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职业教育的都是“差生”吗?毕业后工作究竟好不好找?

撰文|小不董

编辑|李信马

题图|IC Photo

前几天,北京地区的中考刚结束,就因为试题过于简单而冲上了热搜,660分满分,仅海淀区655分以上的就有517人,而之后曝光的中考数学试题,也让不少家长感到欣慰——就这个难度,辅导孩子上高中还是没问题的嘛!

图片来源:网络

与北京相比,不少地区的中考,难度要高很多。不过,再简单的中高考,都会起到筛选和分流的作用,这也涉及到一个大多数人并不期待的选项——职业教育。

多年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因为历史原因,很多人对职业学校抱有“差生才去读”的刻板印象,对其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4月通过的《职业教育法》中,我国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参加职业教育能学到知识技术吗?还是只是混日子?毕业之后工作好找吗?待遇怎么样?

我们采访了来自北京、深圳、青岛和威海的四位受访者,其中两位是在校学生,还有两位已经毕业工作多年,通过他们真实的经历,来还原职业教育的真相。

宋铭 16岁 深圳 2021年开始职业教育

16岁的宋铭家境比较好,从小学开始踢足球,被保送到了一所不错的初中,本想靠着体育特长进入深圳数一数二的高中就读,没成想文化课拖了后腿,于是去了东莞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就读……

我爸爸开了一家公司,妈妈就是全职在家,从小学开始我就一直踢足球,以体育生的身份保送到了初中,深圳有一所高中招足球特长生,专业也是全国数一数二,我想这所学校不错,也没有准备其他的备选。

我们班有30多个人,20多个特长生考上了高中,但我就属于运气差点的,中考的时候文化成绩不够。没办法,我就听了爸妈的意见,来东莞这所职业技术学院上学,选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这个专业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基础的学生,还好老师都比较认真负责,会从头讲,只要用心学还是可以弄明白的。

我们的班主任换了两次,前两任年纪大一点,管理方式有点问题,导致同学们都对他们有点意见,相互之间对抗情绪比较严重,那两位班主任就辞职走了。后来这位班主任来了以后,对我们像朋友一样关心,没事就煮点东西来我们宿舍大家一起吃,学习上也一样,不懂的问题去问他,也会认真的教我们,现在的老师有两位20来岁的,还有两位30来岁的,其实岁数跟我们差不多,交流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大家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这些老师学历都不差,管理方式还有教学方式都挺好的,所以说只要你认真学,不是完全学不进去或者上课经常开小差的,都会有所收获。但是学校的硬件条件,比如教学设施、实验室什么的,就说不上高级也差不到哪去,比较一般吧。

发愤图强的学生也有,一个班最多5到10个吧,因为有很多人是考上了高中,但不是公办的是民办的,学费比较贵,家庭条件也不算好,家里没资金支持他去上高中,就被迫来了这所职校,比较努力的话能排前几。

我们学校人倒是挺多的,因为有中职部和大专,我这个就属于中职3+1,语数英加上计算机证书,一共上3年,学费一年是一万七,因为我不是东莞户口,要多交3500。这些费用不包含校服,要另外买,而且去宿舍以后要强制购买床上用品,其实就一个被子、一个枕头、一个凉席、一个桶,还有一个洗漱杯,就收我们380,我觉得挺贵的,枕头特别硬,根本睡不好,过了几天我就把家里准备的带到了学校。

同学们大多数父母都是打工的,一年一万七的费用对很多家庭来说也是挺大的开销。每次在学校交电费,我说一人充50块,然后就一两个月不用交了,他们说不要,没钱,然后就一人5块5块的充,用不到一周,有时候空调开着开着就停电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之前见过的世面不太一样吧,我跟很多人玩不到一块,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之前宿舍6个人,其他5个我都玩不来,就换宿舍了,现在和大家相处挺好的。

从去年来到这所职高,快有一年的时间了,当时学校招纳新生饼画的有点大,宣传册上写的是大专那样的4人宿舍,来了以后发现是6人间;学校本来有两条小吃街,可能疫情影响吧,第二个学期来就全都没了;我本来很擅长足球,很期待社团活动,但是一直都没有人组织过。刚开始我心里有点接受不了,这种情绪困扰了我小半年时间,但是既然来了也只能说服自己接受。我没有报五年制的大专,就是因为我想把语数英学好一点,再拿个计算机证书,去考一个好点的大专,再努力升学,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争一个好前程。

杜伟 18岁 北京 2019年开始职业教育

2004年出生的小杜,家住北京通州,初二开始学体育,本想上体校,但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顺应随迁子女政策开始职业教育,学习影视后期专业……

我一直跟爸妈在通州居住,但是户口不在本地,从初二开始我就学体育,水平应该是足够的,本来想高中直接上体校,但是中考单科平均分70多,有点失利。老师建议我去上职高,因为我爸妈在北京的社保交够年限了,所以没有本地户口也能上,本来一年六千左右的学费也可以减免,学校里面享受这个政策的学生大概占30%。

