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8月22日,北汽蓝谷旗下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极狐发布了一款小型纯电SUV极狐T1,聚焦年轻消费群体与城市通勤一族,预售价区间为6.88万元至9.38万。预售仅六天,极狐T1的订单量就已突破25000辆。
图源:极狐官网
极狐T1的市场反馈固然成功,但曾誓要对标特斯拉和蔚来的“一号工程”极狐,如今选择将产品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内,这不仅让外界对其高端化战略的走向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也从侧面折射出极狐正试图以低端车型换取生存空间。
01.
从高端标杆到“国民电车”
极狐的诞生承载着北汽蓝谷的高端化梦想,其早期推出的极狐阿尔法T、极狐阿尔法S、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兼具极狐的核心技术与麦格纳、华为、宁德时代等顶级供应商的强力背书,从研发、设计、架构到制造标准均彰显出高端的定位。
极狐阿尔法T是极狐的首款量产车型,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和蔚来ES6。后续推出的极狐阿尔法S的最高售价逼近35万元,而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更是将售价区间提升至40万级,试图在高端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然而,现实却给极狐的高端梦泼了一盆冷水,其高端车型的销量增长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目前,极狐在售车型包括极狐阿尔法S6、极狐阿尔法S5、极狐阿尔法T6、极狐阿尔法T5、极狐考拉S、极狐考拉、极狐T1等,其中极狐T1于9月11日才正式上市。在其他车型中,极狐阿尔法T5、极狐阿尔法T6、极狐考拉S、极狐阿尔法S5和极狐考拉的售价区间均位于10万元至20万元,只有极狐阿尔法S6的售价区间突破了20万元。
极狐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8月,极狐的销量为10554辆,同比增长5.5%;2025年1-8月的销量为75493辆,同比增长110.5%。
虽然极狐并未公布各车型的详细销量数据,但根据极狐已披露的数据及乘联会、汽车之家、懂车帝等第三方统计数据进行估算,2025年1-8月,极狐阿尔法S5的销量超过25000辆,占比约为33%;极狐阿尔法T5的销量超过24000辆,占比约为32%;极狐考拉系列的销量超过15000辆,占比约为20%。
2025年1-8月,最高售价平均数约为15万元的四款车型合计占据了极狐销量的85%。作为对比,2025年1-8月,特斯拉Model Y和特斯拉Model 3同样合计贡献了约85%的销量,但该两款车型均价却超过了26万元。
极狐于2016年11月诞生时,北汽蓝谷明确将其定义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对标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品牌,但实际上极狐的高端车型销量惨淡,始终没能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其高端化战略也已阶段性失败。
此外,售价不断下探进一步降低了极狐的品牌价值。为了挽救销量,自2023年起极狐针对旗下车型多次大幅降价。据不完全统计,极狐阿尔法S5共进行了两次降价,配合优惠政策,部分车型的终端售价降至10.28万元;极狐阿尔法T5经历了三次降价,再加上区域促销,部分车型的终端售价降至11.58万元;极狐考拉S进行了一次降价,但配合限时优惠政策,终端售价为9.98万元,成为极狐首款“万元级”车型。
尽管多次降价促销带动了极狐的销量增长,但也导致其品牌形象受损严重,甚至被绑上了“高性价比”标签,与其高端化初衷背道而驰。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极狐不得不继续推进“以价换量”策略,发布了主打极致性价比的“国民电车”极狐T1,试图通过进入前景广阔的低端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不过,如果极狐不能未来两至三年将旗下高端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30%以上,那么其高端化战略或将彻底失败,最终沦高性价比新能源汽车品牌。
02.
华为难救极狐
极狐曾有过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机会。
极狐是最早与华为进行绑定的车企,其在2017年9月就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一年后,极狐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智能化转型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与合作,将ICT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深度融合。之后,双方又共同设立了“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网联电动车技术。
2020年10月,极狐与华为的早期验证车型极狐阿尔法T正式上市,该车型搭载华为MH5000 5G芯片及华为HiCar车机系统等,但由于合作层次较浅,技术整合深度不足,市场反馈不及预期。
2022年5月,极狐首款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上市,该车型配备鸿蒙智能座舱、ADS 2.0智驾系统、MDC8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搭载华为AI闪充全栈动力域、华为BMS电池管理系统等,动力性能媲美百万级超跑。但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上市三年经历了三次降价,同时受到供应链短板、渠道覆盖劣势与品牌认可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并未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相比之下,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鸿蒙智行品牌问界却实现了后发先至,随着问界M5、问界M7等车型的推出,赛力斯一跃成为月销破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成功跻身第一梯队,并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同样是与华为合作,极狐与问界的结果却天差地别,主要原因在于二者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大相径庭。
极狐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为HI模式,即华为作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向极狐提供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等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但还是由极狐主导整车开发与品牌运营。相比之下,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为华为智选模式,由华为深度参与整车全生命周期,从产品定义、设计、生产到销售渠道全面介入,并打造联合品牌。
由于华为在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参与不够深入,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并没能帮助极狐脱困。相反,受限于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无法正常供应,导致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无法如期交付,从而错失了发展良机。
2025年4月,极狐阿尔法S6/T6正式上市,两款车型依旧延续了HI模式,尽管具备“华为乾崑智驾ADS 3.3系统首发车型”“20万级唯一三激光雷达”等差异化优势,但还是没能贡献多少销量。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2025年7月,极狐阿尔法S6/T6的销量均只有三位数。
03.
潜在内耗风险
当下,在北汽蓝谷的高端化布局中,享界已取代极狐成为重点培育的对象。
享界是北汽蓝谷联手华为基于华为智选模式打造的鸿蒙智行品牌。2024年8月,享界旗下中大型纯电轿车享界S9正式发布,提供增程式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其中增程式售价区间为30.98万元至36.98万元,纯电售价区间为39.98万元至44.98万元。
在享界S9发布会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明确表示:“北汽以核心战略、第一优先战略的高度,集聚了北汽所有优势资源all in享界S9。” 这一表态标志着北汽蓝谷将全面押注与华为的合作,并将享界提升至高端化布局的最高位置。
享界的确比极狐更加争气。享界S9正式上市后,连续七个月蝉联4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销量榜第一名,成功为北汽蓝谷冲击高端市场撕开了一道突破口。
在北汽蓝谷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北汽蓝谷董事长张国富重申“all in享界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并披露已成立享界事业部、投资超百亿专项资金、建设享界超级工厂等具体举措。此外,北汽蓝谷在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对于享界品牌打造,北汽集团和北汽蓝谷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提升战略执行效能。”
虽然北汽蓝谷明确打造以“极狐+享界”为核心的双品牌战略,但从其“力争享界站稳豪华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的决心来看,资源的天平正逐渐向享界倾斜,这意味极狐在资源调配和获取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导致其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速度放缓,市场竞争力下降。
极狐与享界均依托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构建技术底座,核心技术(如智驾系统、智能座舱、三电技术)高度同源,技术壁垒差异有限。尽管二者定位各有侧重,但在中高端市场仍存在明显的重叠,而享界为了快速提振销量、抢占市场份额,难免会通过降价促销降低购车门槛,此举将直接挤压极狐高端车型的生存空间,最终导致极狐高端化战略受阻、销量增长动能不足,既造成了资源内耗,也加剧了潜在客户的分流风险。
可见,享界S9的成败不仅是北汽蓝谷冲击高端市场的关键,更是极狐发展走向的“分水岭”:成,两个品牌或能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实现定位互补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败,两个品牌或产生资源争夺,极狐的未来发展也将蒙上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