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高温尚未退却,一项被称为“房东税”的税收政策调整却如同投入池水的巨石,在租赁市场激起层层波澜。当众多租客担忧房租上涨,房东们盘算着成本转移时,业内专家却将目光投向更深远的地平线——尚未全面落地的房产税。这轮针对个人出租住房的税收征管强化,恰似房地产税制改革交响曲的前奏,悄然释放出税制结构性变革的清晰信号。
市场阵痛
涨租、离场与观望
最近部分租房的年轻人收到了房东的加租通知,房东很直接,税费负担重了,不加租就只能卖房。像这样的案例正呈蔓延态势。此前租金所得税普遍采用核定征收(如租金5%计征),而据多地税务部门新规,采用查账征收比例上升,叠加专项扣除减少,实际税负增幅可能达到房租收入的10%-15%。从表面上看,此次房东税的出台是征管技术完善的结果,如租金计税参考价体系推进、平台数据共享打通等,但深层逻辑在于清理税基,为房产税做基础数据准备。在这种背景下,市场结构性转向加速,房东面临三类抉择:成本转嫁型:直接将税费加入租金,但需承担空置风险。
资产优化型:持有多套房产的则加紧挂牌出售,但需降价销售。
运营升级型:将房产委托给专业托管机构,但需缴纳一部分运营成本。
与此同时,租客端的结构性变化开始显现。尽管面临涨价压力,但按规纳税后获得的房租票据已成为个税抵扣凭证。在年薪25万以上的群体中,租金抵扣政策可实际节省数千元个税。这在客观上形成对合规租赁的激励。房东税倒计时
房东税释放三大信号当市场聚焦当下阵痛时,政策设计者显然有着更长远的布局,当前强化房屋租赁税收征管实质上在为房产税落地扫除障碍、积累经验:
信号一:税源摸底技术准备
房产税征收需掌握房屋实际使用状况。当前通过租赁住房税收治理,税务部门正建立房屋定位、权属关系、使用状态的全息数据库。今年5月自然资源部与税务总局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实时共享,在技术上已扫清障碍。
信号二:破解“征管不可能三角”中国房产税存在“征管不可能三角”:税率过高导致抗拒,税率过低财政无效,税率适中则引发避税浪潮。租赁环节税收规范化正是攻克征管能力短板的实兵演练。
信号三:重构地方财政结构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若房产税全面铺开可为地方提供万亿级稳定税源,而当前强化租赁征税正是调整税收结构的序曲。
市场重构中寻求多方共赢
“房东税”将按下租赁市场结构调整的加速键:
1. 从个人散户向机构化托管发展:个人出租市场更倾向寻求专业机构协助解决税费困扰。
2. 核心地段与卫星区域租金分化加剧:交通便利、租赁需求旺盛的区域将更容易消化租金成本的上调压力。
3. 租赁平台进入价值挖掘期:作为连接房东与租客的信息枢纽平台,如何协助完成合规化申报流程将成为核心竞争点。
房产税改革将采取“低税率、广覆盖、差别化”原则,其中自住免税、出租优惠、多套累进的设计方向渐趋明朗。而当前租赁税收强化恰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多套持有成本显性化”的实验性举措。随着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扩围的消息近期频传,房产税开征的技术条件和舆论准备已近完成。从房东税到房产税,税制改革连环套正在深刻改造房地产市场基因,最终目标是在财政可持续、市场健康度与民生承受力之间实现艰难的平衡。当改革进入深水区,阵痛或许难以避免,但一个税制更透明、结构更合理、租购更平衡的住房体系轮廓,已然在税制改革的路线图中逐渐清晰。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