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宋中杰:以顺风车出租车相结合去应对城市交通两大根本挑战

DoNews8月20日消息(程梦玲)8月19日,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汽车之家承办的2021年中国汽车新消费论坛上,嘀嗒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宋中杰发表了《以科技赋能和模式创新,合力推进「零碳交通」》的主题演讲,与各界人士和用户分享嘀嗒对移动出行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及在碳中和大潮之下,嘀嗒的创新实践。

宋中杰谈到,过去九年,移动出行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网约车的模式并没有明显提升出行系统整体的效率。商业出行的“固定供给”,无法应对潮汐出行的变化,反而随着网约车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拥堵加剧。

对此,嘀嗒探索出一条独特路径,即针对现有上路车辆的“挖潜增效”,而不额外投放运力,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赋能,专注出租车和顺风车,形成商业出行和互助出行结合的新方式。

宋中杰进一步分享到,在碳中和背景下,探索碳减排的出行方式是十分有意义。嘀嗒在今年推出“蓝多多计划”,成为全球首个帮助用户进行个人碳资产认证的出行平台,通过认可和鼓励顺风车车主和乘客,推动建立平台和用户持续践行顺风车碳减排行为的长效机制,助力实现零碳交通。

以下是宋中杰的全文演讲。

大家好,我是嘀嗒出行创始人、CEO宋中杰,今天很高兴能够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对移动出行市场的思考。

先来看移动出行市场过去九年的发展。

以网约车为代表,我们看到网约车的出现,使得公众的打车出行体验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解决了打车时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同时,网约车的出现极大缓解了供需矛盾,改变了过去四轮出行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九年后的今天,供需基本达到了相对来说的平衡。可以说,过去九年,移动出行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任何一个模式创新,任何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都是以效率驱动为核心的。但是,网约车的模式并没有明显提升出行系统整体的效率,反而是随着网约车的发展,道路拥堵加剧。从北京和纽约的一些研究报告,都充分证明了美国的纽约和中国的北京,城市拥堵是随着网约车发展规模的扩大而加剧的。

过去,网约车通过增加供给的发展方式走到了今天。那未来,这种方式是不是还能够持续,是不是应该有新的方式出来?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直面交通出行的特点和它所面临的挑战。

现有商业出行难以经济化地解决出行潮汐问题

交通出行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有两大根本的挑战,是所有移动出行平台必须去面对和解决的。

首先,地面交通最大的制衡,最大的边际条件就是道路拥堵。我们看中国的城市,现在已经拥有2亿多的私家轿车保有量,有74个城市汽车的保有量超过100万,其中有三个城市超过了400万,两个城市超过500万,北京更是超过600万。北京每平方公里汽车的拥有数量密度甚至超过了纽约。

我们再看路上的拥堵情况。根据调查,一线城市在通勤时间段里面有将近50%是拥堵状态,平均拥堵时间接近40分钟。这些数字都已经表明,我们现在的城市道路基本上达到了它的承载极限。所以,通过持续增加供给去满足更多需求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一个特别令我们痛心的事情,上路车辆的座位平均使用数只有1.5个,有超过2/3的座位是完全闲置的。

第二个,出行是有明显的潮汐现象,有明显的波峰和波谷。过去传统的巡游出租车,它是没有办法去满足这种潮汐变化的需求,它的供给是固定的,所以一定会造成波峰供给不足,波谷供过于求。再看近期发展快速的网约车,随着合规进程的加速,网约车的供给跟出租车的供给越来越相似,都是固定供给的方式,无法解决潮汐矛盾。

所以可以看到,商业出行的出租车模式和网约车模式,对于潮汐出行的变化是没有办法通过有效经济化的方式去解决。那有新的方式出来吗?

