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仿生人的梦:新智能时代的垂直产业_仿生人


“我所见过的事情,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我目睹了战船,在猎户星座的边缘中弹燃起熊熊火光,我见过C射线,划过了‘唐怀瑟之门’那幽暗的宇宙空间,然而所有的这些片段,那所有的瞬间,都将湮没于时间的洪流,就像泪水消逝在雨中”。

看过《银翼杀手》的人,想必对这段结尾的临终独白印象深刻。仿生人罗伊·贝蒂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对人类的仇恨,坦然接受死亡的宿命。电影改编著名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作者深刻地思考着人类与仿生人的关系。

 

 

在中国,人工智能已经迎来第四次增长阶段,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4000亿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资本、政府与民众需求的共同推动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调查显示:未来有超60%企业会使用或参与研发人工智能。

虽然人工智能爆发增长,但我们看的更多的还是蠢萌蠢萌的机器马,会翻跟斗的铁蛋、还有机场带着轱辘转来转去的机器人,电影中的罗伊还遥不可期。

今年4月上海展会上,我们发现彼之良智能仿生人样机展示。不管从动作还是外表,已经与真人十分接近。

 

或许罗伊距离我们还很远,不过随着AI和仿生技术的融合,一些新成果正在其他产业中快速涌现。

(以下内容采访来自彼之良负责人王军)

 

为什么要将仿生人偶智能化?


负责人王军表示:去年,国内的仿生人偶销量约为60万个,平均每月卖出5万个,全球大约200万个左右。人偶是个小众市场,它同时也是一个高速增长的产业。

仿生人偶行业也存在着很多痛点。目前,市面上实体人偶价格普遍较高,大多在6000-8000元左右,仿生人偶的市场价则高达上万。这也导致了市面上假冒违禁产品的泛滥,价格1000-3000元左右。仿生人偶属于私人物品,山寨产品横行情况下,品牌反而不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行业发展变得不明朗。

彼之良作为一个传统的仿生人偶生产厂家,需要寻找一个有增长前景的行业。智能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彼之良是作为仿生人偶厂家,根据内部数据统计,彼之良占据海外30-40%仿生人偶的代工工作,所以更有信心在仿生人偶的品质上、供应链做得比其他人更好。

“对于仿生人偶企业而言,不是技术强就能做的好,它考验的是一个公司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进入新行业的时候”。


特定垂直化场景



就目前来看,军事、医疗、救援、公共服务领域都存在仿生机器人,除了在军事方面被人所诟病以外,其他领域都有值得夸耀的地方。

在2021年机器人大会上所展示的爱因斯坦仿生人受到关注,这也为仿生人在公共讲解和主持领域提供了重要思路。虽然未来仿生人还不足以与电影媲美,但仅在特定领域,仿生人的表现会十分优异。

王军表示:彼之良仿生人主要针对是智能生活与公共服务。

 

中小企业产品智能化圆梦之路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10年前,或许真没办法解决,但现在随着政府宏观调控,与大量资金入局,让更多中小企业也能享受低成本将自己产品智能化。

王军表示:彼之良一直与厦门大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度合作,近期已有资本表示对彼之良所开发的仿生人感兴趣。

 

革新智能化材料与系统模型


彼之良仿生人所搭载的视觉与声音传感器、网络与蓝牙模块、动力与供电系统、储存模块腰部传动系统、平衡系统、精细动作模块、压迫感传感器等都是国产,只要产品进入量产,有信心将价格控制在万元左右。

系统采用比较成熟的蒙特卡洛树搜索(MCTS)为基础,以被动强化学习(Passive RL)为执行逻辑,可在深度神经网络(DNN)实现各类仿生功能及类人脑逻辑的转化与输出。在保证安全与隐私的前提条件下,可根据用户搭建独立数据库,最大程度上模拟出人类所具备的情绪和对应的细微表情,用于和用户进行交互。

王军还表示:赋予仿生人灵魂,将她变成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体,而不是一个简单模仿人的编程机器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仿生人
国产仿生人的梦:新智能时代的垂直产业_仿生人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