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农村数字化,大厂要摈弃面子工程

文|赵艳秋 周路平

编|王飞飞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农村和农业一直处于比较落后和初级的状态,但现在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和农村也在享受数字化带来的红利。

5月24日,京东集团对外发布《2021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简称ESG报告)。除了在绿色发展和推动就业方面的成绩,乡村振兴是其中一个非常亮眼的板块。

截至2021年底,京东已在全国对接1000多个农特产地及产业带,京东的“奔富计划”已带动农村实现产值3200亿,帮助数百万农户大幅增收。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在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以京东云为代表的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在利用数字化、智能化和数智供应链的优势,进行着积极的实践。

01

 “386199部队”

今年2月,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在一档节目中问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乡村振兴是为了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和农村美”,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林万龙在回答中提到了农村人口和“386199部队”。“386199部队”不是一个真正的部队番号,而是指早些年农村的留守人群——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99则指代老人。甚至后来妇女和孩子也出去打工、上学了,农村只剩下了“99部队”。

“人都从农村跑出去,是因为农村没有好的产业、好的就业。”林万龙说,“要想让劳动力继续留在乡村,产业很重要。”

人们知道产业的重要性,但要在乡村开创产业,没有完善的产业链做配套支撑也不行。

2018年回到湖南张家界山区老家创业的程贝,去年再一次离开了家乡。程贝原本回乡做的是湘西农产品直播销售。因为做得早,她曾经是一位有四万多粉丝的“小网红”。

“但因为快递到不了村子,我们往外运输的成本就特别高。”程贝告诉数智前线,“在平原地区卖湘西农产品的商户,如果快递成本要三四元的话,我们就要10元,高出两倍多,到后来变得根本没法竞争。”

离开老家的程贝并没有返回曾经打工的城市,而是选择到海南配套完善的乡村,直播销售椰子。

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农村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

工信部公布,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网络支撑。而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的多农多收CEO周建告诉数智前线,在他工作的华东农村地区,带宽速度能达到一二十兆,甚至有些地方能达到50兆。

我国乡镇快递网点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8%,未来3至5年,要做到快递网点在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在乡村办农业产业,非常需要产业链配套的支撑。”一位农业行业人士对数智前线说,这涵盖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各环节。而农业产业的竞争,现在也已演变为不同区域间的农业全产业链的竞争。

去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与京东云联合发布《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白皮书显示,我国农村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水平在逐年提升。但白皮书也提到,由于建设周期长、投入规模大、回报率低且回报期长,我国乡村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比其他方面要缓慢。

为此,国家政策已在引导全产业链和商业体系的建设。比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去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总框架下,提出了针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具体方案,包括农村快递布局、供应链和冷链物流下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已进入各环节,也让农村产业正发生深刻变化。

比如,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对农作物的田块形态、长势、病虫害进行分析和辅助生产决策;区块链做整体溯源;与物流、营销打通的智能仓储;“农产品+直播”的数字化营销、365*24小时的云上展厅,以及采用了大数据的金融信贷服务......

“现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替代了很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做到了无人化或少人化,又能挣到钱,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一代是愿意回乡的。”周建告诉数智前线,高文凭的年轻人回乡包地搞农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我看到有研究生毕业后到涉农企业里工作两三年,就回家包一两千亩地升级为农场。一年能挣上百万,比在一线城市打工还是好。”周建说。

02

乡村的痛点与数字科技的魅力

2018年国家首次提出的数字乡村战略,让数字要素成为农业全产业链的新驱动力。有预测说,数字农业的潜力有望一年达到数千亿元。不过,在现实中,数字乡村在推进中也遇到了诸多挑战。

“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很多面子工程。”一位数字化从业者称,现在乡村振兴中也有这类不好的倾向,比如,一定要弄个大屏做展示,但这不能解决本质问题。“数字乡村要摒弃面子工程。毕竟农村基础更薄弱,更缺乏资金和人才。数字化要给三农带来真正的实惠,这才是检验项目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

“真正用心在做农业的人都了解,数字科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和效益。”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告诉数智前线,“从这几个角度做数字农业,才是真正可持续的。”

比如农村劳动力成本的问题,农业在我国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美国,一个上万英亩的农场只需要五六个人,人力成本相差10倍以上。

“江苏今年做了无人农场示范田,也做了智慧农场试点,国家愿意推广新技术,每个项目都有补贴,几十万到几百万,很多人愿意去尝试。”周建说。数智化手段在减少高强度、简单重复劳动力和提高效率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除了降低成本,农产品还有一个效益不高、卖不上价格的痛点。“数字农业要想办法提高农产品的盈利空间或销售价格,这个虽然不能针对所有农产品,但可以对一些优质单品提高溢价。”上述国家农业信息化专家告诉数智前线。

目前,市场上已有测量果品糖度的数字化技术,它们分选出的西瓜可以“包甜”,卖的价钱更高。“20多元一斤的大米,还有阳澄湖大闸蟹,已经用上了区块链溯源,虽然不会改变种养殖的方式,但也可以提升品牌溢价。”周建说。

降本增效和提升农产品效益之外,京东科技数智乡村业务负责人刘贤志观察,行业从业者,普遍缺乏长远规划,容易急功近利。比如很多农业数字化项目做了不少分散、相互间没有联系的小系统,由于没有围绕一个长远目标,也没有形成技术闭环,产业没有整体提升,客观上也造成了一种浪费。

