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格局悄然变换,抖音终将超越阿里?

最近,“风投女王”徐新以3亿美元的天价,从7家竞标者中杀出,拿下字节跳动部分老股。这场交易中,字节跳动的估值被抬升至于4800亿美元,再次刷新了中国未上市科技公司的价值纪录。

彼时,阿里正投入数百亿资金在外卖战场大杀四方,满减红包、配送补贴的喧嚣遮蔽了公众视线,却少有人留意到核心电商赛道早已悄然变天。

除了字节跳动估值超过阿里,抖音电商的广告收入也已在一年前超过阿里,另外,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报,拼多多现金储备首次超过阿里。

当阿里在外卖领域持续投入探索时,字节与拼多多已然完成了对传统电商巨头的前后围猎,一场决定未来十年行业走向的较量,才刚刚拉开真正的序幕。

01  电商格局已悄然重构

2025年的互联网战场,外卖大战无疑占据了C位。

但当人们聚焦于骑手配送费、商家佣金的博弈时,电商赛道的权力转移已在财报数据中清晰显现:字节跳动与拼多多成为最大赢家,阿里的核心阵地正被一步步蚕食。

字节跳动的崛起速度堪称惊人。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抖音电商今年前十个月的 GMV增速超30%,全年 GMV 将迈过 4 万亿元关口,逼近拼多多。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年多以前,抖音电商的广告收入就已超越阿里,如今其支付GMV已达到淘天体系的三分之二,双方差距仍在逐步缩小。

根据中信证券测算的数据,今年双11期间(10月9日~11月11日),电商大盘GMV同比增速+10%~+12%。抖音电商在+20%~+25%,远高于大盘,而淘天GMV增速在+5%左右。

资本的嗅觉最为敏锐。

徐新旗下今日资本以4800亿美元估值拿下字节老股,这一数字不仅高于阿里同期3865亿美元的市值,更让字节超越SpaceX,成为全球估值第二高的初创企业。

投资者看重的,正是字节“内容+电商+AI”的生态协同效应——8亿日活用户每天两小时的使用时长,加上全球领先的推荐算法,为电商转化提供了天然优势。

一个极具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在2025年8月底。

苹果在抖音开设Apple Store旗舰店,这是苹果除天猫外,首次在国内电商平台设立官方旗舰店。一个半月后,苹果CEO库克亲自现身抖音直播间,宣布iPhone Air在中国大陆开售。

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场景,既标志着天猫在高端电商领域的竞争环境变化,也印证了抖音电商已获得更多品牌商家的认可。

与此同时,拼多多以另一种姿态完成了对阿里的追赶。

2023年一季度,拼多多营收仅为阿里的18%,而到2025年二季度,这一比例已飙升至42%,且拼多多的营收几乎全部来自电商主业,而阿里的收入包含了云业务、本地生活等多个板块。

在现金储备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拼多多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其他短期投资达4238亿元,今年以来净增922亿元;而阿里的现金储备在2023年底达到6144亿元顶峰后,这两年一直在下滑,尤其今年投入外卖大战后,阿里的现金快速减少,在今年三季度首次被拼多多超过。

对比之下,阿里的电商主业增速进入相对平稳阶段。

尽管马云在2023年5月就提出“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试图抗衡抖音与拼多多的冲击,但两年间行业环境快速变化,阿里电商的竞争策略仍在适配调整,市场份额也受到一定影响。

曾经的“电商一哥”阿里,如今正面临“双极围猎”:字节在中高端市场、内容电商领域持续渗透,拼多多在下沉市场、低价赛道巩固优势,阿里的市场空间面临新的竞争挑战。

02  外卖带动电商的路子没走通

阿里之所以在2025年大举进军外卖市场,核心诉求是缓解电商业务的流量焦虑。

长期以来,阿里的流量模式依赖外部导流或花钱买量,随着抖音等平台优先扶持自家电商业务,阿里的流量获取成本持续攀升。为了破局,阿里推出“超级APP”战略,试图通过外卖这一高频消费场景,为低频的电商业务引流,打造一个集吃喝购于一体的超级消费入口。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高频带低频”的路子,未及预期。

