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0月21日消息,近日,有媒体曾报道称上市公司诺辉健康以压货方式,营造九成虚假销售收入,此后公司审计机构德勤拒绝签字、股票强制停牌、高管相继离职、公司创始人朱叶青被投票罢免,诺辉健康也因此走到了清盘退市的边缘。
据《健闻咨询》通过多方调查采访后获悉:诺辉健康伪造销售业绩属实,常用手法包括但不限于向环卫工人购买公厕粪便、将一份样本拆分给若干个虚假的检测账户等;时任公司主要负责人知情并主导了业绩造假,且只有少数高管被允许参加最机密的销售策略会议。
在凭借公关策略化解危机后,诺辉健康又试图于2024年初对全年财报进行造假,这直接导致了德勤的“反水”;而那份要了诺辉健康命的做空报告背后的关键人物朱江,曾承办过诺辉健康香港业绩发布会,并尝试建仓买多,直到公司一位分析师发现了诺辉健康年报中的12处数字偏离。
官方资料显示,诺辉健康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高发癌症的居家早筛,旨在推进癌症筛查技术的创新,并加速癌症筛查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公司于2021年2月18日诺辉健康于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606.HK,成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
2021年6月,诺辉健康发布第一份上市财报时,《健闻咨询》再次到访其杭州总部,和公司创始人朱叶青做过一次访谈。彼时,诺辉健康的销售团队只有百余人。朱叶青在这次访谈中发表了一些感想——往往做成一件事都不是那么完美的,但是做成了很重要,“说得不好听一点,成败论英雄,我还是看结果”。
朱江曾告诉《健闻咨询》,在对诺辉健康启动田野调查前,他的计划是如果造假水分在20%以内就算了,医疗器械行业粉饰数据者众,至少诺辉健康确是以极其严苛的标准做出了产品,弥补了中国癌症早筛企业拿证上市的空白。
《健闻咨询》调查发现,诺辉有一批专门做账的第三方公司,其中最重要的一家是B,诺辉通过该平台以其他交易的名义按商定好的价格向A付费,比如以某项营销活动的名义支付80万。接着,A再以向诺辉健康购买1000份常卫清试剂盒(每盒500元)的名义,支付诺辉健康50万元。
如此一来,一次几乎完全由卖方控制的“虚拟买卖”就完成了。在这次交易中,A获得了30万的净收入,诺辉健康则拿到了1000份试剂盒的销售数据。
知情者苏康告诉《健闻咨询》,2021年初,诺辉健康全国销售团队只有百余人,销售员会藉由亲朋好友的银行卡做账,但这种形式额度有限,一张卡单人单月限额9.3万。
到2022年时,公司将销售队伍扩招到接近五百人,“借卡”这种高风险且有限额的形式不再满足膨胀的做账需求,于是出现了上述案例所提及的第三方平台B。
今年8月,一份公开审理案件的审判文件提及,“2025年3月6日,香港交易所作出的《恢复指南》,报告明确、直白地指出:公司在2022财年和2023年财年通过分销商模式伪造销售数据,虚增收入,公司有一个系统性的、蓄意实施的欺诈计划,目的在于大规模虚增公司收入,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广泛参与”。
根据诺辉健康的官方公告,清盘聆讯将于今年11月14日在开曼大法院进行。最新的消息是,目前已经有4000多位诺辉健康的个体投资者完成登记,等待调查结果,发起维权。他们的投资数额从数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总金额超过7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