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1月5日消息,据搜狐美食频道报道,“千禾0”商标争议对千禾味业的影响还在持续:10月底,千禾味业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千禾味业营收19.87亿元,同比下降13.17%;净利润2.60亿元,同比下降26.13%。
其中酱油作为支柱产品,占公司总收入近三分之二,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2.3%。特别是第二季度,公司受负面舆情冲击业绩大幅下滑,单季营收同比下跌29.86%;净利润骤降86.66%,环比几乎腰斩。
千禾味业在半年报中表示,2025年3月爆发的“0添加”负面舆情对品牌形象和终端销售造成影响,董事长伍超群曾预估品牌恢复期需10-12个月。前三季度,公司线上收入同比下滑33.84%,线下模式收入也下滑6.65%。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调味品生产企业,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四川眉山,主要产品包括酱油、食醋、料酒、蚝油等。公司以“0添加”为特色,2024年营收超30亿元。
2025年3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13款宣称“0添加”的酱油,结果显示12款检出微量镉(包括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镉含量0.011mg/kg),7款检出总砷。尽管检测值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消费者质疑“0添加”产品的纯净性。
消费者发现产品瓶身醒目的“千禾0”字样仅是注册商标,并非对“0添加”的承诺。“0”字样被放大设计,部分消费者认为是“利用商标打擦边球”,易误导产生“0添加”的联想。
3月19日-21日,千禾味业多次回应称“千禾0”是0添加产品标识,生产过程中未使用食品添加剂,并解释镉元素来源于原料(大豆、小麦等),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误导,但对消费者“产生误会”致歉。
随后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管局对千禾产品启动抽检,结果均符合酱油国家标准,防腐剂等添加剂“未检出”。
事件发酵后,千禾味业股价连续5日下跌,市值累计蒸发超10亿元。
3月27日,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规定自2027年3月16日起禁止使用“不添加”“0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10月31日,千禾味业方面表示,截至9月底,该公司旗下“千禾0”系列的酱油产品已完成包装优化升级。升级后,“千禾0”系列酱油将红底白字配料表标注在包装正面。
千禾味业正在尝试通过多元化布局破解增长难题。伍超群表示,公司聚焦酱油、醋、料酒、蚝油四大品类,目前第一大品类为酱油,其中生抽占比最高,老抽次之。他将蚝油视为第二增长曲线,认为当前蚝油处于增量阶段,乡镇市场的消费群体尚未广泛使用蚝油,整体普及度不高,市场空间广阔。



