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旅锐评:黄山旅游,收入不增,利润下滑,投资亏损,下山更难,山岳龙头,有些头疼

4月29日,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山旅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

根据报告,黄山旅游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上年同期为3.36亿元,同比增长19.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7亿元,上年同期为0.25亿元,同比增长44.69%。

2024年,黄山旅游主营业务中,酒店行业、索道及缆车业务、景区业务、旅游服务业务、徽菜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1.38%、33.67%、11.29%、22.27%、11.39%。

酒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为4.56亿元,上年同期为4.60亿元,同比下降0.92%。营业成本为2.83亿元,上年同期为2.76亿元,同比增长2.38%。毛利率为37.91%,同比上年下降2.01个百分点。

索道及缆车业务营业收入为7.18亿元,上年同期为6.70亿元,同比增长2.55%。营业成本为8924.00万元,上年同期为8029.94万元,同比增长11.13%。毛利率87.56%,同比上年下降0.96个百分点。

景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上年同期为2.65亿元,同比下降9.22%。营业成本为1.46亿元,上年同期为1.43亿元,同比增长1.78%。毛利率39.40%,同比上年下降6.54个百分点。

旅游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5亿元,上年同期为4.70亿元,同比增长1.02%。营业成本为4.31亿元,上年同期为4.27亿元,同比增长1.02%。毛利率9.18%,同比上年增长0.01个百分点。

徽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上年同期为2.39亿元,同比增长1.42%。营业成本为2.22亿元,上年同期为2.01亿元,同比增长10.57%。毛利率8.62%,同比上年下降7.56个百分点。

一季度,黄山旅游销售毛利率为39.24%,上年同期为39.47%,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9.74%,上年同期为8.63%,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

劲旅锐评:

2016年,黄山旅游明确提出 “走下山、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二次创业”,围绕“传统业务横向扩张”和“新兴业务纵向拓展”两大实施路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创新旅游产品。加快景区二次消费项目建设,致力推动公司由景区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发展,提高区域内旅游综合收入水平。

然而,8年时间过去了,如今的黄山旅游成绩如何呢?

用几个词来形容,或为贴切:以价换量、收入不增,利润下滑,投资亏损,上山容易,下山更难。

从财报中披露的数据可见一般:

一、2024年度营业收入19.31亿元,同比增长0.09%,基本持平。

二、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减少25.51%。

三、营业成本同比增加4.98%;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31%;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74%;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6.05%。

四、酒店业务、景区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毛利率同比亦均下降。

五、主要控股参股公司部分亏润严重:

1、黄山徽商故里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2024全年亏损 3,510.07 万元。

2、黄山太平湖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2024全年亏损亏损 1,804.80 万元。

3、黄山市花山谜窟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2024全年亏损亏损 5,758.38 万元。

4、 黄山蓝城小镇投资有限公司(参股公司):2024全年亏损-769.90 万元。

5、私募基金-黄山赛富基金录得当期投资损失2485.9万元

6、公司全资子公司云巅投资与浙江浙秀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秀演艺”)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并拟以合资公司,已投金额2940万元,当期录得本期投资损失为141.5万元。

作为已上市28年的老牌国资旅游上市公司,在这个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巨变的新时代背景下,转型升级实属必选项。

早已习惯了靠山吃山,占山为王的头部景区,走下山后,不管是投资的其他景区、还是酒店、徽菜、旅行社、电商及商贸,都是面临厮杀惨烈的红海市场,若想获得规模净利润,更为不易。

如何权衡好公司战略向纵深推进与投资效率、投资效益和投资风险之间的平衡,是考验黄山旅游管理团队智慧和水平的关键。

真可谓:上山容易,下山难。山上是雪,山下是滩。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标签: 黄山
劲旅锐评:黄山旅游,收入不增,利润下滑,投资亏损,下山更难,山岳龙头,有些头疼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