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0月25日消息,10月24日晚间通威股份(600438)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6亿元,同比下滑5.38%;实现归母净利润-52.7亿元,同比下滑32.64%。三季度单季,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91亿元,同比下滑1.57%,不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69%,亏损3.15亿元。
通威股份以农业及新能源为主业,形成了“农业(渔业)+光伏”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
在新能源方面,该公司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组件年产能超90GW。
在高纯晶硅业务方面,通威股份生产基地位于乐山、包头、保山,主要生产要素采取就近采购方式,产品客户主要为下游硅片企业。为保障产销长期稳定,近年来公司与下游硅片企业开展长单销售合作;太阳能电池业务方面,生产基地位于双流、金堂、眉山等地,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产线结构安排生产经营,产品除满足自身组件生产需求外,也销售给国内外光伏组件企业。
通威股份产品成本、质量、效率世界领先,是全球光伏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据半年报披露,该公司高纯晶硅产量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占率约30%;作为专业化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电池出货量持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并成为行业首家电池出货量累计超过300GW的企业。
公司组件业务起步较晚,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发展至今,年出货量已进入全球前五,客户覆盖国内主要央国企发电集团及海外多个国家。在各业务齐头并进,协同发展推动下,公司产业链优势不断巩固,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持续为实现碳中和贡献通威力量。
2025年半年报中通威股份曾表示,期内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但行业供需失衡矛盾尚未显著改善,虽各方已通过多种方式探索解决途径,但仍需时间。行业各环节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历史低点,主要企业仍持续亏损。
不过今年9月通威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曾披露,在当前光伏行业“反内卷”以及行业各方参与者共同努力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近期有所回升,行业总体经营状况或将有所好转,有利于我国光伏行业及企业走出恶性竞争困境,实现长期的高质量发展。长期来看,公司经营业绩也将受益于行业整体经营环境的恢复。
面对行业低迷现状,通威股份也表示,公司目前将继续聚焦光伏+农牧两大主业,后续将进一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数字化升级、加强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经营优势;同时对市场收并购机会保持积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