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港交所上市,喜马拉雅曲线救场?

据媒体消息,13日晚间,喜马拉雅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营收为25.1亿元,同比增长55.5%,月活跃用户达到2.62亿,其中包括IoT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月活用户1.51亿。

就在前不久,喜马拉雅还在准备冲刺纽交所,与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年多的荔枝FM分庭抗礼。


今年5月1日,喜马拉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上市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XIMA”,计划融资规模至多10亿美元。

如今,在大市场环境下,中概股纷纷“折腰”、政策趋紧,回港交所或许是一条新路子。不过,对于付费音频模式,现阶段玩家仍处于长期亏损中。

此前,喜马拉雅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营收分别为14.76亿元、26.77亿元、40.5亿元。

2021年一季度营收为11.55亿元,同比增长65%;净亏损分别为7.737亿元、7.733亿元、6.051亿元,而2021年一季度,净亏损达2.672亿元。

可见,音频付费的主策略下,仍止不住内容上的持续“输血”,不过,随着内容生态逐渐完善,加上内容的可复用性,凭借规模效应,未来的边际成本也将降低。


从用户量来看,今年一季度,喜马拉雅平均月活用户为2.503亿,平均月活跃移动付费用户为1390万,付费率高达13.3%,平均月活跃移动付费会员为1330万,付费率为12.8%。

虽说在盈利模式上,音频付费仍难以平衡收益与成本,但是,在C端流量方面,还是给了投资者以及投资机构信心,评估未来想象空间。

在内容生态方面,行业龙头的喜马拉雅也具备不容忽视的优势。从2015年开始,喜马拉雅就相继与阅文集团、中信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等诸多一线出版商合作,合作内容包括有声改编、IP孵化、版权保护等等。

腾讯、阅文、百度、小米、好未来、索尼音乐作为喜马拉雅的战略投资者,背后的内容生态也不会过于单一,并且,背靠内容巨头,可以免去知识版权领域的担忧。

随着版权意识的加深,未来各方对于版权的要求更加严格,喜马拉雅拉入文创版权巨头提前布局,一方面,能够防止扩张过程中的版权纠纷,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收购版权内容的费用,未来版权费用将越来越高。

不过,时过境迁,延迟上市的喜马拉雅,似乎已不再立于音频之巅,如今的喜马拉雅,身侧已巨头环伺。

在2021年最新财报中,腾讯音乐娱乐(TME)在2021的长音频MAU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5.5%升至20.0%;快手从播客切入音频,于去年推出皮艇APP;

字节跳动则基于旗下免费小说阅读APP“番茄小说”,推出有声书APP“番茄畅听”;网易云音乐由云村切入有声书,大力扶持音频主播。


此外,喜马拉雅对标的“音频第一股”荔枝FM,在二级市场表现并不出色,自上市以来,股价一路下行,从发行价11.63美元跌到如今4美元附近。

在“叫好不叫座”的音频付费赛道,喜马拉雅即便成功上市港交所,未来在二级市场的路也未必顺途。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喜马拉雅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