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部“过气”千元机,遇上大模型

4月底,vivo旗下IQOO品牌发布了iQOO Z9系列新品。稍早一些时间,Z9前代产品,去年发布的Z8系列,迎来OriginOS 4.0系统更新,由vivo蓝心大模型支持的智能体蓝心小V,成功“上机”。

Z系列的定位倾向于千元机,在发布近一年后仍能赶上热乎的AI应用,靠的是vivo对技术落地和消费者服务的意识。就大模型进终端这件事来说,vivo在旗舰手机、中端和性价比机型,以及平板电脑上,做到了一视同仁。

所以,作为近年最重要的发明创造,AI在改变人类世界的同时,还有vivo这样的厂商在思考如何用AI普惠大众,其实是一种幸运。

AI普惠时代的来临

蓝心小V根植于系统底层,把智能设备作为入口,做到开机即用。对当前这个时代来说,vivo把大模型技术直接送到用户手上,和在一个圈层里玩技术的群体形成了显著区别。这是一种“平权”。

我们知道,AI要真正进入日常生活,需要一个载体或者入口,“端”——PC,手机,平板,都是端的载体。vivo在自身业务范围内,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上半年新发布的vivo Pad3 Pro,同样能使用蓝心小V。在这种大屏设备上,因为应用更方便,AI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景也更大。但vivo同时也保持着对旧有存量产品的支持,尽可能把AI能力融入到现有的产品体系中。

当然,这其实牵涉另一个问题:光有端还不够,厂商还需要解决AI与端的融合问题。

比如说,蓝心小V基本做到了一个聊天框,链接统一的多类型服务,比如手机助手、搜索、绘画、文档。只需要用户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交互,设备就能快速调动智能化能力。而且,除了大模型的加持之外,在拍照摄像、日常调度等方面,还有其他AI算法在发挥作用。

可以想见,未来技术更成熟时,一台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本身也会变成一个AI智能体。而对用户来说,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它的使用门槛非常低,多数人都可以轻松用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

vivo甚至提供了“蓝心千询”APP,作为第三方设备使用蓝心大模型能力的载体。它虽然无法像在vivo手机上一样调动全局能力,但依然保持了一流的手机大模型体验,而且有手机就能用。

为此,把大模型做到普通用户能在手机上便利、流畅地调用,vivo的调优工作具有行业启发性。根据vivo公开的信息,蓝心大模型的“上机”,其实是典型的端云协同+参数蒸馏的结果:以高达1750亿参数的云上大模型为上限,在蒸馏训练后得到70亿参数的端云两用模型,达到典型应用水平。而在手机上,再额外设置10亿参数的端侧模型,作为本地应用的支持,这是vivo的策略。

这种做法与vivo的AI布局共同作用,达成了几个至关重要的AI平权成就:

第一,完善了端侧AI的实际体验,能够和移动端的系统服务共同为用户提供日常化AI工具;第二,提升了应用的精准度和个性化体验,和大部分需要自建智能体的大模型应用相比,在手机端怎么为普通用户服务,还是手机厂商更懂套路。第三,它给埋头狂飙的AI大模型技术提供了应用思路,虽然千亿级参数大模型确实能力强大,但这个世界依然有很多人和场景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小模型”。比如被称为“欧洲OpenAI”的Mistral AI,就一直是发掘有限参数模型潜力的公司。

把未来交给用户

有意思的点也在于这里,vivo和Mistral AI在“理想”上是有所趋同的。只不过因为各自的业务站位,它们的实际道路不同。

Mistral AI认为AI应该拒绝垄断。拥有DeepMind背景的创始人Arthur,不喜欢大型科技巨头对不透明技术的争夺;而另外两个创始人Timothée和Guillaume则觉得,对算力无休止的贪婪令人厌倦。他们都希望找到一种,更合理的大模型发展方式,向社会服务,其产品也大多坚持开源理念。

vivo的普惠思维与之不谋而合,7B参数的模型在发布时便开源,而基于巨大的端侧保有量——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vivo在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均取得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销量份额第一的成绩——无论是低、中、高端手机还是平板这样的设备,都将成为vivo向用户传递AI价值的渠道。从这一点上来说,vivo在向自己提出的“真正好的自研大模型”的目标靠拢:大而全、算法强、真安全、自进化、广开源。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最伟大的商业模式,是面向整个人类社会销售产品。而对vivo来说,向全社会提供开源大模型,向全体用户提供手机可用的智能体,其实都体现出这样的思维。

