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神州数码

去年,神州数码升级了企业愿景,要“成为领先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过去几年,这家公司在云和信创两大战略业务上持续投入,并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企业上下已达成共识,创新是企业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内部研发投入,还是外部资本投并购途径,创新的基因在增强。神州数码正在刷新自己。

文|周享玥 赵艳秋

编|徐鑫

神州数码正在刷新身上的标签。

通过大力押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技术,中国最大的IT分销商最亮眼的业绩增长来自云和信创战略业务。

去年,神州数码升级了企业愿景,提出要“成为领先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并制定了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形成了“数云融合+信创”的核心战略。最新的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神州数码的云和信创两大战略业务以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高速增长。

今年以来“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大模型及新一波的人工智能浪潮带来新的计算和网络需求,信息创新、自主可控需求如火如荼,成立已20多年的神州数码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神州数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为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数字化是解决数据资产的累积,利用数据资产来形成和创新业务的过程。神州数码将为客户数字化转型提供三个方面的能力:数据生成技术、数据管理技术、自主可控和信创的产品和技术。

01

愿景升级

郭为经常用一个案例,来讲述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过程的深化。

他曾与江南造船厂董事长林鸥交流。对方是一位造船专家,本来与IT技术并不相关,但一见面就告诉郭为:“我们意识到,企业的数字化战略其实就是企业战略。”

这句话对郭为触动很大。造船业是跨越数个世纪的古老行业,工艺繁复,涉及多种不同的工业软件,数据难以互通,沟通和协作非常困难。而如今,江南造船厂已采用“统一的数字模型”,上下游所有参与造船的人都在这一统一的底座上“添砖加瓦”,实现了边设计、边采购、边建造、边体验、边维护。这是一件非常难但极具颠覆性的事。

江南造船厂管理者的远见卓识和行动,令郭为感到震撼,这是数字化的力量。在那段时间,郭为正在思考神州数码的下一步转型。2020年国务院相关文件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对行业内外引发深远影响,郭为更深入地思考企业数字化转型。

什么是数字化?20多年前,神州数码创立时从事信息化工作,公司英文名“Digital China”也代表了公司创立时的初心和使命。但郭为意识到,数字化不是信息化,信息化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解决的是传动过程中传输控制这类问题。而数字化要解决的是数字资产的积累,如何利用数据资产来创新业务。根据IDC的预测,到2027年,中国2000强公司40%的收入将源于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郭为在数字化转型上有着雄心。神州数码创建了“2035实验室”,而2035也是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年。郭为认为,神州数码的愿景和初心是帮助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他们最好的合作伙伴。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实际上,今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面临巨大挑战。企业提出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复杂到他们自己也说不清需求。通过反思和总结,神州数码认为,过去信息化的一些做法,如“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模式,已很难让企业数字化实现真正价值,市场正呼唤一个全新角色,能与客户在一起,共同面对痛点,形成清晰的需求,共同面对未来建设乃至建成后的长期运营。

2022年,经过管理团队的思考和讨论,神州数码提出了公司新愿景——成为领先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这不是过去简单的甲乙方关系,而是一种互为伙伴的关系。”神州数码政企大客户部总经理汤凯告诉数智前线。而在郭为看来,神州数码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积累了20多年的经验,能够深刻理解客户对数据的使用要求和需求,我们最能够帮助客户实现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型。不是空想,而是基于实践。”

新愿景提出后,神州数码内部的共识是,他们的能力要有新的结构,而这需要创新。郭为称,神州数码的转型就是围绕创新这个总体方向往前走。

转型的动作在逐步展开。此前,郭为已将自己的思考和系统化梳理,写成了《数字化的力量》一书,这也为神州数码自身转型和各类企业数字化提供了战略思考和顶层设计。

外界观察,神州数码的管理层也在不断调整,一些云计算领先企业的高管被引入,一些公司内部成长的80后被提拔。“领导班子要懂数云融合。”郭为说,转型以来,自己最满意的是队伍建设。在财报会当天,甚至财务总监都在跟外界对话时谈及技术,令郭为非常开心。“这就是一个公司文化底层的变化,这才会带来长远的变化。”郭为告诉数智前线,“简单的业务调整是没有用的。”

“文化建设这块我们是认真的。”神州数码总裁王冰峰告诉数智前线,转型刚开始时,很多业务推进是很难的,公司原来很大的能力是在分销和系统集成上。“现在要做产品,研发、供应链、制造怎么办?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就不能形成战略定力,有些地方可能投了一半觉得不行就要退回去。这就是为什么进行文化建设的意义。”

