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凌波OS:九号做了个什么?

撰文:李信马

近期,九号公司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凌波OS(NimbleOS)短途交通全域操作系统。谈起九号,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两轮电动车”,而操作系统,则会让人联想到人手一部的手机、日常办公用的电脑,还有昂贵的智能汽车。

九号公司为什么会研发操作系统?这一系统又将如何重塑其产品生态?

带着这些问题,在半个月之前,DoNews就和一众科技媒体受邀参加了对九号公司的采访,了解凌波OS背后的故事。

01、什么是凌波OS?

来自九号公司的官方介绍,是以「持续升级、能力融合、云边端协同」为核心特性,构建起覆盖短途交通全场景的智能生态底座。

 

就像早期的汽车完全不存在智能一样,早期的电动两轮车相比自行车也只是多了一个电机。而九号公司作为电动两轮车领域智能化的领军者,正推动电动两轮车或者说短途交通工具,从 “工具属性” 向 “智能伙伴” 跨越。他们将行业的智能化历程分为了几个阶段:

以软件打破硬件束缚开启 “真智能1.0”,通过软件定义驾控体验实现 “科技平权” 的2.0时代;构建开放生态、让车辆持续进化的 3.0 阶段。

凌波OS通过统一架构与协议,实现了整车硬件的深度协同,让电机控制、电池管理、传感器感知等功能从 “孤岛” 变为有机整体。此外,凌波OS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车端,其技术核心在于云边端的高度协同。简而言之,通过云端算力的支持、边缘设备(如手机)与车机的紧密协作,凌波OS能够实现以往依靠车辆自身所无法完成的复杂智能化功能。

 

内核上,凌波OS虽然同为“系统”,但和我们熟悉的安卓、鸿蒙等操作系统却有所不同。九号公司CTO刘淼表示:本质上,鸿蒙系统的定位聚焦于人机交互,因此其设备间数据共享及跨设备功能中,用户能直观感知的主要是屏幕共享能力,例如手机与平板、车机等设备间可实现屏幕共享,这种共享的延迟通常控制在20毫秒量级,但数据传输量较大。而凌波OS要解决的是短途交通场景下的问题,交互的数据量较小,但对确定性要求更高,在底层架构上就存在不同。

02、凌波OS能做什么?

了解差异,也就懂得为什么要研发凌波OS ,在九号公司看来,“自研系统”是技术积累与用户需求驱动下的必然选择,是短途交通领域智能化变革的关键里程碑。从技术价值而言,凌波OS 彻底破解了早期行业的 “技术碎片化” 困境。

在发布会以及媒体沟通会上,通过视频和描述,九号公司也展示了凌波OS对用户的价值。比如适合力气小的女性用户使用的“零力推行”功能,最初可能只在某款车型上才有,但一些具备相同硬件水平的车型,在凌波OS的加持下,也可以通过后续OTA更新这一功能,就像手机的系统一样,在硬件能够提供支持的基础上,可以最大化挖掘相关功能。

 

续航是电动车的核心指标之一,但是整车的全生命周期,完全不换电情况下电池的衰减自然衰减会带来续航的降低。有了凌波OS可以在云端匹配最好的校准的曲线,让产品在几乎整个生命周期当中,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最优质的智能骑行体验。同时,通过云端算法补偿,还能通解决两轮车行业长期存在的电量、续航计算不准确问题。尤其是在传统框架下,电量数据往往只来源于单个计算模块(如SOC/SOX误差),云端算法可以让电量监控和续航预测的数据更加准确。

还有哨兵模式,其实本质上是通过凌波OS整合车辆原有传感器、新增传感器(如摄像头)及仪表能力,形成的安全新功能。可以说,凌波OS软硬件解耦与重组的能力,能根据车型硬件能力底线提供软件功能上限,进一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与功能扩展性。

作为智能化基座,凌波OS还能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比如支持主题商城与UI定制,用户可以获得更多有趣的UI显示、仪表界面布局,还有通过各种趣味功能调节骑行心情。

 

以往重大更新的时候,老车型可能要等待,而将系统架构统一至凌波OS后,凌波OS 支持一键 OTA 升级,老车型也能同步享受新功能,功能迭代周期大幅缩短,无需漫长等待。据悉,凌波OS将覆盖九号全部新老车型,还将解锁更多智能功能。

“凌波OS并不是针对某一个车型去做的,它是针对我们车型上所有的零部件,都用这一套操作系统。我们是普惠,所有的车型都会用凌波OS整套的架构。我们常说一句话叫‘软件发挥着硬件的能力’,硬件决定了系统的性能下限,软件决定着系统的性能上限。有了凌波OS以后,我们的硬件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刘淼总结道。

结语

马克·安德森曾在文章《软件吞噬世界》中写道:软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世界。

操作系统也是软件,凌波OS的发布,让我们看到,短途出行也从硬件为主,到越来越多被软件渗透,也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开发、高适应性、标准统一、安全可靠,在底层架构上具备这些特点的凌波OS,也会为九号全系产品提供稳定运行支撑。未来,凌波OS还将开放第三方开发者平台,推动短途交通智能生态的繁荣发展。

标签: 凌波OS
拆解凌波OS:九号做了个什么?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