中考分数出来以后,面对分流,第一天刚听到消息的时候感觉挺遗憾的,大家以前都坐在一起学习,突然有一天就要走上不同的道路,人为的被分开了。但后来也就很坦然了,实际上大家都是比较平静的,我也从来没有埋怨过什么。

决定要去职高,我一开始心里有点抵触,感觉职高都是学习不好或者混日子的学生才去,真的到那以后才发现,有很多人跟我情况差不多,也有不是本地户口的一些外地生源的好学生,挺有才华又有特长。上完初中不想读高中的,或者家里有钱不想竞争了,就随便上个学的也有,但是很少。

我现在就读的是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学影视后期专业,我感觉学校在师资力量上还是挺雄厚的,我们在机房上课,计算机的配置也足够好。我之前就对影视这一块比较感兴趣,我19年刚初中毕业的时候,有个哥哥带我去过传媒大学那边的一个摄影棚,我看到摄影师的设备,还有灯光控制,就感觉非常帅。

我上的是3+2,三年中专两年大专,第四年上完之后,剩下那一年就可以去实习了,第五年再发毕业证,相当于是上四年。班主任会给我们提供去年师哥师姐的实习报告,他们去的也就是一些小公司,工资比较少,在北京不到3000,刚入行的学生薪资,我了解到的大概是四五千,应该是专业知识水平还达不到社会上的需要吧。

工作截图 图片来源:杜伟

学校会提供一些实习单位名额,好的公司就要求在专业课上达到前几名,老师会先推选一些优秀的去参加双选会,比如学生会或者国旗队的,我在入学第一天就加入国旗队了,经过三四年也当了队长,在双选会里,被多个公司选中的话,自己再选择一家。

日常生活中的杜伟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那些正常上高中的同学,我们偶尔也会聚一聚,他们总是说我太闲了,特别羡慕我这种生活,但是我感觉这就是不同的人生方向吧,我至少现在知道怎么跟一些人交往,怎么能稳住人脉,还有控制金钱,我一般不会有太大的花销。我也想过职业发展的问题,打算前几年先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干,最好能认识一些人,再努力到大型的私企公司去,有机会的话自己闯一闯。

于晓彤 29岁 2011年参加职业教育

于晓彤从小就跟奶奶一起生活,妈妈在中国台湾,本打算高考结束后直接去妈妈安排的大学就读,但因为居住证办理太慢,为了不耽误时间,她决定先在本地进行职业教育……

我是离异家庭,爸妈都不在我身边,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深圳了,妈妈去了中国香港,后来嫁到了中国台湾,我从小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边长大,跟父母可能几年都见不上一回。爸妈对我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我成绩不好——我不爱学也学不会——只是送我上好的私立学校,给我钱,成绩不好就补课,就算是补偿我了。

我清楚地记得,初中我是没有周末的,全是各种各样的补课,都是在老师家度过的,不是在数学老师家,就是在英语老师家,不过补课我也不好好上,到初三我去都不想去了。

本来我妈妈是希望我去台湾念书,但没有居住证的话,我只能以探亲或者旅游的名义去台湾,最多也就待15天吧,没有办法在那边念大学,这个证要办两三年,这期间我不可能一直玩,所以就先在本地的青岛外事服务学校读了商务日语,总比在家待着啥也不干强。

职业学校可能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秩序差、比较混乱,或者经常发生校园霸凌,但我该干什么干什么,从来没有参与过所谓的打架斗殴,也没人找我麻烦,平平淡淡地过了三年,并不觉得有多乱。

因为之前被家人管得太严了,我在职教的时候有点叛逆,从外形上抒发不满,学校对于着装是有严格要求的,也不允许染发,我就去染了头,金黄色的锡纸烫爆炸头。然后我就被全校点名批评了,告诉我下午的课也不用上了,把头染回来,我也没去,僵持了一个星期。

毕业后我去台湾上了辅仁大学,跟职教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在职教,我们没有任何作业,周一到周四,下午2点以后的课就全是自习,学不学全凭自觉,下午教室都没什么人,因为老师不管,可能偶尔过来看一眼。辅仁大学也是走班制的私立大学,入学标准其实还蛮低的,可能交钱就能上,每学期一万二到一万五,还要交一些其他的费用,唯一的要求就是得有绿卡或者是本地人。职教的学费大概每学期两千,相比下性价比高一点。

我念完大学,2017年底就回来了,我妈是个女强人,我也不是个软柿子,这么多年没在一块儿,很容易就发生冲突了,我没办法跟她同个屋檐住。回来以后玩了两年,我一个朋友问我要不要上班,他们的文旅公司缺一个文职,相当于助理,我就去了,然后干到了现在。

公司的项目就是做一些景区的宣传活动,比如策划古镇的活动、汉服活动,我们做活动设计,还有搞露营基地,这也属于公司的副业。这份工作需要经常到处跑,去一些不太景气的景点做宣传,大多在很偏的地方。没有上一个正经的大学,对我来说多少也算遗憾,但我发现我的学历在这个行业还算是高的,很多人是没上过大学的,工作中还是要看实际能力。