从财报看,神州数码已有意识加大新能力的建设。2022年,神州数码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其中云及信创两大战略业务是投入的重点。

今年2月,神州数码还公告受让11.95%股份,成为A股上市安全产品公司山石网科的大股东。郭为对这次投资非常看重。“我们的初心就是要做创新,导入山石网科的基因,会加速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

同时,他还提及期望通过这类合作,探索中国“整合式”数字化技术发展新路,未来公司的投资将向数据、云原生、安全服务等方面聚焦。

02

新需求和新角色

如何践行“成为领先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神州数码政企大客户部总经理汤凯现在会思考两个问题:“要做客户数字化中的什么”以及“要怎么把这个具体业务做好”。

这是神州数码在新愿景下,面对客户时的一大变化。其中,第一个问题被总结为“两条主线,三大挑战,四个方向”,另一个则与“五个创新”有关。

所谓的两条主线,是指神州数码在面对政府或大型央国企时,将从业务的全生命周期视角和产业链两条主线出发,助其完成数字化的规划和实施路线图;而三大挑战说的是神州数码要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最难的三大环节——认知、技术和场景的挑战,做数字化的高价值业务。

至于四个方向则是指郭为在《数字化的力量》一书中提出的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四个核心方向——资产数字化、产业数联、决策数智化和企业无边界。

这套方法体系正在神州数码的实践中得到印证。

在两条主线方面,神州数码帮民机制造行业打造的机载研云平台是一个典型案例。按惯例,应从研发、制造、运营一体化考虑帮企业做顶层设计,但民机制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叠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很难一时把全部问题看透或者快速完成。因此,“小步快跑”、“以点拓链”不失为更具落地意义的选择。神州数码与客户最后选择从飞机研发数字化切入,先把研发环节打穿,再进一步延展到制造、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甚至协同布局上下游产业链的共性平台。

一个飞机有200多万个零部件,从设计到投产,波音777只花了一年时间,中国现在要提升大飞机的研发投产效率,就要靠数字化技术。“过去,飞机研发过程涉及多个模块,研发单位遍布多个城市,且都是独立研发,但通过机载研云平台,全国飞机研发单位用一个模型、一套图纸和一个平台,就能大幅提升研发效率。”汤凯说。

而针对四个方向,企业对研云平台的使用,本身也是典型的资产数字化、产业数联和企业无边界的过程。类似的例子还出现在其他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例如轨道交通行业客户在做研发时,也在与神州数码探讨如何通过共性云平台和模型,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与对接。“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产业数联过程。我们越来越多的央企制造业客户都在做这样的事。”汤凯告诉数智前线。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年前,产业上下游就已开始对接。例如神州数码通过和上游厂商的ERP对接,自动形成订单,与下游渠道伙伴之间也有信息对接系统神州商桥。只不过,过去这种上下游对接更多是打通商业流程,产业数联却正在将研发流程、制造流程以及相关的产业流程实现更深层次的对接。

在决策数智化上,神州数码和政府客户在进行实践。当下,地方政府要对未来创新产业布局进行决策。此前,各地虽然有各种产业大脑,但主要局限于产业现状的分析,很难通过对数据的应用和挖掘,洞察未来。为解决这一问题,神州数码正在尝试将数字化和情报科学进行融合创新,其打造的平台,通过技术模型或产业图谱进行相应构造,再通过各种情报科学分析,帮助政府做产业决策和招商引资。

基于“要做客户数字化中的什么”的思考,神州数码也已提炼总结,即“五个创新”,这本质上就是其新愿景“领先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的要求。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客户遇到了需求要不断清晰、不断迭代、项目周期长、协作方多、产品服务形态复杂等新的变化,过去信息化时代的成熟模式已部分失效。神州数码提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这一角色,背后是产品、服务、开发等提供商,而伙伴会整合市场中各种要素资源,完成对客户真正痛点解决方案的匹配。这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集成商”与客户的关系,对伙伴自身数字化的理解、能力的广度、深度都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要真正成为数字时代的数字化专家。

而更深远的意义则在于“合作伙伴”的升级,这个新角色与客户之间是“互为合作伙伴”的,他们从场景和问题出发,介入从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他们还要一起建立产学研用的“朋友圈”,共同解决问题,推动行业创新。在这个过程中,简单的产品和服务形态已不能直接满足需要,服务客户的将是更复杂的服务集形态。