数字乡村概念非常大,市场碎片化。“国家还是希望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兼顾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本着长期主义,久久为功。”一位数字化人士称。

“如果能通过顶层设计,用规划为牵引,进行持续投入,把特色产业的全产业链打造起来,能真正把当地的产业做大做强。”刘贤志说。

03

数字乡村和长期主义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除了国家队的力量,像京东这些注重数字技术积累和持续供应链能力的企业,已经越来越深入地介入到农业和乡村振兴的领域中。这些大企业有业务场景、有技术,有资金,也有愿景,但在打法上却各有侧重。

数智前线获悉,今年随着军团的组织架构调整,华为把农业农村业务单独拎出来成立了一个二级部门,认为该业务大有可为。目前,除了云计算、基础的硬件盒子产品、智能设备外,华为也调配了“天才少年”去开发算法,用人工智能做精准育种等。另外,善于高举高打的华为在构建下沉生态。

腾讯则更多靠流量在构造体系。比如,腾讯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启动了一个名为“耕耘者”的计划,培养乡村治理骨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并通过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搭建数字乡村治理工具“村级事务积分制管理工具”等。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由于央企背景,则把重点放在了行政村智慧党建、平安乡村等一系列数字乡村治理上。

5月24日,京东集团对外发布《2021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简称ESG报告),报告显示,京东云已帮助陕西白水苹果和铜川中草药、四川眉山柑橘等农产品实现乡村产业链数智化升级,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京东依托其最擅长的全产业链优势,在过去八年时间,在数智乡村建设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体系化的打法:

一是依托当地特色产业打造全产业链。从路径上,逐渐往县域方向落地。“从国家政策分析来看,县域是比较理想的,既有产业基础,又有乡村属性。”刘贤志告诉数智前线。

京东的智能化商业体系、基础设施布局等,也都从比县域高一级的城市去统筹考量。比如,未必每个县都要建设一套物流冷链体系,会进行体系化布局。

不久前,刘贤志也参与了云南省几个地方对茶特色产业相关项目的招标。京东云根据对该地区茶产业的摸底调查,提出了3到5年的中期规划,打造茶产业的全产业链条。

在整个茶产业链条里,有些地方是茶叶主产区,另一些适合作为茶叶的陈化区,还有一些地方作为生态文旅区。同时,针对茶的整个生命周期,也提出了从标准化生产、仓储、物流,到品牌和营销的规划。

今年初,京东云与西北某个苹果大县合作,从果园生产开始,到采摘、加工、仓储、物流,再到后端的品牌打造以及果农金融服务等,打造了苹果产业链数智化转型升级示范。这个模式获得了认可,“目前在该省另一个县,也在复制类似的模式。”刘贤志告诉数智前线。

二是虽然京东核心依托是全产业链条上的供应链能力,包括乡村的智能物流、自建的云仓等,但也通过数字化技术,在向前端生产环节做改造。

陕西铜川是中药材之乡。以前这里的种植户都是靠天吃饭,但随着京东云IoT智能农场的建设,种植的各个环节都变得清晰可控。比如,在相应的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可以通过实时图像采集器和物联网的平台应用,对药材种植生长过程中的水源、土壤、气候、病虫害等自然环境进行监控,并根据实时数据及时对农场环境进行调控,确保中药作物在最优环境下生长。

不仅如此,系统还可以对化肥等投入品以及除草、施肥等农事行为进行监管,引导生产者规范生产、科学施肥、合理用药,保证高品质药材的输出。

“从种植到采摘,整个过程都是智能可视化的,如果种植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监测数据会及时上传到系统,有专家及时诊断,提前预防,提前处理。”铜川市耀州区和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文春荣说。

三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全方位、立体化赋能乡村振兴。

京东云在《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中首次定义了数智乡村概念,京东云也推出了“一基三化五流动”乡村数智化服务体系。在“一基”的新型基础设施之上,不仅有产业的智能化,也有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智慧化。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的调研发现,即便是在北京近郊如顺义大兴,很多公共服务与城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城里手机可以缴水电费,民政服务也是一网通,但在郊区很多还办不到。它涉及智能水表、电表的改造,也涉及服务应用的开发。

数智前线获悉,京东也在将一些结合农村场景的方案带到乡村。比如,与合作伙伴在乡村推广数字门牌,它帮助村民扫一扫就能找到一些服务的入口。

当然,针对大型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也有相关农业行业人士也提出了疑问:比如他们的程序员那么贵,怎么落地?他们没有太多行业背景,能不能深刻认识农业农村的问题?大厂是否有耐心持续投入?市场太碎片化,大厂很难以用一套技术、一种方式去应对农业和农产品上行……

“如果他们只是奔着挣钱来的,可能真发挥不了太好的作用。”一位农业人士对数智前线说,“反之,如果他们坚持长期主义,一心一意解决一些农业农村的问题,可能就会发挥价值。”

按照规划,到2035年,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2050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可以预见,未来,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均等,基础设施布局会一体化,城乡生活会共同提高。但同时,乡村一定不是城市的样子,人们可以获得美丽、宜居、特色鲜明的田园生活。乡村也不再是“386199部队”,年轻人可以自由选择是进城,还是回乡。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