首先,补贴带来的用户需要更长周期沉淀。

阿里在短短两个季度内投入的外卖补贴已接近3年计划的500亿元,如此下去全年投入有望突破千亿。但大额补贴吸引来的大多是“羊毛党”,新增订单多为价格敏感型需求,而非刚性消费。

中信证券2025年双11后的研报给出了关键数据。尽管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11期间的电商订单数超过1亿,但这些订单的GMV仅占同期电商总GMV的1%左右,“即时零售向电商的交叉销售比例尚处在较低水平”。这意味着,阿里通过外卖获取的新用户,向电商场景的有效转化仍需时间积累,短期的协同效应尚未完全释放。

其次,外卖业务的投入与产出仍在平衡阶段。

2025年二季度,阿里即时零售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2%,但同期外卖投入高达150亿元,投入规模超过营收;三季度预计亏损规模将扩大至350亿元。而整个外卖行业的年利润仅有300多亿元,阿里单季度的亏损就超过了行业全年利润,这样的补贴大战缺乏可持续性。

更关键的是,外卖行业的利润空间本身存在天花板。

摩根大通的报告显示,全球主流外卖平台的经营利润占交易额的比例仅为1.5%-3.3%,算术平均值为2.2%。即使是行业龙头美团,2024年净利润也仅358亿元。阿里单季度的外卖投入就已接近这一数字,相当于用行业全年的利润补贴短期增长,后续的投入节奏或需根据转化效果调整。

历史经验早已证明“花钱买量”的局限性

当年阿里为拓展下沉市场推出的淘特,曾凭借高额补贴实现3亿用户的快速增长,成为财报中的“明星项目”,但后续随着补贴退坡,用户活跃度有所波动,最终无奈并入淘天体系。如今外卖业务的增长逻辑与之相似,都是通过烧钱换流量,却无法转化为长期竞争力。相比之下,闪购向电商的转化成本只会更高。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贺丹的观点颇具代表性:“阿里、京东用高频外卖引流至即时零售与低频电商,补贴退潮后的用户留存仍待观察。”

对于阿里而言,若外卖业务短期内既难以实现自身盈利,又未能有效反哺电商生态,可能会让核心电商业务的运营重心受到一定分散。

03  阿里真正的对手是字节跳动

阿里在电商赛道的挑战,本质上是遭遇了“前后夹击”——拼多多堵住了其下沉市场的后路,而字节跳动则在核心赛道正面追击,成为其最强大的对手。

字节跳动正在布局的方向,恰好是阿里早年探索过的领域。

在电商赛道,阿里曾是创新者,最早推出了直播电商模式,但真正收割直播电商红利的却是抖音。抖音的兴趣电商模式,通过算法将内容与商品精准匹配,转化效率极高——尽管存在商家利润薄的争议,但规模扩张极为迅速,商业化效率远超传统电商。

为了补齐短板,抖音电商正在加速建设货架电商,通过扶持耐用消费品、优化流量分配机制降低退货率。2025年,抖音将消费电子产品纳入“特色类目”,给予营销资金倾斜、独立入口曝光等扶持,还推出商品卡免佣政策,吸引商家入驻。

数据显示,10月“商品卡免佣金额”排行榜中,苹果经销商店铺占据前十中的三席,而iPhone17系列发售首月在中国的销量,大约是小米新品的十倍。抖音电商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每个行业追上份额、实现超越,最终保持领先。

在AI赛道,双方的竞争同样激烈。阿里大力推广的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被称为“史上增长最快的AI应用”,却在App Store免费榜中暂列第四,排在前面的三款产品全部来自字节跳动,其中直接竞品豆包位居榜首。

