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年盈利,华东牙科品牌“牙博士”港股IPO,口腔淘金热到来了吗?


9月27日,华东地区民营连锁牙科品牌——牙博士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牙博士品牌创立于2012年,是最早布局中国华东地区的民营连锁牙科品牌之一。经过十年的发展,该品牌在华东地区崛起。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就2020年总收入而言,公司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中高端民营连锁口腔服务提供商和第二大民营口腔服务提供商,在华东地区三大中高端民营口腔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位。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在华东地区拥有多达31家口腔服务机构,累计服务人次约430万、累计服务患者量近100万名、正畸量近4.7万人,完成近6.8万例种植牙手术。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收益主要来自向全年龄段客户提供完整的口腔服务解决方案,主要涵盖三个牙科领域(1)种植服务;(2)正畸服务(3)综合口腔服务。

在财务数据上,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32亿元、8.71亿元、8.35亿元、3.1亿元及5.07亿元,2018年至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0%。

在2018年至2021年h1的报告期内,牙博士的产生的毛利率分别为52.7%、53.8%、55.5%、54.7%。

2018年,公司的净亏损为900.4万元,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纯利分别为1611万元、2768.4万元、1996.2万元及5891.4万元。

招股书显示,在种植服务、正畸服务、综合口腔服务三大业务中,种植服务和综合口腔服务带来的营收占比超七成。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期间内,种植口腔服务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最高,从2018年的40.2%上升至2021年h1的45.3%。正畸服务产生的收入占比最低,,从从2018年的25.7%一路下降至2021年h1的20.6%。

此外,招股书提到,伴随着集团总部医院的设立,牙博士将陆续开展颌面外科、正颌正畸等高难度、高附加值的口腔业务,健全学科建设、拓宽诊疗适应症,扩增业务范围,全面满足客户诊疗的需求。

从整体行业来看,中国的医疗保健服务市场在近年来稳步发展。中国的医疗保健支出由2015年的人民币4.1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币7.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0%。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的医疗保健总支出到2030年将达人民币17.8万亿元以上。同时,中国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已由2015年约人民币2913元迅速增长至2020年约人民币5024元,复合增长率为11.5%。

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口腔服务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口腔服务市场的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以种植为例,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在中国,2020年每一万个成年人中,约有21人会在牙体种植方面接受治疗,而美国为大约85人,韩国为约630人。

目前,我国口腔服务市场大部分集中在中国最具活力的华东地区,2020年,华东地区占口腔服务市场近39%的份额。根据招股书,预计未来十年将维持相同比例水平。

从华东地区口腔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来看,2015年,该地区的市场规模约人民币346亿元,2020年增加至约人民币6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7%,并预计在以复合年增长率近13.0%的速度增长后,到2030年将达到约人民币2125亿元。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利好政策出台,目前,牙博士已历经多轮融资,投资者包括元禾控股、招商资本、北京中金泰安、宏鼎投资等。今年五月,完成由招商资本领投的1.6亿人民币B轮融资,IPO前资者包括招商资本、中新创投等。

根据天眼查最新信息显示,牙博士口腔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元禾控股和招商资本,均是国资背景的资产管理机构。

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的口腔龙头,牙博士港股IPO,代表着口腔淘金热即将到来吗?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牙博士 IPO
连续3年盈利,华东牙科品牌“牙博士”港股IPO,口腔淘金热到来了吗?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