03

云和信创的进击

神州数码的业务庞大。神州数码副总裁、技术总监李刚告诉数智前线,过去一年大家收敛和聚焦在数云融合、信创主战场进行探索,“发现了一些独特的战场,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数云融合方面,外界观察,神州数码加码了云原生技术。当下云原生已成为企业的必选项。李刚介绍,2022年初提出数云融合战略时,云原生计划和平台建设被纳入到神州数码的技术布局中,围绕客户两大痛点,即PaaS碎片化和信创技术栈的迁移,开发和落地。神州数码还加入了全球云原生社区CNCF。神州数码的优势是与企业客户打交道的经验和落地实践,当把这些贡献给社区后,能促进云原生技术更好地与企业需求结合。

另一个动作是天翼云进入神州数码的多云版图中。过去四五年,运营商云几乎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前进,是最受关注的角色之一。此前,神州数码已覆盖国际国内主流云厂商,与运营商云的合作,更加深化了从私有云、专属云、混合云到公有云的全栈云服务能力。

业界观察,神州数码与天翼云的合作中,除了云转售,重头戏将是政府和国企的信创迁移工作。这些迁移因涉及太多的IT产品和系统,非常复杂。此前因为庞大的分销业务,神州数码具备几乎所有IT产品的服务能力,在信创迁移上将有独特优势。

神州数码在2020年初成立了通明湖云和信创研究院,对数云融合的前沿性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自研产品,如以数云融合DevOps、DataOps为平台的各种产品组合,已在不同行业落地。如为全球知名车企建立云成本优化FinOps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数据安全管控平台;为医疗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平台Jarvis,通过该平台实现私有化部署的知识体系和智能对话机器人等。

2022年,神州数码云业务整体增长29%,高于中国整体云市场平均增速。其中高价值的MSP服务和ISV的数字化转型业务,增速更是达到了48%。

在云业务之外,神州数码的另一大战略业务——信创也在过去一年有不小改变。神州数码信创业务的核心技术路线围绕华为鲲鹏和昇腾开展。去年,神州数码信创自主品牌神州鲲泰获得华为鲲鹏“领先级”伙伴。

神州数码信创业务在电力、金融、教育、运营商、党政、安平和互联网等八大战略行业发力,获得大项目订单。如累计获得交通银行超过两亿元订单,入围中国农行集采,拿下将近两亿元的联通服务器集采份额。不过,神州数码信创业务集团总裁韩智敏称,主要行业客户还未完全打开,2023年,还将继续深入八大行业。

今年初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将原来神州数码华为政企业务整合进重新组建的信创集团,也是为了加大神州数码在整个区域的行业拓展力度。

神州数码在三年前开始展开信创业务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打造了以鲲鹏和昇腾为核心的全系列人工智能服务器产品。2020年初,神州数码在厦门打造全新模式的鲲鹏超算中心。在此过程中,他们改变了过去一次性投入几十亿元建超算资源平台的模式,搭建出一个具备可扩展性的基础算力平台,可根据客户的算力需求,逐步投入相应的算力资源。“这将有效避免能耗和资金的浪费。”神州数码信创业务集团副总经理陶然说。

陶然告诉数智前线,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都是阶段性高算力的使用者,他们自身建立AI数据中心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种城市型的AI计算中心提供了一种算力租用的可能,帮助他们快速实现模型训练和推理,以及模型的应用化、产品化。”

此前,神州数码AI服务器占信创收入的10%,今年大模型带动下人工智能市场火爆,他们会加速AI算力的布局,收入占比有望继续攀升。

韩智敏透露,尽管受国家信创试点工作接近尾声以及疫情影响,2022年信创行业被称为小年,但神州数码依然取得较好成绩,自主品牌增速超过56%,信创业务增速超过76%。

2023年是在业界的两件大事之中到来的。先是大模型这一人工智能新范式火遍业界,之后是数字中国被列为国家战略。而关于2023年的重点工作,郭为几次强调,为客户数字化转型提供三方面的能力,一是通过大模型的数据生成技术;二是数据管理技术,包括数据治理、数据库等,都在这一范畴中;三是自主可控和信创产品和技术的研发,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会形成国产化的数字技术栈。这三方面实际上就是神州数码整体的发展脉络。

数智前线获悉,在大模型方面,神州数码自有对话机器人Jarvis产品迅速升级,通过试点与客户验证了大模型在一些关键能力上的成熟度和企业部署目前遇到的主要的障碍,神州数码将在难点领域加大产品研发和投入。此外,神州数码将选择与业界提供大模型的企业合作,将第三方大模型落地产业,而其参与的角度将是关键的数据技术层面。

业界看到,神州数码对数字化转型趋势的把握深入而前瞻。当下,无论是走向云、数据还是信创,神州数码需要一些时间,来将自己升级刷新。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神州数码
刷新神州数码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