为,吃饱苹果。”
更大的问题是:
华为之前屯的2亿芯片不管怎么用,都有用完的那一天。
①
华为“下沉”
以一敌国,负重前行?
早在奥巴马执政期间。
美国就禁止华为承接联邦政府的电信工程,为了不落贸易保护主义的口实,漂亮国允许华为承包联邦政府的电信工程,但前提是通过联邦调查局的安全审查。
而事实上。
这么多年以来。
审查就从没停止过。
其罪名就是莫须有的“安全隐患”。
此后。
华为主动寻求与美国企业合作来承揽工程,美国企业倒是很乐意,但美国政府又不乐意了。
就算华为想要并购美国企业,也被否决了。
华为只能避开漂亮国开辟战场。
特朗普执政期间。
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抵制一度从本土抵制升级为“全球抵制”。
华为芯片断供也就罢了。
进入2020年之后。
华为5G业务在欧洲发展变得举步维艰。
在漂亮国的挑动下。
首先英国不顾该国专家学者反对,率先宣布排除华为5G设备,紧随其后的是澳大利亚和法国,也响应老美的号召,宣布排除华为5G。
至于巴西、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等国则是因为漂亮国压力反复无常。
为了表明“衷心”。
英国不惜斥资7亿美元,宁愿拖延5G部署速度,也要拆除替换华为设备。
但就算美国政府严令禁止。
从2006年到2021年4月。
华为还是和全球范围内41个国家,共达成70笔大的在电子网络通讯方面的订单,其中大多数国家是亚非拉国家。
拜登上台之后。
很快便提出规模高达2万亿的基建计划,其中1740亿美元投向了美国电动汽车市场。
5月18日。
美国总统拜登在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福特工厂内发表演讲时表示,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的未来”,而中国在这场竞赛中“领先”,拜登呼吁美国快点行动。
而他之前更是放出豪言:
“不允许中国超过美国。”
除此之外。
漂亮国还曾直接对华为“定手动脚”:
2018年12月1日,逮捕孟晚舟。
2019年5月16日,将华为列为实体清单。
2019年5月16日之后,华为新发布手机都将会无法直接获得Google官方的Android系统更新。
2019年5月28号以后,SD、JEDEC、Wi-Fi、蓝牙等四家国际技术组织纷纷宣布开除华为的会员资格。
2020年8月17日,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安全局直接针对华为及关联公司再次定向修改了“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华为68家非美关联公司也被列入实体清单。
2020年9月15日。
华为芯片正式断供。
从奥巴马、特朗普到拜登。
从电信工程、到5G建设乃至现在的新能源战争。
3任总统。
13年“算计”。
漂亮国自己发展停滞也就罢了,还不允许中国反超;自己本土限制也就罢了,还要拖着全世界“下沉”。
漂亮国对中国如此。
对华为只会更甚。
只是美帝大概没想到:
华为“带着镣铐跳舞”依旧可以活得很好。
因为现实告诉我们,告诉华为:
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②
鸿蒙“登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1984年苹果一锤砸蒙蓝巨人带来个人计算机革命,彼时成立的联想还是创新性的代名词。
从汉卡到一键上网,96年后联想电脑销量多年蝉联中国国内市场首位,并于2005、2014、2018分别完成对IBM个人电脑、摩托罗拉和卢森堡国际银行的收购。
但在国际市场翻云覆雨的联想却因为所谓的“风险”在“缺芯之路”越走越远。
而这一路。
中国互联网企业面对的无非是欧美互联网软硬兼施的“糖衣炮弹”。
当我们用海外芯片在沙滩之上建立互联网的“梦幻国度”中沾沾自喜,当我们用海外系统在人家或授权、或抽成的“生态殖民”中洋洋自得。
殊不知洋装常穿在身的我们已然失去了“联想”。
直到2018年4月,美国封杀中兴,不少人才如梦方醒。
好在87年的华为,用行动扛起了联想“扛不起”的责任。
2019年5月21日。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回应,华为正在研发下一代操作系统,最快将于今年秋天、最晚将于明年春天面市。
2019年8月9日。
鸿蒙。
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如约而至。
没错。
当时的鸿蒙OS还有些早熟。
2020年。
鸿蒙上“车”还没这么轰动。
现如今。
鸿蒙正式“登机”惊艳四方。
鸿蒙系统作为内核、手机通过NFC技术“投屏”显示器。
不仅“破解”了芯片限制。
还一不小心就带来了一场电脑革命。
未来的电脑必然和手机是“一体”的。
而我们也不是随时随地都需要电脑这样昂贵、笨重又娇气的“大设备”,只要把手机“延展”开来就足够了。
MateView的逻辑就是这样。
显示器搭配NFC,就相当于“点石成金”把显示器变成了一个分布式系统,手机加个键盘和鼠标瞬间变身电脑了。
而它的想象力似乎也不只是电脑、汽车中控,很多设备都可以这样操作。
在这里。
手机就相当于一个随身携带的“私人管家”。
也是万物互联时代的通行证。
遗憾的是:
鸿蒙用1年走完别人5至7年的路。
有些人更关心的却是:
鸿蒙是不是安卓换壳?