或许我以后的孩子可以弥补这个遗憾,如果我赚很多钱,肯定会想办法辅导孩子的功课,如果家里没条件,就要看孩子的自觉了。也可能我会跟我妈一个想法——我给你提供便利,但你学成什么样,我说了也不算。

杨妍 29岁 2011年开始职业教育

距离杨妍2011年正式开始职业教育已经过去11个年头了,毕业以来她换了四五家公司,一开始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坚持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我爸妈是做小生意的,有一次去他们店里,听到一位老大爷说,有家省属直办的职业技术学校还不错,以后能在机关单位上班,因为我成绩不算理想嘛,就去看了看这个学校的简章,觉得还行,爸妈也比较尊重我的意见,我就去上学了。它是一个城市建设类的学校,两个比较优秀的专业,一个是建筑设计,另外一个叫做土木工程,我当时觉得土木工程肯定是要下工地的,考虑了一下就选了建筑设计,我的分数对于这个学校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第一志愿就录取上了。

我们学校原来在济南市中心,后来搬到了市郊,占地也大了很多。去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建设完成,我们的专教(专用教室)还在施工,当时在别人的专教里面上了一年课,第二年我们就搬到了自己的专教,教室大了一半,课桌也升级成了很大的能够斜撑起来画图的桌子。我们专业5个班,一班和二班学生的入学成绩比另外几个班要高,师资力量也比他们强一点,有几位老师是海归的博士生,后面几个班的老师可能就是普通教师。

我上的是正常的全日制三年,两年半上课,半年实习,就跟普通大学那种三年半上课、半年实习是一样的。学校在整个山东来讲,还算是小有名气的,毕竟是省厅办的,教学模式比较严格。一些基础理论还有软件的应用,跟本科学校学的差不多,但是正常来说这个专业要上五年,所以我们其实是比人家少上了2年的课,本科学校的专业课比我们多,讲的自然更详尽,我们就会跳着讲、压缩讲,很多学生破罐子破摔不好好学,最后没办法毕业,还要补考。

我觉得老师应该跟学生讲清楚,如果不能毕业的话,以后会面临什么问题,还有职业规划也没有和我们讲过。其实,如果身边没有人从事这个行业,比如我这样的,直到工作之前,只知道可以进设计院做设计师设计房子,但除此之外能做什么就不知道了。我们学校还特别喜欢查卫生,比如说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桌子上不能摆书之类的,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没有必要。

学校每年也会组织几场校招,但是质量不是很高,参与的企业也不多,比如我应该是去建筑设计院工作,但校招的时候,我印象中基本没有相关单位,很多人的实习报告也会作假,可能随便找个认识的人就把公章盖了,甚至有的人去保险公司干了半年,学校也认了,反正你曾经去外边工作过。

2014年,我自己网上海投找到了一家很小的私人事务所,包吃包住,我就很快乐地在那上班了,后来跟随公司到了惠州,老板一直没解决社保和劳动合同,我就离职了,然后在深圳待到了现在。中间换了几家公司,整体来讲,大公司的工资高一些,但工作偏向螺丝钉模式,能力提升少,事务所的工资低,但扁平化管理,项目也追求小而精成长得更快。

去年11月,因为行业不景气,还有被恒大暴雷波及到,我们公司降薪了50%,等到今年1月份的时候,行业大面积裁员,我当时在的公司裁的还算不多,大概十分之一,我不在名单上,不过我自己离职了。

我现在自己在家接一些私单,收入还算可以,但是不太稳定。接下来我考虑转行做IT,因为我觉得互联网是不会衰败的行业,虽然曝出了大厂大批量裁员的消息,但我觉得应该是阶段性的,互联网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东西,比如人工智能,我们建筑行业跟互联网其实是有交叉的,比如小库在做的智能一键生成建筑方案图纸的项目,所以我有考虑往这方面去走。

找工作的时候,一开始我也会因为第一学历不是本科而自卑,面试的机会都很少,所以我又去修了一个函授的本科,之后我都是拿本科去投简历的,效果好一些,但其实工作之后慢慢发现,因为上学的时候比较努力,我在业务能力上跟本科毕业的同事没有什么区别,晋升的速度也正常。建筑界现在基本上都是研究生,普通的学校已经“卷”不过了,想要好的机会就得读研,人家跟我提过非全日制的在职研究生,或者国外那种一年制的,有点刷学历的意思,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我的性格其实比较刚,会因为工作推进的问题跟我的老板起冲突,而且还不止一次,希望我以后能锻炼出来强大的内心,就像我导师以前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当你做一个建筑师,你一定要内心足够强大,当你接到一个电话说你家里破产了,你的父母病危住院了,你的伴侣跟你说分手,或者更糟糕的情况同时发生的时候,你还可以淡定的说一声——我知道了。”

(文中宋铭、杜伟均为化名)

标签: 职业教育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