字节的AI优势并非仅限于C端产品,更渗透到业务底层——推荐算法优化电商转化效率,AI生成内容降低商家运营成本,企业服务领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比之下,阿里的AI技术更多聚焦于业务场景落地,整体的规模化效应仍在培育中。

字节跳动的商业逻辑,与阿里的理念高度契合,都是打造生态化的平台型企业。但字节凭借更灵活的组织架构和更高效的执行能力,实现了“后发先至”。阿里的基因中带着强运营、重交易的属性,在内容生态、算法技术等领域的布局节奏相对平缓;而字节以“推荐算法+内容分发”为核心基因,能够快速迭代产品、响应市场变化,这也是其竞争优势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字节正在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2025年11月,字节整合商业化、中国电商和生活服务的工程技术团队,成立中国交易与广告部门,让抖音电商、生活服务直接管理相关广告和商业化产品,有效提高流量变现效率。

与此同时,字节集中资源投入人工智能,买GPU、建算力中心、抢夺高端人才,而抖音电商正是其AI投入的“印钞机”,形成了业务反哺技术、技术驱动业务的良性循环。

当然,字节的模式也并非没有隐忧

其算法至上的逻辑导致商家利润被压缩,长期来看可能影响平台生态的稳定性。但就目前而言,字节在电商与AI两大赛道的优势逐步凸显,已经成为阿里最强大的对手。

04  阿里开始加速电商变现

在外卖业务未能带来预期效果、电商增速相对平缓的背景下,阿里开始优化平台的收入结构,以缓解业绩压力——这一过程中,商家生态也面临一定变化。

阿里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主要来自Take rate(平台佣金率)的合理调整。这意味着,阿里在电商业务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商家佣金来增加收入,是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常规策略。

这种变现方式的背后,是阿里电商生态的变化。

随着抖音、拼多多的崛起,商家有了更多选择,阿里的流量优势相对弱化,却依然维持着较高的平台费用。为了留住商家,阿里不得不投入更多营销资源,而这些成本最终可能又会转嫁到商家身上。

2025年的“史上最长双十一”,成为阿里加速变现的集中体现。

为了提升GMV,阿里延长了大促周期,增加了各类促销活动,但商家却陷入了两难境地:参与活动需要承担高额营销费用和佣金,不参与则面临流量被挤压。多位商家反映,今年双十一的营收规模有所增长,但利润空间受到一定挤压,部分中小商家甚至出现亏损。

闪购业务的高投入,最终也由电商业务买单。

阿里为了扶持闪购,投入了巨额补贴和营销资源,但正如中信证券研报所显示的,闪购带来的电商转化微乎其微,这些投入最终只能通过提高电商业务的佣金率来弥补。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商家的压力,导致部分品牌开始向抖音、拼多多转移资源。

阿里的加速变现,本质上是业务增速放缓背景下的阶段性调整

当平台的规模增长进入平稳期,通过优化收入结构来提升盈利水平是行业通行做法,但这一过程需要兼顾商家的长期经营空间——毕竟商家的忠诚度取决于平台能否持续提供合理的利润,阿里后续或需通过更精准的流量匹配、更灵活的费用政策,来平衡平台与商家的利益。

05  谁能站稳下一个十年

如今,字节跳动以4800亿美元的估值领跑行业,拼多多手握充足现金储备稳扎稳打,而阿里则还在四处扩张寻找新增量。

曾经的电商王者,能否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找回增长势能?

或许答案不在于能否打赢一场外卖战,而在于能否放下焦虑,回归电商本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为商家创造更健康的经营环境。

中国电商行业的竞争从未停歇,这场由字节、拼多多与阿里主导的三国杀,还将持续演绎。但可以肯定的是,格局重构的大幕已经拉开,旧的秩序正在被打破,新的规则正在建立。

未来十年,电商行业的王者终将属于那些能够洞察时代变化、聚焦核心价值、持续创新的企业,而那些迷失在流量迷局中的玩家,终将被时代淘汰。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电商格局悄然变换,抖音终将超越阿里?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