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披露了2022财年财报。
财报显示:阿里国内年度活跃消费者首次突破10亿,相对应的国内全年GMV达到了7.976万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阿里2022财年总营收达到8530.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1363.88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19.59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阿里巴巴进一步明确了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作为面向未来坚定不移的方向和指引。
同一天,阿里发布公告: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将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目前维持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第二上市,将会按照香港联交所规则申请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集团于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及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可以互相转换。
双重主要上市公司会同时拥有在两个上市地的同等上市地位,如在其中一个上市地退市,并不影响在另一个上市地的上市地位。二次上市则以第一个上市地点的监管机构拥有首要的监管权,双重主要上市需要上市公司完全遵守两地交易所的规定,监管权基本均等。
阿里巴巴和香港渊源已久。
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就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巴巴筹划整体上市时,首先考虑的目的地也是香港联交所,并开展了相关路演。但由于当时相关规定限制,阿里未能如愿。
2014年,赴美上市前夕,阿里巴巴仍公开表示: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
2018年,香港联交所启动上市制度改革,这也为包括阿里在内的大量国内互联网公司在港上市创造了更有利条件。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纽约依然作为阿里的主要上市地。
自2019年在港上市以来,阿里巴巴大部分流通股已转至香港注册。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阿里巴巴集团股份于香港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7亿美元,于美国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32亿美元。此次阿里新增香港作为主要上市地,也算意料之中。
近段时期以来,双重主要上市正在成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贝壳、小鹏、理想等9家中概股公司实现在美国和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阿里以及中概股,双重主要上市是顺应当前格局和市场预期、确保投资者利益的最优商业选择,而阿里和中概股们选择港交所也是大势所趋。对港交所而言,中概股美股和港股的定价相互独立,有望提升香港证券市场的定价能力。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申请增加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希望让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国和亚太其他地区的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参与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香港和纽约同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开放、多元、高度国际化是两者共同的特质。香港也是阿里巴巴全球化战略的起点,我们对中国的经济和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