虽然鸿蒙确实和安卓同源,但考虑到当下的手机不是安卓就是苹果,安卓开源、苹果自成一体,鸿蒙兼容安卓是最好的选择。
鸿蒙独有的卡片式交互逻辑,可自由调节大小应用界面、完善系统二级菜单,更快的加载速度、更强的设备兼容性,是面向全场景,包括智能穿戴、家用电器、汽车、电视等的分布式“万物互联”系统。
而且。
鸿蒙如果真的是安卓换壳?
最急的难道不是谷歌?
而这一次。
鸿蒙更是表示自己完全开源开放,欢迎三方的手机厂商使用鸿蒙系统,一起开源共建。
据说:
年底之前将会有3亿台设备升级至鸿蒙系统。
其中光华为一家就预计升级超过2亿台1+8设备。
③
从华为到鸿蒙
为什么被指责的总是“我”?
我不否认:
因为“狼性文化”“35裁员”“P月门”“姚安娜”……直到现在我都很抵触华为。
最近出现的“骗炮门”更是重新定义了“狼性”文化。
不错。
对于其他深耕本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华为就像一个“野蛮人”。
华为在5G方面傲视群雄就不说了。
华为造手机断了小米高端化的念想。
华为“造车”又让百度憋出了“内伤”,特斯拉更是“相形见绌”,小米想必更加“难受”。
华为的“贵”也确实有些过分。
但你看现在的市场。
虽然电商却是打下了一部分价格,拼多多和直播一度逼近“最低价格”。
但最近火起来的网红品牌。
从瑞幸到喜茶、从元气森林到钟薛高,哪一个不贵?
OV从来就没便宜过。
更别提死贵死贵的三星和苹果。
苹果显示器动辄上万也就罢了,一个支架也敢买999美元?
还有人说华为“抄袭”。
知乎上有个414万浏览的话题“为什么很多存在的技术和设计一旦被Apple来做就会做到前所未有的体验和热度?”
感情到了苹果这里抄袭就不是抄袭了?
好吧。
我们就当施乐不存在。
特斯拉也是。
工厂搬到了中国价格才压了下来,可这玩意儿根本就不把国内车主的安全放在眼里。
这不知道这些被特斯拉频繁甩锅的车主是怎么想的?
当然。
还有人盯着华为千亿营销不放。
但是苹果历年成百上千亿的营销成本就是摆设么?
毕竟。
不管苹果手机的成本是一千、还是两千,它占智能手机总收入的32%,智能手机行业总利润的66%这是事实。
这些或多或少也还能理解。
但有多少人讨厌华为甚至连理由都懒得编?
我估计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来自3亿美元俱乐部。
就是来自美国3万美元"第五纵队"。
而华为之所以这么贵的原因?
一是因为华为舍得在人力资源上投入。
二是自然就是因为华为历年居高不下的研发投入。
看看李嘉诚、陈天桥、郭台铭、潘石屹这些没有核心科技的“买办”都干了什么?
再看看任正非和华为的坚持。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华为正在分摊中国制造压力的同时,也扛起了中国制造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为我们争取了世界性的“话语权”。
华为不怕少了一个粉丝。
但中国需要更多的华为。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就连太阳都有黑子,华为自然也有缺陷。
只是我们依旧需要思考:
为什么特斯拉出了那么多事还有这么多人为它说话?
为什么华为产品一上架就有人急着把它订上十字架?
这很可能跟自媒体“标新立异”抢流量,平台算法“推波助澜”不嫌事大,还有一些“带路党”刻意混淆视听……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