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医美品类虚假种草,小红书打击 “种草埋雷”到何时?

 

2月17日消息,小红书已于近期启动新一轮虚假种草治理。据介绍,本轮治理将医美品类作为重点整治对象,首批已处置违规笔记27.9万篇,处罚违规账号16.8万个。

 

2月17日起,小红书将分批次取消包括医美机构、医美平台和医美服务商等在内的共计216家私立机构认证。同时还将引入三甲医院和三甲医院医美科医生入驻。

 

这并不是小红书第一次就医美领域成为重点整治对象。在2019年7月,就有媒体曝光彼时小红书上的医美乱象——黑医美产业的“集散地”。

 

在当时,就有微商进驻小红书发帖公然展示售卖国家违禁药品,声称“绿毒”、“粉毒”等品种齐全,“人胎素”也有现货;以“种草”之名推荐,实质引流线下无资质医疗机构和游医进行注射;甚至5日速成学会微整形的培训班,也在小红书发布笔记“安利”,“大卖广告”。

 

自带营销推广属性,小红书难逃“种草”的反向伤害。

 

小红书作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记录生活点滴,也可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购物决策,但同时,小红书“种草”的特性难以避免滋养“营销软文”疯长的温床。

 

在“种草”中“埋雷”,枚不胜数的看似科普或“种草”笔记中,隐藏着众多指向售卖意图的“广告”,除了消费者需要辨别和警惕之外,这也成为小红书平台备受诟病之处。

 

如今,在小红书“种草”从一个褒义词,正在成为一个贬义词。就在不久前,微博博主曝出小红书的“景点虚假滤镜”网图笔记,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引发高度讨论。

 

其实,今年以来,随着小红书APP的不断走红,小红书的出镜率不断增高。据公开数据,截至2021年3月底,小红书月活跃用户超过1亿,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超过4300万,笔记发布量超过3亿篇,算得上互联网内容社区头部玩家。

 

作为互联网内容社区的头部玩家,小红书仍不得不面对一个长期性难题——平台治理和商业化。即使拥有活跃的内容笔记,内容变现仍是难题。

 

在走向广告还是电商的路径上,小红书的变现收入逐渐以广告服务为主。据头豹研究院数据,小红书的电商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为20%,广告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为80%。

 

因平台的种草属性,小红书成为各大品牌和用户的重要广告投放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小红书的广告业务。

 

但从2019年至今,小红书上层出不穷的代写“种草”笔记、数据造假、带货圈黑幕,一次次将其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广告长得越来越像种草笔记,平台的监管难度一步步加大,用户刷小红书的同时还得“反种草”,未来,用户还有多少耐心留给小红书?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小红书
治理医美品类虚假种草,小红书打击 “种草埋雷”到何时?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