挖潜增效,固定供给与弹性供给相结合

嘀嗒出行则通过结合出租车和顺风车,试图解决城市交通所面临的这两个最根本的挑战。

顺风车挖掘了上路车辆的空座,释放了额外的运力,但并不增加上路的车辆次数,也不增加道路拥堵。我们看到中国很多城市,为了解决车辆和道路的矛盾,基本上都采用“堵”的方式,要有限购,还要有限行。但是我相信顺风车的模式,相当于出行里面的大禹治水的方式,起到了一个“疏”的作用。

 

顺风车的运力是极具供给弹性,特别是在需求的波峰,而波峰的运力也是最大的。而出租车方面,我们是希望对已有的出租车运力,通过科技赋能提高它的效率。

所以,我们利用顺风车的弹性供给,加上出租车的固定供给,经济化地去满足解决出行的潮汐需求的变化挑战。我们用一个关键词,就是“挖潜增效”。

数字化整个出租车服务链条,未来司机服务星级可上顶灯

具体再看一下嘀嗒的「出租车·新出行」战略。网约车的出现,实际上是增加了一种新的打车方式去跟出租车竞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网约的方式最终会取代扬召,消灭扬召出租车。

但我们看历史数据,这种现象并没有发生。网约车对出租车的冲击历经九年,但今天出租车依然有150万辆合法的运力,每一天有将近5500万的订单,一年有超过5000亿的GTV,它现在占到整个四轮出行市场的70%以上,体现出我们难以想象的生命力。

我想,生命力的来源主要是跟我们的中国城市的格局相关的,中国的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道路十分有限的城市格局,所以我们发现,在很多地方和场景下,出租车的巡游扬召的方式,能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效率。

比如在高铁站、机场酒店门口,包括像CBD和繁华的商业区,巡游出租车的用户体验和效率都好过网约车。所以我相信在未来扬召不会消亡,一定会存在,未来打车一定是扬召网约并存融合的方式。嘀嗒就是依托传统的现存出租车运力,通过科技赋能和模式创新,去打造一个扬召网约融合并存的新一代的移动出行方式。

当然,传统的巡游出租车里面有很多的不足和短板,比如服务机制的缺失,造成了用户对出租车服务一直以来满意度并不高,另外还有效率的不足。但是嘀嗒用“三化”的措施,即数字化、网约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去彻底改造、数字化整个出租车的服务链条,全面提升出租车的服务效率和体验。

可喜的是,嘀嗒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应用和服务,并已经在西安全面落地。比如服务机制的问题,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智慧码,让所有扬召用户在上车后,通过手机扫车内的智慧码,就可以把原来的线下订单数字化。

数字化以后,我们的用户就可以对司机的服务好坏进行点评,因此建立了一个以用户点评的方式来评价出租车司机服务好坏的机制。同时,我们利用线上的派单抢单机制,对服务好的星级司机进行倾斜。这还不够,因为90%以上打出租车的用户依然使用扬召,所以我们通过把服务可视化,服务星级与顶灯连通的方式,让所有线下场景的用户都可以直观看到出租车司机的服务好坏。

比如有一天你去西安,就可以在大街上看到有五星的、四星的、三星车辆在跑,看到五星,你知道他是一个服务最好的司机。这就让我们的用户,在很多线下场景,可以选择能够提供最好服务的司机,因此又打造了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我们相信,评价体系加上优胜劣汰的机制,建立了一个内生的驱动,让出租车司机的服务能够持续提升。我想有长期的机制,就会使得出租车服务真正能够得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另外刚才说到,扬召用户通过扫我们的智慧码,可以享受很多线上的服务。比如你去西安,你不知道一个地方怎么走,你跟司机方言交流也存在困难。你扫完智慧码,在我们的小程序里面就可以输入目的地,直接生成线路,并且自动同步到司机的导航软件里。你也可以扫智慧码之后,线上直接支付,并且可以有电子发票。如果你的公司是购买了出租车的企业服务的话,那么你不管是用网约出租车,还是用扬召出租车,都可以享受企业用车服务,不用自己支付车费。

