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的增长前景有没有限制?
光伏企业全线扩产:今年下半年共公布14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177.2亿美元)。
例如,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隆基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内蒙古工厂的单晶硅产量将从 20 吉瓦 (GW) 增加到 46 吉瓦 (GW)。 69.5亿元人民币(10.2亿美元)至145.5亿元人民币(21.4亿美元)。2022年,隆基预计硅片、电池和组件产量分别增加45GW、22GW和20GW,今年总产量有望达到150GW、60GW和85GW,巩固其地位作为中国最大的光伏生产商。营收和利润源源不断:隆基预计上半年营收高达510亿元人民币(75.3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45%,净利润高达6.6%亿元人民币(9.7508 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 32%。
截至8月12日,78只中国A股光伏股(涵盖从硅材料到电站的全产业链)总市值约3.69万亿元人民币(5451.6亿美元)。
光伏公司老板现在是中国的一些首富
截至7月24日,整个A股市场市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14.7亿美元)的董事长共有57位,其中20位董事长来自新能源公司。在这20家公司中,前五名(排名第二和第四)中有两家来自光伏企业,分别是阳光电源的曹仁贤和天合光能的高纪凡。其余三家均与电动汽车和汽车电池相关:比亚迪、赣锋锂业、云南恩捷新材料。
目前市值超过4400亿元人民币(650亿美元),自2019年以来,隆基实现了市值第三高的增长(仅次于比亚迪和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同期,新能源股指上涨172.94%,光伏子行业指数涨幅更高,达到192.20%,高于新能源汽车子指数(129.87%)和锂电池子行业-指数(171.23%)。
中国光伏产业才刚刚起步
7月29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公布上半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88吉瓦,同比增长138%,其中光伏电站11.22吉瓦,19.65吉瓦。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包括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量 8.91)。据估计,中国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中国每年将平均新增75吉瓦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预计2022年新增装机总量将达到85-100吉瓦,同比增长54.8%以上。
此外,太阳能现在比燃烧石油、液化天然气 (LNG) 或煤炭产生的热能更便宜。自 2010 年以来,衡量光伏平均发电成本的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下降了 88%。低于0.2元/千瓦时(kWh)。(火电LCOE约为0.4元/kWh,水电LCOE约为0.3元/kWh。)
然而,即便是在产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光伏发电才刚刚起步:2021年中国总发电量为8.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光伏发电量为32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5.2%,但仅占中国总发电量的 4%。
即将出现的问题:芯片短缺
除了太阳能电池板及其复合硅材料之外,太阳能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DC)转换为电网的交流电(AC)——是光伏热潮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没有逆变器,整个太阳能发电厂将毫无用处。一位中国记者本周走访了多家国内太阳能逆变器制造商,发现这些公司订单泛滥,利润丰厚。
然而,太阳能逆变器使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微芯片,用于功率转换和电路控制,而中国逆变器行业(以及整个光伏行业)面临的问题是IGBT 微芯片几乎完全由国外制造(主要是德国和日本)公司。中国最大的逆变器生产商之一固德威固德威已于2021年宣布,IGBT微芯片供不应求。这些微芯片的短缺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家国内公司估计,由于 IGBT 微芯片的短缺,2022 年中国的光伏产能只能达到 250 吉瓦(2021 年达到 170 吉瓦)。
出品| 北京海证
编辑| 李子初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