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医生冲刺主板IPO:加盟失控触发系统性内控危机

据思维财经报道,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植物医生”)其深交所主板IPO申请已获受理。

资料显示,植物医生是主打高山植物护肤的品牌,创立于1994年,由解勇创办。截至2024年,植物医生在国内拥有超5000家门店,会员数量突破2400万。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17亿元、21.51亿元、2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2.30亿元、2.43亿元。

同期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22%、60.34%、58.90%,低于同行业平均数66.69%、68.28%、70.47%。

渠道建设方面,植物医生采用"直营+经销"的模式。2022年至2024年,经销模式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63%、63.82%和63.37%。

2024年,公司经销模式和直营模式下的线下门店收入分别为11.1亿元、5.27亿元,而经销模式和直营模式下授权专卖店、经销电商平台收入合计约为2.56亿元、2.63亿元。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8%、3.53%和3.08%。

2025年6月,植物医生完成了A股IPO上市辅导备案,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相较于原计划2023年11月完成的上市辅导验收,植物医生此次的辅导周期被延长了19个月。

延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需要整改内部控制缺陷,尤其是加盟店管理混乱所引发的合规风险。辅导机构在报告中指出,加盟商违规销售、虚假宣传以及供应链监管漏洞等问题,已经暴露了公司系统性的风险。

目前,植物医生超过70%的门店为加盟店,但多地的监管处罚案例显示,公司供应链管理存在明显的漏洞,加盟模式失控。

2023年,湖北赤壁的加盟店因销售违规添加美白成分"377"的普通化妆品,被处罚没9.1万元;四川渠县的门店因虚假宣传产品具有"国礼"属性,被罚款5000元;关岭、襄汾等地的门店还因销售过期产品、缺失台账等问题接连受到处罚。尽管植物医生总部声称已"召回遗漏",但仍有部分加盟店的遗留产品在市场流通。

2023年6月,关岭植物医生化妆品店因经营超过使用期限的"滇青瓜水漾舒润凝露"化妆品1瓶,以及化妆品标签不符合规定的"滇青瓜水漾舒润乳液、高山松茸鲜活盈亮玉肌水、高山松茸鲜活盈亮面霜、雪莲美白淡斑晚安霜"化妆品各1瓶,被罚款0.4万元。

除此之外,植物医生的产品质量也饱受争议。2022年,植物医生的"紫灵芝多效驻颜洁面乳"菌落总数超标21倍(21000CFU/g),涉事批次产品被责令下架,然而在通报后数日,该产品仍能在电商平台销售。2023年,赤壁门店销售的"高山松茸"系列化妆品又因违规添加成分被处罚。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植物医生曾借助"国礼"叙事来塑造品牌溢价。门店导购一度宣称产品曾作为礼物赠予"乌克兰总理、澳大利亚前总理",但随后又改口称这是"董事长个人行为"。律师指出,此类未经授权的宣传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最高可处以广告费用10倍的罚款。

植物医生冲刺主板IPO:加盟失控触发系统性内控危机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