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尹一航 太和智库研究员;孙瑜鸿 太和智库研究助理
2022年,东南亚局势基本稳定,部分国家顺利完成权力交接,各国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的契机,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东南亚发挥主场外交优势,顺利举办重要国际会议,促使东盟维护内部团结,推进一体化进程,艰难守住战略自主和在地区合作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东南亚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美西方不断拉拢东南亚围堵遏制中国,并以南海问题为抓手,阻碍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全面提升。展望2023年,东南亚部分国家政局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甚至动荡,特别是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政府执政压力较大。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东南亚各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潜在的民生问题。南海、缅甸等热点问题短期内也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一、东南亚主场举办三场重要国际会议。2022年11月11日至13日,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柬埔寨举行;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第17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召开;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举行。在俄乌冲突引发国际格局出现重大变革的背景下,柬埔寨、印尼、泰国分别作为东盟、G20、APEC轮值主席国在十天内先后成功举办三场重要国际会议,使东南亚成为亚洲外交的热点与焦点。以此为基础,东南亚各国将运用主场外交经验,深化区域合作,凸显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意义,强化东盟的中心地位。
二、东盟维持内部团结,一体化进程深入发展。2022年,东盟通过增添新成员、优化缅甸问题解决方案等举措维护内部团结,推进共同体建设。11月11日,东盟国家领导人在第40届和第41届东盟峰会上宣布,东盟接纳东帝汶为第11个成员国,使整个东南亚地区均纳入东盟范围。年内,为推进缅甸国内各方举行建设性和谈,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首相洪森及东盟缅甸问题特使、柬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对缅甸进行2次工作访问,促使缅军方与国内部分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举行和谈。东盟外长会议及峰会未采纳部分东盟国家对缅采取强硬措施的建议,仍强调“缅甸是东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努力促使缅甸问题在东盟框架内和平解决,防止缅甸脱离东盟。未来,东盟将继续带领各成员国加强在经济、政治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共同合作,不断推进一体化进程。
四、印尼积极提升国际地位。2022年,印尼抓住担任G20轮值主席国契机,开展高层外交,总统佐科积极协调美俄、俄乌以及中美等国家间关系,展示外交能力及国际影响力。6月29日至30日,佐科先后访问乌俄,会见泽连斯基与普京,斡旋俄乌关系,表达了和平解决俄乌冲突的重要性,其协调能力得到国际认可。同时,印尼顶住美西方压力,邀请俄领导人出席G20峰会,并促使中美元首在峰会期间举行会晤,为国际局势降温做出贡献。此外,印尼重视维护在东盟的领头羊地位,抓住2023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机会,呼吁东盟应避免成为大国“代理人”,不应让当前地缘政治演化为本区域的“新冷战”,东盟必须成为“有尊严的地区”。未来,预计印尼将继续加强东盟的战略自主,推进印尼对中美俄等国的平衡外交,努力崛起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大国。
九、东南亚与美欧的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仍有巨大分歧。2022年5月,东盟8国领导人赴美参加美国—东盟峰会。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众议院长佩洛西等高官先后访问东南亚。11月,拜登出席在柬埔寨召开的东盟系列峰会及在印尼召开的G20峰会,宣布将美国—东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2月14日,为纪念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欧盟与东盟举行首次面对面峰会,双方决定在清洁能源、安全、贸易、基建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东南亚国家与美欧关系看似有所提升,但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仍大,美企图拉拢东南亚作为其推进“印太战略”、围堵中国的工具,而东南亚国家坚持奉行大国平衡外交传统,谋求战略自主和在地区合作架构中的话语权,东盟与欧盟在人权、俄乌冲突、缅甸问题等方面也存在重大分歧。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