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节,对零食爱好者来说,是囤零食的好时机。但不少消费者发现,常年都在搞满减活动的三只松鼠,经过对比试实验发现,满减优惠券竟变成涨价券。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双十一准备去囤积一点坚果,结果发现,三只松鼠的优惠券用完之后,竟然比在聚划算直接买还要贵。”
这位消费者表示,在聚划算上卖的,要不标价差不多,但是在数量上相当于之前买的那些零食的三倍;要不数量差不多但是价格比参加满减之前的还低。
“定高价,后满减”是双11满减的圈套,即使是有心的消费者去对比同样价格产品,也会感到确实有便宜,但其实消费者更容易忽视的是,满减商品通常是小克数包装。
除了三只松鼠,同行业内的其他零食品牌也有消费者反馈遇到了同样的套路。
在知乎#如何看待三只松鼠300减210?#的话题下,消费者反馈,“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套路都是一样的。”
还有消费者反馈,上述品牌在天猫超市刚开业时就这么干了,“算上满减之类的和外面菜市场散装的差不多。尝到了甜头之后,现在套路越来越多。”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三只松鼠满减”,有15条结果反馈商家套路,比如“天猫超市以满300减200为噱头博眼球,其实与正常购买价格相差无几”、“三只松鼠趁‘618’活动抬高部分商品价格”、“三只松鼠提高标价,诱导消费”。
作为淘品牌时代崛起的坚果零食企业,三只松鼠正面临着业绩亏损、转型失利等困难,
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并不乐观。
2021年Q1财报数据显示,三只松鼠营收为36.7亿元,净利润为3.15亿元,扣非后的净利润为2.78亿元。Q2营收为15.9亿元,净利润为0.3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0.14亿元。
无论是和第一季度比,还是和去年的第二季度比,三只松鼠21Q2的业绩都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事实上,这也不是三只松鼠第一个净利润为负的季度业绩了。2020年Q2,三只松鼠净利润为-0.019亿元,扣非后的净利润为-0.32亿元。
2021年Q2,三只松鼠净利润再次为负。
回顾三只松鼠2019年下半年上市之后的业绩表现,三只松鼠陷入了营收增长困境,并且一直处于不怎么赚钱,净利润低迷状态。
从三只松鼠的经营模式来看,由于其网红坚果零食的定位,三只松鼠长期重营销轻供应链,营销成本过高拖累企业利润率的同时,忽略了真正应该注意的客源和供应链能力。
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在将包装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后,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依旧高达11.07亿元,同比增长超亿元。其中,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高达7.21亿元,同比增加3.23亿元。
双11本是购物狂欢节,消费者冲着有实在的优惠下单,但商家把满减玩成了营销的套路,这背后,其实是品牌的财务困境和经营难题。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