更准确地说,其实vivo在整个产品体系和科研框架中,都体现了这种面向用户需求进行正向深度研发的思维。

就在5月5日,vivo品牌副总裁兼品牌与产品战略总经理贾净东,在微博上预热了最新产品vivo X100 Ultra和X100s。前者已经被用户圈关注了长达一年之久,因为其内部研发定位为“灭霸”。不提其他长处,仅仅影像方面,其研发计划就包含了“六大长焦影像极限”:高速运动、暗光人像、极地星空、极限微距、长焦悬日、长焦舞台。

这是极致的影像科技,但驱动它落地的除了技术,还有对用户真实需求的考虑:关于一台手机上的相机能做什么事,vivo一心将其能力做到极限,再把它交给用户,这就实现了用极致的产品定点穿透用户心智。

同理的还有即将发布的vivo X100s。它的特色在于直屏,旗舰机做直屏是件很小众的事,vivo之所以愿意开这样一个先例,源于它发现新增的X系列用户中,有不少是过去的苹果用户。这部分人群,值得让vivo在再做一次用户向的创新。

有些厂商会把创新当成一种“绩效”,用后则弃,但对vivo来说则不然。所有的成果和思维,都将在未来持续赋能vivo整体的发展。包括vivo的“蓝科技”版图在内,技术就在这样的循环中,走向普惠大众的未来。

智能设备穿越风暴

vivo身上的活力和气象,对智能手机行业颇具意义。后者一直是被唱衰的主流行业之一——按照IDC的统计,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只有2.71亿,创下10年以来的新低。这种唱衰虽不至于达到手机行业前景黯淡的地步,渗透率饱和、竞争同质化、缺乏提升空间的痛点,却非常真切。

但在vivo和蓝心大模型的融合中,在vivo对产品的定义能力中,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手机作为一种几乎人人拥有的智能终端,其价值还远未发掘到极限,其他的端侧设备也是同理。

拿前面提到的vivo Pad3 Pro来说,在安卓平板设备中,它对AI利用走在前列。vivo不仅在原子笔记里提供蓝心大模型的原生支持,还可利用大屏优势,更高效地利用WPS等其他应用。安卓平板一直被诟病的生产力问题,正在获得越来越丰富的解决方案。

类似的,如果一部已经略显“过时”的千元机,都能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拥有新的体验,那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必将得到提升。此时,也无需再担心“钉子户”问题会在长期视角下影响品牌的发展——整个行业生态中,始终会有一部分用户不喜欢频繁更换设备,但更重要的是抓住占绝大部分的摇摆用户。vivo的方法论,既能创造推动行业更新的动力,也维护了存量用户的权益。长此以往,对品牌发展才是真正的利好。

最后,从硬件定义数码产品的时代走来,行业的变化翻天覆地。能穿越周期依然勇立潮头的,无非把握了两方面哲学:一是前行即答案,坚持跟随用户和科技的变化;二是前瞻性布局,既是为当下这个社会服务的人,也是对未来的一切可能性进行探索的人。

早在2017年,vivo就开始维持一支千人规模的专业人工智能团队。自2018年成立人工智能图谱研究院以来,vivo已经积累了13000T的多种模态数据以及2800T高质量中文文本数据,发布了70多篇人工智能相关论文。在影像领域,从“微云台”到“拍太阳”,用户记住了这些变化。

所以,消费者无需太多额外成本,就能持续感受到vivo提供的最前沿的体验。在一次小小的系统更新中,我们得以透视,vivo为何在这条拥挤的赛道上,保持奋斗、保持年轻。

来源:松果财经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财经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