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英特尔“遵纪守法”,错在何处?

出品©一笔封禅

作者@何鲸洛


12月21日。

有媒体发现:

英特尔官网用多种语言给供应商写公开信,“确保供应链不使用任何来自新疆地区的劳工、采购产品或者服务”。


虽然英特尔的产品供应链与新疆产品或服务,关系本就不多。

但如此旗帜鲜明、罔顾事实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

俨然。

就是3月底“H&M新疆棉”事件的翻版。


英特尔真的“道歉”了吗?

12月23日。

英特尔发出了一篇“深表歉意”但“毫无诚意”的声明。


从英特尔的文字游戏中不难发现:

第一:相比于新疆“强迫劳动”在中国的敏感性,英特尔注重美国的法律;

第二:信中关于新疆的段落合法合规,英特尔已经默认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等问题;

第三:鉴于新疆问题在中国这么敏感,我们可以表达歉意,但也仅此而已,因为英特尔在中国有着超过36年的根基和10000多名员工。

如此一来。

大家是不是更清楚了英特尔的“良苦用心”。

说白了就是:

美国的法律要遵守,中国市场不要不识好歹。

这不。

懂的人都懂。


3月份。

H&M事件也是这样。

H&M集团莫名其妙发了一份所谓“关于尽职调查的声明”:

因为关注到来自民间组织和媒体关于新疆“强迫劳动”和“歧视少数民族”的报道,宣布禁止使用当地产品,并断绝与其服装制造工厂的合作。


哪怕2020年7月开始.

中国官方就已经在多个场合表示过:

根本就不存在“歧视少数民族”,所谓“强迫劳动”也只是个借口;有关措施是一种政治化操弄,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其目的是限制打压中国有关方面和企业发展。

此后。

新疆农民也站出来现身说法:

“两个月就能挣一万多元,大家都抢着来,这叫强迫劳动吗?”

但是很显然:

相比于中国政府和当地农民的现身说法,H&M更愿意相信一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

哪怕美国威斯康星州直到现在,不断没有缩减,甚至延长了14~16岁童工的工作时间。


但它们看不见。

因为它们需要在台湾问题、香港问题之后,炮制新疆问题来遏制我们的发展,就算不能遏制,最起码也要恶心一下。

看看英特尔这份傲慢的“尊重”,和H&M几乎就是一套“话术”。


只是很可惜。

面对英特尔的“傲慢和偏见”,我们能够做似乎不多。

到现在。

只有王俊凯做出了一份不算反击的反击。


英特尔“有恃无恐”?

英特尔为何傲慢?

12月22日。

中国反垄断局刚刚放行SK海力士斥资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闪存芯片业务。

在这前后英特尔就搞出了这档子事情。

因为它知道美国没有底线。

因为它知道中国遵守规则,而且没有选择。

看看美国对华为和一些高科技企业做了什么?

恨不得赶尽杀绝。

但是苹果却依旧在国内夜夜笙歌。


若苹果也出了问题。

中国市场还有其他选择。

但是英特尔?

1985年。

英特尔进入中国市场,它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中国的那批美国企业之一,并在这几十年里持续从中国市场获得巨大收益。

英特尔去年26% 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包括香港)市场,更近 10% 的资产、厂房和设备都在中国。

2015年以来。

中国市场更是连续6年成为英特尔最大营收来源地。

2021年。

7月14日。

美国参议院通过所谓“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

7月27日。

在美国国会一场听证会上,美议员再度炒作起涉疆议题,不过在受邀参会的5家美企Airbnb、可口可乐、英特尔、宝洁以及Visa五家中,只有英特尔高管选择“相信”美国政府的说法。

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史蒂文·罗杰斯表示:

我看过国务院的报告,我研究过它,所以我相信这份报告的结论。


看来在这个时候。

英特尔已经加入了“反华阵营”。

11月14日。

美媒曾报道:

白宫因为不安全,拒绝了英特尔扩大在华芯片生产的计划,只是华盛顿却拿不出支持自家芯片发展的措施。

在这里。

白宫应该是逼英特尔“表态”了。

从特朗普到拜登。

从H&M到英特尔。

这场大国之争早已蔓延到了方方面面,只不过这一次,我们是真正被白宫“锁喉”。

看看美国人对付华为时的刀刀见血。

再看看“知漏不报”的阿里云。

我们的科技企业到底有多高?

面对美国人一波又一波的饱和式攻击。


国内的高科技企业真的有必要放弃幻想,脚踏实地了。

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韬光养晦,才有了现在这个比肩美国的消费市场,以及百花齐放的制造业。

但是现在。

或许。

大家更应该团结起来。

至少要在高科技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不要联想?

有意思的是:

英特尔事件居然又涉及到了联想。

且不说。

当年中科院拨给联想8万的研发用地,被联想成高档写字楼后,里面就住着英特尔,

这一次英特尔的傲慢还真和联想关系匪浅。

1983年。

倪光南受到柳传志邀请,将联想式汉卡技术带入公司,创造了上亿利润,并带动了包括微机产品在内的整体营销。

最终“联想”也成了公司的新名字

1994年。

倪光南与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资建立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意向,中科院和电子工业部甚至承诺由联想牵头,组织有实力的计算机企业一起参与,制定一个国家投资计划。

那个时候我们和国外先进芯片的科技差距还没那么大。

当时的联想还真就做出过集成电路。

但是柳传志却以投入风险巨大为由否决了这一计划。

1995年。

倪光南就被开除。


2004年。

联想还是AMD在亚洲的首个大客户。

2007年。

《福布斯》杂志在其网站上发表文章称,全球第三大电脑公司联想集团与英特尔签署每年价值1亿美元的奖励协议,将大幅提高了可能迅速消失的公司利润率。

2012年。

联想与英特尔签署《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双方将在PC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立足3-5年长远技术研究,开展协同创新深度合作,基于英特尔架构探索PC及移动互联未来发展核心问题。

2019年,

联想与英特尔宣布开展为期多年的全球合作。


我们不去假设若倪光南还在联想,面对英特尔的无理取闹,联想有没有可能拿出plan B?

只是如今的联想。

我们却连想想都做不到。

其实。

此前10月。

AMD也因白宫态度强硬做出过表态。


但是声明并未针对此次立法,也不想因特尔一样指名道姓。

不过我们大可不必对它抱有幻想。

因为海的那边都是敌人。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虽然这次的事态没有急剧恶化。

但是可以想象:

如果美国高科技非要和我们硬脱钩,甚至反过来作为后门核武器,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毕竟。

微软就为美军提供过军火。

苹果的隐私数据也没那么隐私。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英特尔
我英特尔“遵纪守法”,错在何处?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