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风口下,智能座舱的“内卷”终点

文|云衔

编辑|云衔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汽车智能化终于找到了最佳载体。国内智能驾驶汽车发展浪潮也格外澎湃,由L2、L3级别自动驾驶、OTA演化延展出的智能驾驶操控,让车企将眼光放在了智能座舱的“内卷”上。

而对消费者来说,汽车智能化的发展颠覆了汽车的属性,从一开始的代步工具演变为一个私人化的移动空间。对有车一族而言,最平静的独处时间可能就是下班后在车里静坐的那一刻;并且日益丰富的多功能娱乐体验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驾乘在座舱空间内的娱乐需求同样日新月异。

现代人对汽车驾乘体验的更高需求和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进步相辅相成,彼此的连接也变得更复杂更密切,催生出颇具规模的个人智能驾舱市场。

按照全球数据机构IHS的统计,去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已超过400亿美元,据其预测,到2030年这一细分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81亿美元。中国市场呈现同样的增长趋势,市场潜力巨大。本文重点讨论车载可视屏幕和座舱域控制器两个核心方面。

01

车载可视屏幕

显示屏作为车舱的关键硬件,从传统中控台时期就发挥着信息处理和娱乐方面的作用。随着座舱软件升级,座舱显示屏可以承载视频、音乐、导航等基础功能,还拓展出了语音交互、自动泊车、智能助手等新功能,而硬件也要追随上软件发展的脚步,这就要求显示屏能够将更多的功能呈现出来。因此,大屏、多屏逐渐成为了车企对车舱硬件的追求。

以今年理想汽车发布的新车型理想L9为例,我们就能看出现在智能座舱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多屏互联。理想L9的车内座舱共搭载了5块可交互和联动的屏幕,包括了方向盘气囊上方MINI-LED安全驾驶交互屏、13.35英寸HUD抬头显示屏以及三块屏幕尺寸均为15.7英寸的中控屏(3K OLED)、副驾驶屏(3K OLED)与后排娱乐屏(3K OLED)。理想汽车在新车中用新的屏幕形式取代了传统样式,比如安全驾驶交互屏和HUD就是智能座舱时代的产物,甚至用HUD取代了液晶仪表盘,将所有数据屏变得更大更有技术性。

理想的五块屏幕确实能够给用户带来极致的驾舱视听享受,但理想L9发布后,业内关于“智能汽车是否会安装越来越多的屏幕”产生了争议。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在采访中提到:“我坚定反对车里有很多个屏幕,屏幕多的基础是车里有很多人,但一台车里,多少时间有多少个人,再乘以一个比例系数,每个人用不同的屏幕,在投入产出比上没有太大价值。”

但即使是对汽车内屏幕数量过多持反对意见的蔚来和小鹏来说,也不可避免地要在智能座舱屏幕的“内卷”之战中发力,只不过他们走了另一条路。

去年年底,蔚来在2021 Nio Day大会上发布了蔚来ET5——市场中首款搭载VR/AR体验的原生设计车型;为了能够实现在车里看电影的需求,小鹏P5甚至直接将47寸投影搬进了车内。

蔚来创始人李斌称:“AR、VR肯定是静止用,开车即便是NAD的情况下司机也是不能用的,但是副驾是可以用的。我们的数据显示,电动车时代人们在静置状态下待在车里的时间越来越长,没有什么是比VR更能提供沉浸式体验的。”车载可视屏幕已经完全不局限在驾驶功能和驾驶过程之中,而是将一个车内环境改造成一个移动互联娱乐空间。

与更多体验、更多功能相伴随的是复杂的操作,目前智能座舱搭载的智能语音、手势的识别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给操作带来不便,甚至多屏幕还会产生驾驶安全和乘客用眼伤害的风险。复杂花哨的智能座舱功能必须要建立在安全、舒适的基础之上,一味地追求功能反而与智能座舱方便使用的初衷背道而驰。

02

座舱域控制器

智能座舱内的硬件,既有智能化屏幕这样看得见的“台柱子”,也有座舱域控制器这样的“幕后功臣”,可以说智能座舱需要依赖座舱控制器实现智能化操作。

在智能座舱中基础的元件是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即被称为车载电脑的电子控制单元。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趋势下,一部车往往需要多达100-200个ECU来控制。为了解决分布式EEA的问题,汽车产业开始逐渐把很多彼此分离但功能相似的ECU功能集成整合到一个比ECU性能更强的处理器硬件平台上,这就是汽车“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 Unit,DCU)”。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汽车座舱部分的域控制器被称之为座舱域控制器。

据国联证券测算,2025 年国内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31亿元,2022-2025年CAGR为82.68%。智能驾舱的市场扩张必然也将带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的拓展,车企在该领域也开始布局生产与研发的组合拳。

对于域控制器或者说座舱控制器,控制器芯片的算力是车企最核心的需求。而目前,全球各类数字产业现在都面临着“缺芯”的行业风暴,实力较强的车企已经走上了芯片自研的路线,而一些研发能力有限的车企也采取了与第三方合作共研的方式。

然而在域控制器芯片研发中,研发方都面临着同样的研发困境。传统E/E架构正在转变,过去的分散式ECU演变为一个个域控制器,架构逐渐向集中化、一体化发展。这样的转变一方面带来了供应链体系的改变,商业边界的打破需要车企和供应商重建联系;另一方面集中化、一体化的架构对于算力是十分大的考验。

03

智能座舱,最终理想

智能座舱所涉足的领域除了车载屏幕和舱域控制器,还包括座椅、灯光等在内的诸多部分,车舱与车外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的高效连接等。甚至,厂商在研发过程中将驾舱内人与机器的智能情感交互都提上了发展蓝图。未来,车载AI也许能够实现预测和理解用户意图,为车主带来如同科幻电影般的奇妙体验。

各个车企、供应链厂商各显神通,把智能座舱的舞台变成了个性化驾驶最激烈的战场,纷繁复杂的功能、别具一格的体验无一不在刷新用户的认知。其发展已经经历了传统的机械座舱、电子化座舱、智能化座舱,终究会向全智能和自动化发展,衍生出一个属于驾乘的第三生活空间。

这样的构想当然还需要时间来实现,但我们将这件事情化繁为简后,智能座舱的核心仍然是便利、舒适与安全。

这既是所有智能座舱厂商的追求,也是用户需求的根本。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智能座舱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