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7月24日消息,当你戴上一款眼镜,不仅可以实现办公、娱乐一体化,还不影响日常生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近期,DoNews记者体验了这样一副眼镜:佩戴前适配好适合自己的镜片(小编是近视),然后把它架在鼻梁上,没有什么异物感和承重压力。接下来,一块如影院的大屏悬停在视线前方,不管头怎么晃动或旋转角度,画面是稳稳地停同一位置。
连接电脑之后,就可以做多任务处理了,办公、玩游戏、甚至看电影,都可以在一块屏幕上完成,且整个过程并没有与现实生活割裂——你可以看到对面走来打招呼的朋友,也可以随着周遭光线的明暗,调整镜片的颜色深度,以保证达到舒适的画面效果。
这是来自AR眼镜头部道头部玩家XREAL发布的 One Pro,7月22日的北京,DoNews与其他媒体来到了XREAL的办公地点,不仅体验到了空间计算的魅力,而且还与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产品负责人刘宗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聊了聊AR行业的长期主义,以及XREAL看到的“水下的故事。”
1、57度视场角+3ms超低延迟
XREAL One Pro是本次发布会的重头戏,继2024年12月XREAL One以“消费级AR眼镜标杆”之姿引爆市场后, One Pro在性能、显示、交互上全面进化。
刘宗楷在发布会上表示,One Pro是XREAL在便携大屏AR眼镜领域多年深耕的成果,也是当前全球视场角(FoV)最大的消费级AR眼镜产品,达到57度,远超同类产品。
这一重大突破源于XREAL通过自研光学方案推出的全新X Prism光学引擎技术,该方案创新性采用介质内全反射(TIR),使得视野更宽阔、显示更纯净、体积更小巧,让虚拟画面从“眼前一块屏”跃迁为“环绕式空间画布”。
“我们相信,视场角越大,沉浸感越强。但更重要的是,边缘清晰度、延迟控制和佩戴舒适性都要同步提升。”刘宗楷强调,“One Pro正是在这几个维度上实现了全面突破。”
此外,One Pro继续沿用XREAL自主研发的X1芯片。过去一年,XREAL最引以为豪的成就之一,便是推出全球首款专为AR设备打造的协处理器——X1。内置空间计算能力,不仅实现了3毫秒端到端延迟,还可搭配 XREAL Eye(可选模块化摄像头)解锁 6DoF,实现了3DoF与6DoF空间锚定的极致稳定体验。
“X1带来的体验,至今仍是行业对比与追赶的方向,但至今无人能及。”创始人兼CEO徐驰表示,该芯片真正实现了设备的“通用能力”,支持连接游戏机、iPhone、Linux设备等多种平台,提供完全一致的高质量体验。“我们曾说,算法的尽头是芯片化,而X1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实践。”他补充道。
工作人员表示,One Pro可以通过type c支持有线投屏的接口连接Windows电脑、安卓手机、Mac、iPhone及Steam Deck等设备。目前新品已在CES期间开启海外预订,自5月起陆续发货。国内市场于7月22日启动线上预订,售价为4299元。发布当日,京东平台已有2.6万人进行线上预约,未发先热。
2、Project Aura:空间计算的完成体
2025年5月,在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上,Google宣布与XREAL联合发布新一代智能眼镜Project Aura,XREAL也成为Google全球AR领域首家且唯一合作的中国企业。
据悉,Project Aura不仅是Android XR平台的第二款官方设备,更是Google首款眼镜形态的XR设备。
“相比Google Glass,Project Aura将是一款基于终端硬件技术ready、AI技术ready,以及行业供应链ready的革命性产品”,曾参与主导Google glass项目的相关人士在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Project Aura将采用分体式架构,搭载自研的升级版X1S芯片,性能提升25%,支持多任务处理与算法整合,视场角(FoV)突破70度,真正实现接近AR头盔的沉浸体验,同时保持轻量化设计。
徐驰表示,其首次实现了头盔与眼镜形态的无缝内容迁移。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态的问题上,徐驰与团队对此有着清醒认知——在科技巨头垄断的生态格局下,中国企业需要找到差异化的生存之道。
一年前徐驰坦言,AR眼镜至今仍未形成真正的内容生态。这一判断到如今并未做出太大的改变。
徐驰告诉DoNews,只有规模化的生态才有价值。当前AR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不是生态太少,而是生态太多导致的严重碎片化。这种碎片化既分散了开发者精力,也增加了用户的选择成本。
XREAL采取了双轨并行的务实策略:一方面,在便携大屏产品线上完全"去生态化",通过自研芯片和系统优化,将其打造为纯粹的硬件外设。 另一方面,在智能眼镜产品线上选择"站在巨人肩膀上",与Google合作开发Aura系统。
徐驰直言:"我们不想在消费者面前重新造轮子。"这种开放协作的态度,使XREAL能够借助安卓XR的生态基础,避免陷入创业公司独自培育生态的泥潭。
3、徐驰:希望大家更关注“水下的故事”
当下,AR/AI眼镜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概念之一,各种公司、产品层出不穷,市场上更是出现“百镜大战”的声音。这其中,XREAL成立不到十年,“资历”不算最久,但却是目前全球XR领域最有分量的科技公司之一。
资料显示,XREAL不仅蝉联Fast Company评选的XR领域里最具创新性的企业,且也是唯一一家中国企业获此殊荣。销量方面,据IDC数据,XREAL连续三年蝉联AR领域全球销量冠军,且在2024年全年市场份额是第二、三、四名的总和。2025年第一季度,XREAL在全球AR/VR大行业中,份额位居全球市场前二,仅次于Meta,超越字节跳动。
然而,在本次发布会上,这家已露出锋芒的企业却给出一种审慎态度,为狂欢的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冷思考。
徐驰表示,回望过去十年,AR/VR赛道吸引了包括苹果、Meta、Google、微软在内的所有硅谷科技巨头入局,OpenAI近期也加入战局。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十年间整个行业只有高通作为“卖铲子”的芯片供应商实现了盈利,另外,除Ray-Ban Meta通过巨额补贴和时尚属性勉强达到200万销量外,没有任何AI眼镜单品能够突破百万销量大关。
这一现象揭示了AR/VR产业的两大本质特征:极高的前期投入门槛和极长的回报周期。
“中国市场上演的‘百镜大战’,就显得尤为魔幻。”在徐驰看来,这种泡沫化的市场行为不仅无助于行业发展,反而可能透支用户信任,延缓产业成熟进程。
这也决定了XREAL选择的道路。XREAL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自主研发芯片和光学技术,这些"硬研发"投入如今形成了显著的代际优势。
XREAL的产品策略体现了战略定力:一方面"仰望星空",坚信空间计算终将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代终端,并与全球顶尖技术企业合作;另一方面"脚踏实地",聚焦便携大屏等细分功能,通过做减法打造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
这种长期主义的思维方式,是XREAL坚持的,也是徐驰所呼吁和倡导的。“我们想让大家降降温,因为我们看到了水下的精彩,但很可能在一两年、两三年之内才能带去大家的生活中,因为硬件本身就有一定的滞后性。”
此外,徐驰还表示,若要实现更长期的佩戴和更广泛的普及,轻量化设备将成为关键突破口。XREAL的目标清晰而坚定:通过持续创新,让轻量化眼镜承载80%的头戴式设备体验,同时仅需付出20%的成本——包括重量和价格。这一优势使得轻量化眼镜形态在长期竞争中更具潜力。
发展AR眼镜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技术的深度融合和硬件性能的提升,这条赛道将逐步走向成熟。像XREAL这样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具备战术灵活性的公司,或许会给出非常不一般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