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电商四连增,黄锦峰「二次创业」进入收获期?

文 / 杨蕾

来源 / 节点美妆

商业世界中,“二次创业”的剧本从不缺乏戏剧性,但最具张力的片段,往往始于一位跌入谷底的参与者逆风破局的决心。逸仙电商四连涨,正让站在转折点的黄锦峰,迎来他“二次创业”路上的第一缕曙光。

近日,逸仙电商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Q3实现营收9.98亿元,同比增长47.5%;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达29.19亿元,同比增长30.02%。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逸仙电商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营收增长,同时也是2021年以来,其前三季度业绩首次回归正向增长轨道。

从业务结构来看,护肤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大幅增长83.2%至4.91亿元;而曾经作为业绩引擎的彩妆业务,增幅仅为25.2%。这组数据的背后,折射出逸仙电商正面临高端护肤品牌独力支撑增长、彩妆基本盘持续承压的现实局面。

在国货美妆行业步入技术内卷与多品牌博弈的深水区,黄锦峰曾凭借“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的孤勇,一手缔造了完美日记的崛起神话。而如今,他的“二次创业”之路,既要依靠科兰黎守住高端阵地,更要破解品牌矩阵单薄、核心业务增长乏力的发展困局。

换句话说,黄锦峰若想带领逸仙电商彻底走出利润负增长的泥潭,仍需咬紧牙关,打赢一场真正的硬仗。

这场翻身仗,考验的不仅是企业的运营能力与研发实力,更将回归到创始人骨子里的韧劲与强悍。

01 有且仅有科兰黎

逸仙电商的复苏,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一场“科兰黎的独秀”。

今年618期间,科兰黎首次跻身抖音美妆TOP20榜单,位列第17位;在京东平台,其成交额更实现翻倍增长。这一增长势头在双11期间得到延续,科兰黎再度稳居抖音榜单第17名,开门红期间全店GMV高达9900万元,新品GMV突破2300万元,登顶品牌面部护肤榜首,以扎实的销售数据验证了逸仙电商高端化战略的可行性。

科兰黎的爆发并非偶然。从渠道结构来看,其双11期间GMV主要依托直播生态:达人推广与品牌自播各占约40%。其中,“科兰黎GALENIC官方旗舰店”作为核心自播账号贡献了7500万至1亿元营收,另一自播账号也实现1000万至2500万元的销售额。同时,通过与四火姐姐、刘媛媛等头部主播合作,品牌分别撬动2500万至5000万、1000万至2500万的增量市场。而“1号VC精华焕亮次抛套组”作为标志性大单品的持续畅销,进一步强化了其“高端成分+科技护肤”的品牌认知。

支撑科兰黎突围的,是逸仙电商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3976万元,同比增长56.9%,研发费用率提升至4.0%。自2020年上市以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超6.5亿元,连续三年研发费用占比维持在3%以上,跻身全球美妆企业研发投入第一梯队。截至2025年9月底,逸仙电商在全球共申请专利270项,其中66项为授权发明专利。《节点美妆》认为,通过研发的长期主义,不仅为科兰黎在产品创新方面提供了科技支撑,也能够让逸仙电商在高端市场逐步摆脱完美日记时期“重营销、轻研发”的标签。

据市场测算,科兰黎产品均价达到了2048元,科兰黎通过“超高端+限量”策略,不仅为逸仙电商重新注入了市场信心,更几乎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护肤驱动转型”的叙事大旗。

在亮眼业绩的背后,逸仙电商仍难掩其“单品牌依赖”的结构性风险。旗下护肤品牌DR.WU达尔肤虽在杏仁酸等细分赛道中保持优势,却始终未能突破品类边界,实现向主流市场的有效扩张。而曾被冠以“卸妆界的爱马仕”之名的EVE LOM,也因产品线单一、所处品类相对边缘,逐渐在竞争中掉队。

《节点美妆》观察认为,逸仙电商旗下高端护肤品牌在建立大众认知层面仍存短板——再扎实的科研实力,也需转化为消费者所能理解、共鸣的语言,才能真正触达市场。

尽管科兰黎的“单点突破”为集团注入了信心,但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化成功,必然建立在多品牌、多品类协同作战的系统能力之上。

02 还有什么子弹能打?

