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也要备战双十一?

一套可持续演进的 AI 底座。

作者|王彬

诞生了 17 年之久的双十一,今年似乎终于到了变革的时刻。

如果说去年大模型在电商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今年各大平台已经纷纷将 AI 作为大促的绝对主角。天猫对外宣称迎来首个 AI 全面落地的双十一,京东强调今年是 AI 等新技术融入程度最深的一届,抖音电商甚至开始探索大模型直接带货,重塑商品推荐逻辑。

尤其体现在对商家经营提效方面,AI 介入程度更深。几大平台都基于自家大模型推出了各类 AI Agent 工具,涵盖客服、设计、运营等电商经营的诸多环节。AI 从幕后走向台前,已然成为电商行业新的基础设施。

但这些都属于平台方面的技术落地,提供的都是基于平台的标准化工具。而大多数商家都是全平台经营,业务运行逻辑也各不相同,很难完全用单个平台的标准化工具全面打通。

10 月 28 日,一直以效率提升著名的飞书也宣布加入双十一备战。飞书认为,电商将是首个被 AI 深度变革的行业,他们将帮助商家用好 AI 与飞书多维表格,重构电商效率。

2020 年 11 月,飞书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多维表格。这是一种兼具定制化、可视化与自动化能力为一体的数据库工具,一经推出即在各行业风靡开来,甚至被不少企业用来搭建自身的业务系统。现在,多维表格几乎已成为所有在线办公软件的标配。

AI 时代到来,由于与业务系统的全面打通,多维表格也被视作是企业落地 AI 的第一入口。这次飞书加入双十一备战,就是要用多维表格打通 AI 与业务落地的鸿沟。

在电商平台们纷纷推出专有 AI 工具的当下,飞书的路径稍显不同。在 AI 全面落地电商的过程中,多维表格能帮助商家们真正用上且用好 AI 吗?

为什么飞书也要备战双十一?

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们发力 AI 的逻辑很好理解。在 AI 重塑一切的背景下,平台们需要一个节点来对外展现自身的落地实践,吸引更多商家使用。

只是这个逻辑很难套用到飞书身上。作为一个通用的办公协作软件,它并不只为电商服务,也没有直接的交易场景。过去,飞书更多出现在企业数字化、组织管理这些语境里,与双十一这样的零售节点几乎没有交集。

因此,当飞书也宣布加入双十一备战时,多少让人有些意外。他们对外喊出的口号也更激进些,称“电商是中国首个真正被 AI 深度变革的行业”。

这种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年初,飞书多维表格的一位产品经理参加了一场得到新商学的线下论坛。这本来只是一个介绍 AI 提效的分享会,但到场的参会者几乎都来自电商行业。

他后来回忆,半小时的分享里,现场商家们的手机几乎就没有放下过,一直都在举着手机拍摄。商家们不关心那些大而空的行业判断和趋势,只关心落地。AI 到底怎么在电商应用?有没有已经跑通的案例?怎么才能让 AI 和现有业务结合?

飞书的后台数据也能印证这种热度。在飞书多维表格上自发涌现的 AI 实践中,高达 70% 的应用都集中在电商领域。今年以来,飞书面向电商的专场直播转化率也远超其他行业。

过去一年,飞书多维表格团队频繁走访电商商家,想弄清这股热度从何而来。他们最后总结出三个核心原因:一是电商的数据基建最为完备,天然适合 AI 生长;二是电商内容生产量巨大,恰好匹配 AI 批量化、标准化生产的特点;三是电商行业竞争激烈,迭代迅速,商家们对于 AI 提效的需求更大,也更敢于尝试新技术。

事实上,早在今年飞书宣布加入双十一备战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电商企业率先在多维表格中用上了 AI,尝试着用它来分担设计、投放、客服等基础性工作,减少重复劳动。

服饰品牌蕉内介绍,每逢双十一、618 等大促节点,电商头图、商品封面、商品详情页的设计需求就随之激增,公司设计师在平峰期间尚能满足需求,但一到大促节点就捉襟见肘。更关键的是,这些设计工作近 80% 都是重复性设计需求,全部交给设计师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后来,他们尝试在飞书多维表格中搭建了一个 AI 工作流,让大模型来承担设计部分基础工作。运营同学只需要在表格中输入自然语言,AI 就能根据需求生成媲美专业设计的商品封面图。原本需要花费两天时间才能落地的设计流程,现在运营人员在数分钟就能完成,无需设计介入。

去年创办了营养工厂的朱萧木形容说,飞书多维表格解决的就是很多重复性、低知识含量但又不得不做的工作。他们用飞书多维表格搭建了多个 AI 解决方案,涵盖 AI 客服系统、AI 文献阅读、AI 报销等不同业务场景。

比如在客服场景下,过去客服虽然承担着最前线的用户沟通工作,但一直缺乏有效的数据积累。人工汇总往往滞后且误差较大,管理者也无法及时捕捉用户真实诉求,对业务帮助不大。

借助飞书多维表格,朱萧木搭建了一个 AI 客服系统。客服可以实时将与用户的所有聊天记录都上传到表格中,大模型自动识别客诉意图并生成回复模板,统计用户需求和客诉情况,还能对客服工作量化评分。这些数据最终又能汇总到一张智能图表上,生成实时数据大屏。

每一列的 AI

你或许会感到疑惑。市面上的 AI 生图、AI 客服软件一抓一大把,电商平台们也都提供了类似的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工具,从淘宝的生意参谋到京东的京小智,几乎覆盖了商家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在工具如此丰富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商家选择用飞书多维表格来切入 AI?

其实,许多商家之所以抛弃这些市面上已有的 AI 工具,并不是它们不好用,而是没法和自己现有的业务流程打通。许多商家在长时间的经营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工作流程,也很难在短期完全抛弃。

但这些问题对于飞书来说不存在障碍。它本身就是与公司业务最贴近的工具,甚至许多公司的数据系统就完全基于飞书多维表格搭建。用飞书的话说,他们要让业务工具本身成为 AI 工具。

和市面上多数 AI 工具激烈地用对话框来代替一切交互不同,飞书多维表格用了一种更自然的方式来接入 AI。

打开多维表格,你很难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 AI 的存在。但只需要新建一列列表,就能添加一个 AI 工具。飞书将这个功能命名为“字段捷径”,所有的 AI 工具都被隐藏这里。不只有字节旗下的豆包、即梦等内部模型,DeepSeek、Kimi、智谱等外部模型也纷纷接入。

当表格成为系统

今年 3 月,胖东来首次对外全面公开销售数据与管理制度。他们在官网上线了专门页面,按日更新公司各门店、各品类的销售指标。

不少行业人士惊讶地发现,胖东来官网的数据页面正是基于飞书多维表格搭建的。这意味着,飞书多维表格已经成为胖东来管理销售数据的核心系统。

不只是胖东来,越来越多零售公司都开始将飞书作为业务的核心系统。三只松鼠最核心的新品研发流程,如今也完全搭建在多维表格上。

零食企业 SKU 众多,内部往往同时推进数十甚至上百个新品,牵涉多个部门的协同。按照传统路径,一个新品从立项到落地通常要三个月才能完成。

现在通过飞书多维表格,从需求洞察到产品上新和迭代、供应链管理等都实现在线化和自动化管理。据三只松鼠介绍,仅依靠工具层面的创新,公司日常协作效率提升就约 20%、单款新品的上新周期平均缩短 1/3 以上。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双十一 飞书
飞书也要备战双十一?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