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太和文明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王在邦主旨演讲

本文作者:王在邦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导语:本届太和文明论坛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于9月3日至6日举办,下设国际关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三个分论坛,聚焦亚太问题、欧洲问题、“双碳”问题、职业教育等主题,洞悉世界潮流、迸发前沿观点、激荡思想火花。


大国竞争是国际政治常态,但拜登政府的“投资、结盟、竞争”对华政策正在将世界拉入恶性竞争深渊。新时代大国竞争的正确方向和路线应该在哪里?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副院长王在邦先生深入解读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走向和国际局势发展前景。


金句导读

演讲正文


拜登政府的大国竞争战略是条死胡同


拜登政府执政一年半,变本加厉地强化特朗普政府启动的大国竞争战略,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性、残酷性和破坏性。于我看来,拜登政府的大国竞争战略是一条不合时宜的死胡同,弄不好,可能南辕北辙。


第一,大国竞争是国际政治常态,需要平常心对待,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我们知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多样性,多样性就是差异,就是矛盾,有差异有矛盾就有竞争。竞争是推动自然界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民族矛盾、种族矛盾和国家间矛盾,有矛盾就有竞争。在国际事务中,有各种国家间竞争,但大国竞争往往因为影响范围大而更加引人关注。


由于国家间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实力地位和地理区位的差异,大国竞争的主角、内容和范围也是不断变化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逐步滋生某种危机感和战略焦虑,这是很正常的国际政治现象。中国政府、学者和普通大众,需要保持平常心,给予某种理解,更不必惊慌失措。


第二,实施大国竞争战略的不同方式反映出各国政策的理性水平和战略文化的成熟程度。历史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创造的,但是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有差异,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有差别。同样是大国竞争,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规定着不同时代大国竞争的方式方法和行为规范。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以符合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方式方法进行大国竞争,或许有效,反之,可能无效,甚至南辕北辙。


第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螺旋式上升进程中的短暂回调,但并未发生根本性逆转。在这个关节点上,尤其要认清世界大势,切忌犯方向路线性错误。那么,在大国竞争这个问题上,正确的方向和路线在哪里,这是需要认真研究思考的。我认为,新时代的大国竞争,既不同于殖民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的大国竞争,也不同于美苏为首的东西方冷战时期的大国竞争。今天的大国竞争应当讲究理性竞争、建设性竞争、非排他性竞争。


何谓理性竞争?理性竞争就是要充分估计到现实可能性,避免空想、幻想和妄想。比如,美国要遏制中国的发展,保持自身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不动摇。这种主观意志可以理解,毕竟美国作为全球最强国家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突然面临一个中国发展的挑战,心理上很不适应,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中国发展超越美国。但是,当美国寻求这样做的时候,就有一个如何做,能不能做成的问题。有些做法或许有效,有些就未必。理性竞争就是要选择那些能够有效的做法来尝试。


何谓建设性竞争?建设性竞争就是,通过完善自身发展,保持优势地位,而不是通过打压别国来消极地维护自身优势地位。像美国拜登政府那样,不专注自身发展,专注于打压别国妨碍他国发展,乃是一种破坏性的、不道德的大国竞争战略。


何谓非排他性竞争战略,非排他性竞争战略就是不拉帮结派,不搞团团伙伙,不搞贸易战、科技战、以及毫无底线的金融战。在推进区域合作过程中,保持合作的开放性和非歧视性,自己发展,也要让他国发展。


第四,拜登政府的大国竞争战略不合时宜,注定失败。我们看到,拜登执政一年多,承袭甚至强化了特朗普的大国竞争战略和对华战略竞争,充分暴露了其大国竞争战略的非理性、破坏性和排他性本质,与当今世界格格不入,而且已经开始显露颓势。


首先,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政府奉行的大国竞争战略是非理性的,它违背发展规律。几千年人类文明史,没有一个国家永远做世界老大。美国人才做了100年就想永远做老大,这违背不平衡历史规律。其实,最近两年美国实施大国竞争战略有些歇斯底里,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看笑话。


其次,美国通过贸易战、科技战和无底线的金融战来实施大国竞争战略,属于破坏性竞争,损人不利己。对华贸易战已经证明是回旋镖。对华科技战,包括正在推进的芯片四方联盟,也注定是一枚回旋镖。它不可能在科技领域扼杀中国,不可能迟滞反而可能加速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我们注意到,尽管美国在芯片行业封杀中国,但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公司,有19家在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最终美国将在自认为占优势的领域面临白菜价的困扰。


最后,美国通过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来围堵中国,迟早而且实际上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当今世界,尽管全球化遭遇了很多国家的质疑和反思,但各国相互依赖毕竟是事实。搞排他性的团团伙伙,意味着参与其中的有关各方必然为此遭遇这样那样的损失,当美国不能为这种损失提供补偿的时候,这种从维护美国霸权出发的排他性联合便很难维持下去。假以时日,所谓“基于价值观”和“基于规则”之类的遮羞布迟早会被扯下来。


最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公开提醒拜登政府,不能一味寻求和中国对抗。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表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的文章,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正在走向灾难”。这说明,美国媒体也感觉到拜登政府对华大国竞争战略有问题,开始借助外力推动内部反思。我们期待这些真知灼见能够推动美方深刻反思,改邪归正。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美国
「2022太和文明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王在邦主旨演讲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