我们也推出了一个应用,叫打车助手。当用户站在马路边,打开出租车智慧出行小程序,可以呼叫离你最近的空驶的出租车,这就极大避免了我们现在打出租车时经常碰到的现象:就是叫了一辆网约出租车,在等司机接你的过程当中,尴尬发现眼前驶过一辆甚至两三辆的空驶出租车,而我们的扬召数字化服务就可以杜绝这种现象。

我们还推出了智慧巡游的产品,给每一位司机师傅都配备了一个“智慧大脑”,让他从原来仅凭个人的经验巡游,变成可以依托大数据的智慧化巡游。比如在今天这个地方,这个时间,应该是往左拐上某某大街,能让他最快接到下一个乘客。

所以我相信,我们通过科技赋能模式创新的方式,能够促进中国出租车行业的转型升级,让出租车能够重新成为市民的首选,重新成为我们每个城市亮丽的流动名片。

 顺风车:释放7亿私家车空座的利他潜能

我们再看一看顺风车,顺风车跟大家熟悉的网约车有两个根本上的不同,首先是司机的行为的不同,我们看到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在服务的时候都是没有自己的目的地,用户想去哪儿,司机就去哪儿,而且随时在线。

但是顺风车车主,是以自身出行目的为前提的,有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行程,所以顺风车是一个真正的出行的共享方式,是在车主到达出行目的地的前提条件下,把他车上的空座分享给同路乘客。

第二个不同就是司乘关系,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司乘关系都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但是顺风车是一个互助的关系,更加是平等和利他的体现。

顺风车已经有七年的发展历程了,到今天顺风车行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我们看到,未来这个空间要远远大过目前的市场规模。

我们中国现在已经有2亿多的私家车的保有量,每天会有超过7亿个空座在路上行驶,未来5年会持续增长。大家想象一下,如果1%的空座分享出来,每一天就将近1000万订单,那么5%分享出来要有数千万的订单,每年的GTV也达到数千亿。

与汽车行业及广大用户,合力推进“零碳交通”

全球现在都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想尽各种办法去降低碳排放,中国更是如此,咱们中国政府承诺,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减少碳排放是一个十分伟大的目标,也十分艰巨,交通运输领域占到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是仅次于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部门,过去九年平均增速5%以上,所以我想,我们追求探索交通零碳排的出行方式是十分之有意义。

刚才讲到的顺风车,它是真正的不增加上路车辆次数,去提供额外运力的方式方法,极大地减低碳排放。在今年6月6日是第二个国民顺风日,作为国民顺风日的联合发起方,我们正式发布了“蓝多多计划”,这将有望实现全球出行行业首次,对用户的顺风出行减碳贡献值进行权威认证。

我们嘀嗒联合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船级社等四家权威机构,推动出台“中国第一个顺风车碳减排方法学算法标准”。

 

随着未来顺风车逐渐进入主流市场,我相信到那个时候它的碳减排量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我们希望尽快能够将这样的算法公布给全行业,并且通过国家认证,早一天能够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让这种方式去认可和鼓励我们每一位参与到顺风车里面的乘客和车主。

我相信,听我演讲的很多朋友都是汽车之家的车主或者准车主,我相信有很多人已经是成为我们嘀嗒顺风车车的车主和乘客,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为中国顺风车的事业添砖加瓦,让我们所在的城市更美好。

在出租车方面,我们是通过提升效率来降低碳排放。据统计,目前出租车在全国空驶率普遍在30%以上,部分城市达40%。我们希望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方式,提升效率,如果我们能够把空驶率降低10%到15%,那么每一年最多可减低的碳排放会超过700万吨。同时我们也希望,跟汽车制造厂商和出租车公司一起去加快能新能源出租车的转型落地。

我们嘀嗒出行,真诚希望与所有的广大用户和汽车行业的从业者,共同努力一起去推动零碳交通的尽早实现。

 

 


标签: 嘀嗒出行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