与科兰黎的强劲增长形成反差,逸仙电商的彩妆业务正持续承压。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其彩妆板块同比增速仅为25.2%,远低于护肤业务83.2%的增幅,增长动能明显不足。

作为曾经的“国货彩妆一哥”,完美日记的市场表现已呈断崖式下滑。2025年双11期间,该品牌更是跌出抖音彩妆TOP20榜单,核心增长引擎已然失速。

完美日记的掉队,本质上是品牌升级滞后与市场竞争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其巅峰期,凭借“大牌平替+网红营销”模式,品牌迅速崛起,2018至2020年营收从6.35亿元飙升至52.33亿元,一度贡献集团超97%的收入。

然而,随着国货彩妆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已全面升级:既要“专业持妆”,也要“情绪价值”。毛戈平、彩棠等品牌依托明星化妆师背景,以专业力站稳高端市场;花西子、花知晓则凭借高颜值设计,切中年轻用户的审美与情感需求。

反观完美日记,其高端化转型路径并不清晰。无论是“仿生膜精华口红粉底液”,还是“彩妆护肤化”概念,在价格设定与功效切入上均未精准击中消费者痛点,未能建立起差异化的品牌认知。

更严峻的是,除完美日记外,逸仙电商在彩妆领域也始终未能打造出第二个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无论是早期推出的平价彩妆品牌小奥汀,还是后续布局的细分品牌,均未能突破小众圈层,难以分担完美日记的增长压力。

彩妆业务的持续疲软,暴露了逸仙电商在战略资源配置上的失衡。过去两年,集团将重心倾斜于高端护肤赛道,虽成功打造出科兰黎,但也导致彩妆业务缺乏足够的研发与营销支持。使得逸仙电商难以形成护肤与彩妆相互赋能的格局,在行业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

03 能否逆风翻盘?

诚然,经历了3年多时间,从市值最高点163亿美元蒸发近97%,到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增长,逸仙电商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黄锦峰曾在低谷期接受采访时说:“煎熬的时候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熬,培养出来的韧性很关键”。但《节点美妆》认为,在国货美妆“贴身肉搏”的当下,仅靠“熬”远远不够,更需要强悍的执行与精准的战略。

具体来说,在渠道运营层面,逸仙电商的渠道优势仍集中在直播单一领域,线下渠道布局薄弱,全渠道协同能力不足。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提升供应链效率,同时拓展线下专柜、医美渠道等多元场景,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将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

另外一点是研发实力向产品竞争力转化。比如,达尔肤的杏仁酸技术虽有优势,但未能拓展至更多品类。美妆行业的竞争已进入“技术驱动”阶段,只有将研发投入真正转化为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力,打造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核心单品,才能在同质化竞争中站稳脚跟。逸仙电商需要进一步聚焦核心赛道,将研发资源集中在高潜力品类与成分创新上,避免“广撒网”式的资源浪费。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创始人打破“毛细血管”式竞争的战略决心。黄锦峰曾说:“我比所有人都更坚持,我敢做你们所有人不敢做的事”,这种特质让他在逸仙电商初期敢于押注线上营销,缔造完美日记的神话;也让他在行业低谷时果断转向高端护肤,押中科兰黎。但当前,逸仙电商无论在高端护肤与外资品牌竞争,还是在大众市场与国货品牌掰手腕,都始终在“边缘地带”游走,未能进入市场“大动脉”。

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缺乏“All in”的战略魄力。逸仙电商既想守住完美日记的大众彩妆市场,又想抢占科兰黎的高端护肤赛道,还想在DR.WU的细分领域保持优势,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拳头效应。

当前的国货美妆市场,头部品牌加速高端化,腰部品牌凭借技术创新与渠道优势弯道超车,行业竞争已进入深水区。逸仙电商想进一步逆风翻盘,不能仅依赖科兰黎的单点突破,更需要解决彩妆业务疲软、多品牌孵化乏力的结构性问题;不能仅满足于“连续增长”的阶段性成果,更需要打造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世界从不缺“触底反弹”的故事,但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企业,往往需要创始人的韧性与强悍并存。只有将坚持转化为精准的战略执行,将勇气转化为破局的实际行动,逸仙电商才能真正走出低谷,实现从“触底反弹”到“持续增长”的蜕变。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逸仙电商
逸仙电商四连增,黄锦峰「二次创业」进入收获期?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